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4091
变态反应病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变态反应病(allergic disease)又称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是指机体被某种抗原性物质致敏后再次与具类似抗原性的物质接触后所产生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与正常的免疫反应不同,体内变态反应的后果大多为机体带来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不利影响,其临床表现即为变态反应性疾病。

    变态反应所引起的疾病,种类很多,大致可包括能找到外界过敏原的外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枯草热(花粉热)、哮喘、荨麻疹、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和过敏原不明或来自自身的内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溶血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等。近年来,有人将病因不明的疾病、慢性结肠炎、阿狄森氏病、恶性贫血等也都归于这后一类,因为有一些证据说明发病因素中人体的自身组织可能是诱发病变的抗原。但本篇主要讨论外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至于内源性的这类疾病仍按传统写法,分归各系统疾病章节内讨论。
, http://www.100md.com
    【分型说明】

    关于变态反应的分类,目前最广泛引用的是Coombs和Gell根据组织损伤发生方式的不同而分成四型的分类方法。文献上曾出现在此基础上演化成为五型或六型分类方法,但Coombs和Gell根据免疫学新进展认为第Ⅴ型和第Ⅵ型变态反应启动环节仍在于抗体和细胞表面的抗原起反应,故仍将第Ⅴ型和第Ⅵ型归属第Ⅱ型。为了方便临床人员参考,本书仍介绍四型分类法如下。

    1.第I型变态反应 又称速发型或反应素依赖(reagin-dependent)型或过敏反应(anaphyla ctic)型,是最常见的变态反应,以再次接触抗原物质时立即或迅速出现异常反应(一般在10分钟左右出现,20~30分钟达到高峰,1~3时内恢复)为其特性。其发病机理如下:某些过敏原进入机体后,每个抗原分子与两个被固定在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表面的亲同种细胞抗体IgE分子相结合,构成桥联,从而影响该细胞的膜功能,使cAMP水平降低,细胞失去稳定性,出现细胞脱颗粒,释放介质如组胺、迟缓反应物质、缓激肽、粒细胞趋化因子及前列腺素等。这些介质扩散到组织中,造成组织受损,引起平滑肌痉挛和收缩、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水肿。根据发生此反应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可表现为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肠炎、过敏性鼻炎,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大部分的青霉素反应属于此类。
, 百拇医药
    第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遗传过敏体质(atopy,或称特异反应性)关系甚大。在相同抗原、相同剂量抗原的接触下,具有遗传过敏体质者往往会在体内产生较多的IgE,因此较易发生各种速发型的变态反应疾病,例如枯草热、支气管哮喘和湿疹等。至于这些患儿何以血清IgE较高,晚近有两种学说:①产生IgE的B淋巴细胞功能过高:已知粘膜表面的IgA能阻减抗原的吸附与吸收。遗传过敏体质的婴幼儿,其血清IgA常在出生后暂时较低,因此抗原性物质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的机会增多。这些抗原过度兴奋了B细胞,导致IgE过高。所以持此学说的人常强调有遗传体质的婴幼儿更应母乳哺养,对他们添加辅食品也应较晚。②免疫T细胞功能失调:不能产生IgA的遗传性免疫缺陷者常伴有明显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许多动物实验证实IgE的产生与T细胞的功能有很大关系。抑制性T细胞功能过低或辅助性T细胞功能过高,都可使人体接触抗原后产生过多的IgE。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生物制品(如某些抗生素、肝素、疫苗、动物血清等)、化学药品(如普鲁卡因、有机碘等)、生物颗粒(如花粉、羽毛、螨等)以及牛奶、鱼虾蟹蛋等食品。
, 百拇医药
    常用于此型的药物如下:①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如肾上腺素及异丙肾上腺素等,促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yclic 3′,5′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其形成方式和所调节的代谢活动见图16-1)的浓度提高,发挥其抑制组胺的作用。②嘌呤类药物如氨茶碱可以阻止cAMP的降解,因而也能使后者的浓度增高,发挥其作用。③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能在平滑肌、血管及粘液分泌腺的细胞表面竞争受体位置,因而可以阻滞组胺受体而对变态反应病发生疗效。④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应用于上述药物缺乏疗效的病儿。⑤此外,尚有镇静药如安定、利眠宁、水合氯醛等可以减除病儿烦躁及控制交感神经兴奋剂的刺激作用。去痰剂如氯化铵或碘化钾溶液可协助支气管分泌物的液化和排泄。

