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外 科 > 创伤及骨科学
编号:10164223
扁平足(后天)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足弓塌陷,如其下肢负重线正常者不属平足症,只能称之平足。平足症由于距骨内倾,跟骨外翻,从而使下肢负重线(髂前上棘、髌骨中点及第一、二趾间趾蹼成一直线)内移而不通过第一、二趾趾蹼,有足外翻畸形者才称为平足症。

    【足弓的解剖与生理】

    足部有两个不同平面的足弓,冠状面的称横弓,矢状面的称纵弓。此两弓由共同的骨块、韧带、肌肉所组成,所以两弓的关系极为密切,任何一弓有改变,必定引起另一弓的变化,因而二弓都不可能有单独的病变。

    (一)足骨 足横弓位于跖骨头的后面,骰骨与舟骨的前面,其间的骨结构是跖骨基底、楔骨、骰骨,均为背宽底窄,所以自然的形成横弓。双足内缘平齐时,两足的横弓相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弓形。单纯横弓病变极少见,一般均伴纵弓病变的存在。

    足纵弓由内纵弓与外纵弓两部份组成。内纵弓后臂由跟骨和距骨组成,前臂由第一、二、三楔骨与跖骨组成。舟状骨位于内纵弓的顶点亦即最高部。内纵弓的特点是①较外纵弓高;②后臂比前臂短;③第一跖骨由于发育的缺点,使其与第二跖骨的联系不够坚强,降低了其承受应变的能力,加重了舟骨和距骨的负重,减低了内纵弓负重耐力。外纵弓的后臂由跟骨单独组成,前臂由第Ⅳ、V跖骨组成,骰骨位于外纵弓的顶点或最高部。外纵弓的特点是①弓的高度较内纵弓低;②第四、五跖骨联系坚强;③前臂和后臂长度相差不多;④全部骨的联系较内纵弓坚强稳固。
, 百拇医药
    纵弓的特点是足弓的后臂短,结构简单,但牢固。足弓的前臂长,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尤其第一跖骨除与第二跖骨联系不够坚强外,其跖面有籽骨,故为两点着地负重,它的负重双倍于其他跖骨。此为足弓的薄弱环节。

    (二)足部韧带

    1.骨间韧带和关节囊 各骨之间有短而坚强韧带,还有关节囊和上述的短韧带密切相连为韧带的一部份。

    2.弹簧韧带或跟舟韧带 起始于跟骨载距突的前方,止于舟骨跖面,为多数弹性纤维和纤维软骨所组成,约1.5~2mm的厚度,既坚强又富有弹力,故称弹簧韧带。为支持距骨头及内纵弓顶点的主要组织。

    3.跖韧带包括跖长、短韧带,跖长韧带起始于跟骨内外粗隆的前端,止于骰骨嵴和第二、三、四跖骨的基部。韧带的张力维持了跟骰、跖骰关节的正常关系。跖短韧带起于跟骨跖面的前部,止于骰骨嵴,其作用为保持跟骰骨的正常关系。此两韧带是维持外纵弓的主要韧带。
, 百拇医药
    4.三角韧带 一般起于内踝,止于跟骨载距突。它能稳定踝关节,又可防止跟骨外翻。

    5.跖筋膜 它能保护足底肌肉,又是维持足纵弓的重要纤维组织。由于实际的需要,跖筋膜如同髂胫束一样,特别发达,增厚后与韧带无异,故亦称跖浅韧带。起于跟骨内侧粗降,止于跖骨头。

    (三)肌肉 足部的肌肉分为内在肌与外在肌二类。内在肌由于受鞋袜束缚,机能退化,维持足弓的作用也减退。外展拇和小趾肌起于跟骨,止于近侧趾骨基底,所以对纵弓仍有一定的弹性束缚力。

