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全国医药市场动态分析
2002年,在国宏观经济全面向好的情况下,医药行业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全年医药经济总体运行呈现出生产快速增长、销售稳步回升、进出口势头良好、经济效益逐步改善的发展态势。
1.医药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完成31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9.37%;其中化学药品类完成产值22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8%;工业增加值完成9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4%,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工业生产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国有工业增势良好,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均保持一定的增长,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4户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医药行业的比重稳步增长,其中半数以上的企业增幅度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地区分布看,经济增长总量和比重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工业增加值合计约占医药行业的60%,其中新增增加值约占医药行业新增总量的70%左右。
, http://www.100md.com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基本稳定。全年医药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7%。12月末,全国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为94%,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仍低于全国工业平均产销率水平。
2.医药工业效益增速提升,增长态势好于预期。据统计,全年医药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5%。2002年医药工业经济效益的总体走势明显好于上年,增长幅度较快,整体运行平稳。
从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效益增长情况分析,除国有企业效益增长幅度低于20%以外,其他各经济类型企业效益的增幅均在20%以上;从行业效益增长情况看,化学制药行业全年利润增幅超过30%,成为拉动全行业效益高幅增长的主要力量;从地区来看,主要经济效益继续向优势地区、优势企业集中,实现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排位前10名省市和前60家企业,分别集中了全行业60%~70%、30%~40%左右的经济效益。
, 百拇医药
3.市场消费需求活跃,医药商业购销稳步同升。全年七大类医药商品购进总值为1442.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4%,其中药品类为1058.08亿元,比同期增长15.15%;中成药类为280.52亿元,比同期增长6.45%。销售总值为1607.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1%,纯销售为971.97亿元,比同期增长14.38%,从分类情况看,药品类总销售为1169.05%亿元,比同期增长13.92%,纯销售为693.77亿元,比同期增长16.83%;中成药总销售为310.53亿元,比同期增长3.70%,纯销售为189.44亿元,比同期增长10.69%。
从地区分布情况分析,全国30个省市区销售比同期增长的有24个占80%,其中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4个,占增长地区的58.33%。销售额居前5位的地区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山东,其销售合计占全国销售比重的47.63%。
4.进出口保持了一定增长。据统计,全年医药行业完成进出口总额为80.8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9%,其中,进口总额为39.6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6%,出口总额完成41.2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6%。进出口相抵,出口大于进口1.58亿美元。从全年医药商品进出口形势看,出口形势明显好于预期。医药对外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出口保持良好趋势的原因,一方面是与政府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和改善企业生产经济环境有关系,更重要的是来自市场的活跃因素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带来的新推动力。在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口也保持了稳定回升的趋势,这既与入世后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有关,也与国内市场需求恢复增长有关。
, http://www.100md.com
5.医药行业降费增效任务依旧突出。医药经济运行质量总体逐步向好,但工业、商业呈现较大的反差。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而医药商业实现利润则较上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亏损面、亏损额上升,多数企业利润呈现下降趋势。一些中心城市毛利率、利润率也呈下降态势,医药商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59%,比上年同期又有所下降,相反费用却比上年同期增长6.2%,反映出医药商业经营步履维艰,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
6.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近年来,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招标采购、药品零售限价、GSP认证加快、流通领域逐步对外资开放,使企业面临生存或淘汰的严峻考验。因而从推动医药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产权多元化、加快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发展大公司、大集团、中、小企业特色经营,推动批发企业实行代理配送制,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医药商业开展中外合资试点,发展现代物流,提高医药经济集约化等方面的全方位推进,加快了医药流通体制的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现代化的进程,逐步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效率。总代理、总经销在批发企业中大范围推广,零售连锁经营从中心城市辐射发展。
, 百拇医药
7.医药零售市场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但竞争加剧。医药零售市场保持了畅旺的发展势头,其增幅稳定在10%以上。随着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跨地区连锁经营管理办法的逐步实施,为更好地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开放药品分销服务领域的需要,许多企业积极投身到医药零售业中,连锁药店成为医药流通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业态。目前,各地大卖场、平价大药房的相继出现,加剧了医药零售市场的竞争,为此以连锁为龙头,以资本并购为手段,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强化品牌意识,引进特色服务,连锁总店积极发展配送功能,大幅度减少流通费用,以及主动寻求同外商合作,引进国外著名品牌,导入其经营技术、管理、发展模式,开创医药零售连锁新的经营模式,已成为医药流通企业不可回避且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8.农村消费市场有所启动,潜力需进一步挖掘。全年六大类医药商品销售中,对农村销售额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从销售比重来看,农村销售仅占全国医药销售总额的8%左右。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改善、消费质量的继续提高,国家对农村卫生、药品供应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农村市场的开拓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启动内需、寻求医药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争之地。各级医药商业企业,要把医药零售连锁延伸到乡村,促进医药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 http://www.100md.com