    2.第Ⅱ型变态反应 又称细胞溶解型(cytotoxic allergic reaction),其发病机理如下:一些附在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大多是IgG和IgM。当抗原抗体再次相遇时,出现以下两种情况:①在补体系统的参与下,使细胞破裂和溶解,细胞被吞噬。②K淋巴细胞表面Fc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抗体Fc端相结合,从而杀伤靶细胞。
, 百拇医药
    在上述第一种情况下,细胞表面的抗原可以是细胞本身固有的成分(如血型抗体),例如异型血球进入人体后可以出现溶血反应,ABO血型不合或Rh因子所致新生儿溶血症均属于此类;也可以是外源性抗原,例如某些半抗原性药物或微生物成分(如青霉素、奎尼丁、磺胺、甲基多巴、链球菌成分等)进入人体后,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类抗体再度与吸附异物的红细胞相遇,则出现溶血反应。也有些药物能直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二者结合后再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造成溶血。

    在第二种情况下,即为上文提到过的第V和第Ⅵ型变态反应,它们不需要补体参与。K细胞本身并无免疫特异性,仅在抗体(如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如甲状腺球蛋白、Tg)结合时,其抗体Fc端随之被活化,即可与K细胞上相应的被活化的Fc受体相结合,从而导致K细胞的活化,对它进行非吞噬性的细胞外杀伤。又如在毒性甲状腺病人的血清中有一种长效甲状腺刺激物(1ongacting thyroid stimulator,LATS,为甲状腺细胞的IgG型抗体)能直接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相结合,并不引起靶细胞损伤,而仅促进其功能亢进和分泌增加。临床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属于此型变态反应。
, http://www.100md.com
    对此型尚缺乏较好疗法。尽管有人试用抗代谢药物企图抑制抗体的产生,但效果尚不满意。

    3.第Ⅲ型变态反应 又称免疫复合物损伤型(immune complex allergic reacti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抗原与抗体结合成免疫复合物。由于各种免疫复合物的分子量和亲和力有差别,以及抗原和抗体的比例不尽相同,故其免疫复合物的作用也不同。较大分子的可被吞噬和排泄,较小分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随血流而沉积在心、肾、关节腔等处的血管壁上或组织间隙中。后者的免疫复合物一旦激活补体,补体的中间产物吸引嗜中性粒细胞向沉积有免疫复合物的组织聚集,并使其释放溶酶体产物,造成局部组织蛋白水解。补体激活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能作用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促其释放介质,伤害机体组织细胞。因此,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某个组织后,即引起该部位的免疫性损伤。在血清病、类风湿病、全身性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脉管炎等疾病中存在此型变态反应。

    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及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其效果仅属治标。
, http://www.100md.com
    4.第Ⅳ型变态反应 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delayed allergic reaction),或称细胞介导型变态反应。T细胞是此型的主要效应细胞。当抗原刺激已致敏的T细胞时,后者增殖并释放大量淋巴因子,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由于产生淋巴因子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同时巨噬细胞移行到炎灶部位也需要时间,所以此型变态反应,从抗原入侵到显现症状,需要36小时以上,远比速发型的时间为长。临床上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接触性皮炎以及结核病等均属于此型变态反应。