    外在肌主要为胫前肌、胫后肌、腓骨长肌、屈拇长肌和腓肠肌与跟腱。胫前肌通过踝关节的前内部,止于第一跖骨基底内侧和第一楔骨的内侧。胫后肌由胫骨后下端通过内踝后内侧弹簧韧带的底部,止于舟骨粗隆,部份纤维止于第一、二、三楔骨,骰骨沟和第二、三、四跖骨的基底。腓骨长肌由外踝的后外侧通过骰骨沟和足底,止于第一跖骨和第一楔骨的基底。屈拇长肌由内踝后内侧,通过载距突和弹簧韧带的底面,止于拇趾第二趾骨的基底部。
, http://www.100md.com
    上述各结构对足弓的维持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骨与韧带发挥固定功能,但是肌肉维持和巩固足弓的功能更为主要。足部肌肉不紧张时,足弓非常松弛,骨与骨间的活动范围也很大;站立或行走时,足弓的维持仍很优良,负重线亦完全正常。从某些舞蹈家来看,其足部韧带松软,但很少有平足症者,这是由于他们的肌肉平衡发达的缘故。

    【病因】

    平足症可以由神经系疾病后遗症如小儿麻痹后遗症、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外伤等引起,这些都是特殊的平足症并非所谓的原发平足症。一般所谓的原发平足症可以因先天性畸形(如跗骨间的先天性融合,特别是跟舟融合者)和肌肉韧带的遗传缺陷。有些患者无解剖或生理学上的异常而由于客观原因促成平足症的,如:①青少年工作或学习时站立时间过长,持续负重骤然增加或参加长途行走;②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后足部肌肉萎缩,病愈后未经锻炼骤然离床行走太多;③体重超重或怀孕;④穿不合适的鞋,太窄、太紧或鞋跟太高均可促发平足症的形成。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

    临床上"平足症"的发展可以分为初发期,痉挛期和强直期三个阶段。

    初发期:足部无形态上的改变,在活动或一次较劳累的工作后,感到足底发热、酸痛与乏力。有副舟骨的患者局部有轻度红肿。检查足部活动正常,少数有轻度内翻限制。一般经过1夜的休息,症状便可消失。

    痉挛期:如初发期不积极治疗,有的即发展到痉挛期,腓骨长肌呈强直性痉挛,促使足部畸形,由轻而重,跟骨外翻,前足外展,距骨头部突出于足内侧。这种畸形及早期症状如经充份休息或麻醉后便可以完全或部份消失。在此期间患者行走、站立不能持久,跳跑更困难。

    强直期:痉挛期不作适当处理,腓骨长肌由于长期痉挛而挛缩,足骨间韧带及足底部各韧带关节囊也发生挛缩,使形成固定的畸形,此时患者足部疼痛可能减轻,但步行、跑跳则更为困难,久之可促发腰、髋、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的发生。
, 百拇医药
    上述三个时期并无明显的界限,其病情亦不一定是按序发展的,可能患者发病时即有强直期的表现,亦有病变可以停留在初发或痉挛期。故临床上也有采用各种类型来区分的。

    X线表现:在正常负重时X线侧位片显示距骨、跗舟骨、楔骨和跖骨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早期乎足症可有成角出现于距舟关节处,但背屈拇趾后成角便消失。晚期除有成角外可在正、侧位X线片上见到骨关节炎的表现,以距舟与跟骰为最明显。

    【治疗说明】

    治疗以预防为主,因为治疗的效果均不完全满意。

    (一)预防 应以锻炼足部内在与外在肌力,消除产生平足症的客观原因及矫正先天性足部畸形等三方面着手,如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练,不穿不符合足部生理的鞋,积极治疗先天性畸形。

    (二)初发期 针对致病原因,进行预防与矫正,包括改善工作条件,调整站立工作与休息时间,穿合适的鞋,或穿矫形鞋,加用鞋垫,必要时作短期休息,加强体育锻练。

    (三)痉挛期 应卧床休息,并加用理疗,短期休息,或在麻醉下矫形,用石膏固定在矫枉过正位4周,此后下床或去石膏后进行体疗,逐步锻练足部肌力。如有复发可作跟骨截骨矫形。

    (四)强直期 对有畸形而无症状者,采取对症治疗,如调换站立工作,穿合适的鞋等。有症状患者可行三关节固定于平足位,但距骨内倾及跟骨外翻畸形仍需矫正。有先天性跟距或跟舟骨桥者可用手术切除骨桥。,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脊柱侧凸与先天性畸形 > 扁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