    对这些病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往往发生疗效而抗组胺药物则无效。

    以上四型变态反应,只是根据组织损伤的发生方式而作出人为的分类。有时在一种疾病中,可以同时存在几个类型的变态反应,以其中某一类型为主。

    【发病机制】

    过去大多数研究人员将变态反应同免疫反应分割开来,以为前者是有害于人体的反应,而后者是有利于人体的反应。近年来经过深入地研究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后,发现变态反应也是一种抗原和抗体或免疫细胞的反应,其机理同免疫反应一致。但是由于反应物的理化性质,机体对抗原反应的程度大大超过了正常人体的反应,以及许多抗原就是人体本身的组织,因而出现不利于人体的现象。现在将变态反应的主要免疫基础,略述于下:
, 百拇医药
    1.抗原 能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antigen);易于引起身体产生特异性IgE的抗原又称为变应原或过敏原(allergen)。抗原或过敏原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才能引起免疫或变态反应:①异物性:机体的免疫系统能严格区分自身组织或是异性物质。对于前者,自胚胎期起免疫系统已经产生了耐受性;对于后者则会发生免疫反应。例如,兔白蛋白注射给兔,毫无反应,但如注射给大鼠或其他动物常会引起免疫反应。②足够的分子量大小:抗原通常分子量大于5000,否则抗原性极弱甚至没有。蛋白质和糖类分子量较大,故形成抗原的机会多。某些碳水化物与脂肪虽然分子量较小,但也可与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结合而构成抗原。这些较小的物质被称为半抗原(hapten)。③完整地进入体内:异种或异体的物质必须完整无缺地进入体内与免疫系统接触,才能起抗原作用。如经分解,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常会失去其部分或全部抗原性。因此,呼吸道吸入或经注射入体内的抗原常能引起免疫或变态反应。但经消化道进入的抗原,一般都被消化酶破坏,除非在肠壁通透性增高的情况下,未及消化就被吸收入血液,才会引起免疫反应。④进入体内的抗原必须有足够的剂量,才能发生免疫反应。
, http://www.100md.com
    2.抗原决定簇与交叉反应 虽然抗原多为大分子物质,但其分子上仅有很小部分能与抗体结合,这一个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分子上的部分结构即称为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一种抗原物质可以有两个或更多的决定簇,一方面作用在B细胞上面产生抗体,另一方面又作用在T细胞上面与细胞免疫有关。各种物质的抗原决定簇的数量随分子量大小及结构不同而各异。例如人白蛋白(平均分子量70000)至少有六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也就是说,用人白蛋白免疫异性动物如兔子等以后,至少可引出六种皆能与人白蛋白起反应的抗体。研究表明,抗体是从抗原决定簇的立体结构而不是从抗原的全面分子排列来"认识"抗原的。这样,有时同一种抗体可以与分子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但具有类似抗原决定簇的不同抗原起反应,这就是交叉反应(cross-reactivity)。由于交叉反应的发生,免疫反应也可能由一种机体先前从未接触过的抗原引起。这种交叉反应的现象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是不少见的。

    3.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体内具有与抗原起凝集、吸附等免疫反应能力的球蛋白是抗体(antibody,Ab)。这些组成抗体的球蛋白被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他们由特殊的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内免疫系统中合成,并分布在各种体液和分泌液例如血清、唾液、汗液、痰液、肠液、母乳等之中。
, 百拇医药
    每个免疫球蛋白分子均有类似的化学结构--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其基本结构,其中二条多肽链所含的氨基酸分子数,几乎为另二条的1倍。因此,前者又称为重链(heavychain),后者被称为轻链(light chain)。各链之间由二硫键(-s-s-)和非共价键(氢键)相连接。重链的分子量在53000与72500之间,根据其化学和血清学特性不同,可分为γ、α、μ、δ和ε五种,分别属于IgG、IgA、IgM、IgD和IgE五类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各种免疫球蛋白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可参阅前一篇的表15-2,其中IgG、IgM和IgA在血清内含量较大,他们分别具有激活补体,抗菌性溶解和凝集,抗病毒等免疫功能。IgE在体内及血清内的含量都很低,但都可以与同种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相牢固结合,当再接触相应抗原时,抗原抗体的结合可使这类细胞很快脱颗粒并释放出组胺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继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这种反应可在再接触抗原后仅几分钟之内发生,故又称为速发型变态反应。过去,IgE曾被称为反应素(reagin)。

    4.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可分为B细胞、T细胞和K细胞(杀伤细胞)三类。他们固然均起源于骨髓干细胞,但分化、成熟的途径不同,功能与结构也有很大不同。在鸟类,B细胞在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中成熟,故得此名。在人类胎儿期,肝脏可能起类似法氏囊的作用。B细胞的功能是接受巨噬细胞传递来的抗原免疫信息,并由此而自身转化成浆细胞,后者制造并排放相应于抗原的抗体。已知在B细胞制造抗体的过程中尚受T细胞的功能调节,T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又受胸腺(thymus)的调节因而得名。与B细胞类似,T细胞表面也有能接受抗原免疫信息的受体,但T细胞接触抗原后的反应,主要是进行细胞免疫。
, http://www.100md.com
    被抗原致敏的T细胞可以释放出多达十余种的淋巴因子(又称细胞免疫介质或淋巴细胞激活产物),例如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CF)、粒细胞趋化因子(NCF)、转移因子(TF)、干扰素(IF)、促分裂因子(MF)、皮肤反应因子(SRF)等。这些淋巴因子由于产生量不多,大多尚未被提纯,其命名主要依据体外实验中有关生物学特性而来。

    现已明确T细胞至少尚可分为四个亚群,即辅助T细胞(TH细胞)、抑制T细胞(Ts细胞)、杀伤T细胞(Tk细胞)和记忆T细胞(TM细胞)。其中辅助T细胞能通过巨噬细胞增强B细胞识别抗原及合成抗体。反之,抑制T细胞却能直接和间接地作用于B细胞,使后者的抗原受体受封闭从而减低其免疫功能。抑制干细胞还能导致免疫耐受或免疫无反应性。目前认为,辅助T细胞与抑制T细胞对免疫反应起着调节作用。当辅助T细胞的数量或作用超过抑制T细胞时,机体的免疫反应将增强;反之,则可出现免疫反应降低,发生耐受性或免疫无反应性。已有不少资料表明肿瘤生长或器官移植成功后,循环血液内的抑制T细胞数量增多;相反地,某些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却与抑制T细胞的功能相对地减弱有关。
, 百拇医药
    【治疗说明】

    治疗外源性变态反应病一般考虑三方面,略述如下:

    1.避免变应原 如果变应原是病儿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如室内尘土、家畜的皮屑、毛衣等,应积极清除,在防治此类疾病非常重要。对患者居室应尽量减少用具及储存的衣物,清除尘土,保持清洁。

    2.药物治疗 常用于对抗变态反应病,尤其是第Ⅰ型变态反应病中的介质释放和作用的药物可分为六大类,分述如下:

    (1)肾上腺素能药物(adrenergics):这类药物与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相结合,很快地发挥其治疗作用。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和β两类。一般地说,除掉几个例外情况,药物与α受体结合时,发生兴奋作用;反之,与β受体结合时则发生抑制作用。某一个药物所发挥的作用取决于有关组织内α与β受体的相对比例,也取决于此药刺激α受体或β受体或α与β二种受体时以哪一方面占优势。β受体又分两类,即β1和β2受体,肾上腺素能药物可对其中某一类作用较大。对β2受体作用较大的药物如羟甲异丁肾上腺素(舒喘灵,solbutamol),氨双氯喘通(氨哮素,clenbuterol)等,用于治疗哮喘病,使支气管得到扩张而其心率不至于像应用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时那样容易增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后述二种药物既能刺激支气管的β2受体,又能刺激心脏的β1受体,故在扩张支气管的同时,心率也增快。
, 百拇医药
    (2)甲基黄嘌呤药物(methylxanthines):此类药物包括茶碱、可可碱和咖啡碱等。茶碱、氨茶碱常用于变态反应病,特别对支气管哮喘应用较广,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磷酸二脂酶,从而减弱cAMP的降解。值得指出,茶碱的排泄主要通过肝脏的生物性转移。有肝病或心力衰竭的病人皆使茶碱的排泄减慢,故用药时应谨慎以免蓄积及中毒。应用茶碱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中枢神经性兴奋及心律变化,甚至发生虚脱、抽搐、出血性胃炎、呕血等严重中毒症状。为避免中毒,有条件的医院可利用新技术(如高压液体色谱法和酶标免疫检查法),随时测定病人血清中茶碱浓度以便调整剂量。

    (3)抗组胺药物(antihistamines):这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不同,但都能同组胺竞争与组织中的组胺受体相结合,从而起到竞争性抑制地抗组胺作用。目前,已知两种受体,H1和H2。只有H1受体的拮抗剂(或阻滞剂)可用于变态反应病的治疗,那就是含有氮基、与组胺相似的脂肪族的侧链的一组抗组胺药物。后者可分五类:①乙二胺类(ethylen-ediamines),例如去敏灵;②氨乙醇类(ethanolamines),例如苯海拉明;③烷基胺类(alky lamines),例如扑尔敏;④呱嗪或胡椒嗪类(piperazines),例如敏克净;⑤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例如异丙嗪,即非那更。各种药物大同小异,宜习用1~2种,掌握其用法,较杂用多种为妥。
, 百拇医药
    H1受体拮抗剂一般在服用后迅速吸收,30分钟内开始发生作用,约在2小时内血清浓度达高峰,经过肝脏内生物性转变而排出体外。有些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在长期应用中似可诱导微粒体酶加速其代谢功能,又可加速同时使用的药物如类固醇的代谢。此外,抗组胺药物还能对外分泌、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发挥药理作用。

    由于抗组胺药物的效力依靠与组织中受体相结合而发生的阻滞作用,它的优点在于预防组胺的损害,比治疗更为重要。因此,应使受体的地位常被抗组胺药物饱和地占用,故药量不必过大,给药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速发型变态反应时所释放的介质除组胺外尚有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单用抗组胺药物对其拮抗作用往往不那么有效。

    H2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使胃酸减少,变态反应病不是它的适应症。

    (4)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此类药物可用于不少过敏疾患,主要对迟发型涉及细胞免疫的变态反应。短期应用时一般无副作用,但长期治疗可致不良反应如抑制身高的生长发育及有时出现白内障。因此,一般仅在应用其他疗法不见功效时才考虑长期激素治疗,对症状迁延而影响入学或正常活动的病儿可以每隔1天给以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治疗而不发生显著副作用。2天内只在第1天清晨6~8点钟服一剂药,这是仿效内源性皮质醇分泌的昼夜规律,可以减轻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比较每日分剂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为少。如果症状复发则需改用较大剂量及每日分剂服药,经过数日后再回到较小剂量,隔2天给一剂。
, 百拇医药
    (5)色甘酸钠(cromolyn sodium):这是中东地区植物药khellin的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类似物,主要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采用粉末吸入,吸入后约10分钟生效,维持4小时,其排泄迅速,无蓄积作用。此药无抗炎或抗介质作用,但对变态反应性或外源性支气管哮喘病疗效显著,特别在运动前应用可以预防运动诱导的哮喘发作,仅偶见咽干、恶心、荨麻疹及暂时性呛咳等不良反应。但在哮喘急性发作时,粉剂可发生刺激,以不用为宜。

    近年来在寻找有色甘酸钠类似效应而能口服的药物中,已经在临床应用的有噻哌酮(ketotifen),它对吸入型哮喘与运动性哮喘的预防作用与色甘酸钠相仿。副作用主要有轻度嗜睡作用,此与噻哌酮同时具有的抗组胺作用有关。

    (6)其他药物,由于情绪异常可以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因素,故应注意患儿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可辅以镇静药物。湿疹病人过度搔痒可使睡眠不安,亦宜给镇静剂。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比较常用。巴比妥类等药剂可抑制呼吸,用时应郑重。特别当应用吩噻嗪类药物时,不可同时给肾上腺素以免发生严重的低血压。没有明显指征时,不宜对过敏疾病多用抗生素,滥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可致药物过敏。
, 百拇医药
    3.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即脱敏疗法。此法早在1912年即试用于枯草热病人,但未能确定其疗效。近年来,对抗体IgE与某些抗原结合而发生的免疫疾病,认为可用免疫方法,效果较好。但这种疗法的严格科研计划,难于设计,迄今尚缺乏可靠结论作为广泛应用的根据。目前,只对变态反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昆虫刺伤过敏等认为是脱敏疗法的适应症。特别对接触了不可避免的吸入性变应原后发生症状的病人,对皮肤试验和体外RAST抑制试验显示有IgE介入的过敏反应者,以及对有伤残性症状用药物治疗不易奏效者,均可考虑用脱敏疗法。对湿疹性皮炎和食物过敏,一般不施行脱敏疗法。

    在实际工作中,常须重复注射变应原浸出物,从稀释液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及浓度,一般每周注射1~3次,直至在2~3个月的过程中获得适当的维持量。然后将间隔时间延长到每2周、每3周,最后到每4周1次,即可减量以至停用。每逢局部反应显著扩大或发生全身反应时,应将下一次注射量减少,以后根据个体的耐受性再小心地增加剂量。如局部一直不见任何反应,指示病人对所用变应原不过敏,或所用注射品没有活性。
, 百拇医药
    免疫治疗的应用时间很难固定,应视病人个体不同而异。一般认为经过治疗3年而临床显著进步时,即不再治疗,但应随访其症状是否复发。如免疫治疗进行了1~11/2年仍未见效,可停止应用。由于免疫治疗可发生严重反应,常须警惕,准备好肾上腺素1∶1000溶液以便必要时作抢救用(参阅过敏症节)。

    【预防说明】

    为减少和预防变态反应病的发生,下列措施值得重视。

    1.遗传咨询 如父母双方均有遗传过敏反应的体质,其后代将有较高的变态反应发病率。因此,过敏体质的妇女在孕期3月后,饮食中应避免具有较强抗原的鱼、虾、蟹、鸡蛋白等。这样,可以避免新生儿血浆中出现较高的IgE而致各种变态反应病。

    2.提倡出生后6个月内母奶喂养 有些临床资料支持母乳喂养,尤其是出生后最初6月内用单一的母乳喂养,对预防或减轻过敏体质婴儿的哮喘、湿疹与过敏性鼻炎可有明显作用,以后添加辅助食品,也要避免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鲜牛奶及鸡蛋等。

    3.避免环境抗原 儿童的主要环境抗原依次为屋尘螨、植物花粉及家畜(狗、猫)的皮屑毛发,婴儿早期更应避免。否则容易发生哮喘及其他呼吸道症状。被动吸烟亦应禁止。

    4.预测血清IgE 对疑有过敏反应的新生儿的脐血检测IgE,往往水平偏高,甚至超过正常值几近百倍,可以提示在发育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敏疾患,更须事前防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