9.三资企业在药品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在国内市场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凸现。据14个城市典型医药临床用药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不同性质企业在医院药品市场中的份额变动差异较大,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基本维持在40%左右,但有下降趋势;三资企业市场份额已从1999年的30%上升至40%,增势强劲;国外企业市场份额多在20%以上,但下降趋势明显。从不同位序三种性质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来看,前100位化学医药企业中,三资企业市场份额高达50%以上,而前100位化学医药企业金额合计则占市场总金额的55%,可见三资企业在医院药品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0.药品降价、招标采购对企业的影响更为突出。受国家对药品价格调控力度加大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十几次大规模降价共使约200亿元的药品销售额从市场上蒸发,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各地的推进,使医药流通环节的获利空间不断下降。
11.积极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是流通行业降费增效的重要举措。现代物流是对流通方式的一场革命。它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将原来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结算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使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形成第三利润源泉;使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
, http://www.100md.com
12.市场监管力度加大,GSP认证工作提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利用《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换发的手段,从源头抓起,克服低水平重复,通过换证减少企业数量近30%。及时组织了GSP认证工作,监督药品经营企业严格内部管理、规范流通行为、依法经营。据悉,2004年底,全国药品经营企业都要经过GSP认证合格,否则将取消经营资格。此外加大对药品质量的抽验力度;加强对流通领域药品分类工作和药品招标采购中介机构的管理。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基础工作的开展与加强,促进了药品经营企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市场流通秩序的整顿工作。
2002年,全国医药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良好,但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制约着医药经济增长的进一步提升。医药行业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结构调整和改革压力较为严峻;地区、企业两级分化趋势明显;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居高不下,始终成为困扰医药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出口商品结构不理想;医药行业规范化达标改造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多数企业主导产品或主业不突出,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能力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困难的克服直接关系到今后一段时期内医药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和稳定性的实现与提高。
, 百拇医药
2003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依然是继续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培植和增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内在动力。随着改革的深化、结构的优化、宏观调控日益成熟、市场作用不断增大,如果2003年国际经济政策环境不发生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增长率仍可以保持在7%以上的水平,甚至略高于上年。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医药经济亦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格局。预计各项指标仍将呈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各地企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应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主动去研究和探索改革与发展中遇到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抓住市场发展契机,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促进医药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百拇医药(郝 玲)
1.医药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完成31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9.37%;其中化学药品类完成产值22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8%;工业增加值完成9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4%,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工业生产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国有工业增势良好,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均保持一定的增长,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4户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医药行业的比重稳步增长,其中半数以上的企业增幅度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地区分布看,经济增长总量和比重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工业增加值合计约占医药行业的60%,其中新增增加值约占医药行业新增总量的70%左右。
, http://www.100md.com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基本稳定。全年医药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7%。12月末,全国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为94%,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仍低于全国工业平均产销率水平。
2.医药工业效益增速提升,增长态势好于预期。据统计,全年医药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5%。2002年医药工业经济效益的总体走势明显好于上年,增长幅度较快,整体运行平稳。
从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效益增长情况分析,除国有企业效益增长幅度低于20%以外,其他各经济类型企业效益的增幅均在20%以上;从行业效益增长情况看,化学制药行业全年利润增幅超过30%,成为拉动全行业效益高幅增长的主要力量;从地区来看,主要经济效益继续向优势地区、优势企业集中,实现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排位前10名省市和前60家企业,分别集中了全行业60%~70%、30%~40%左右的经济效益。
, 百拇医药
3.市场消费需求活跃,医药商业购销稳步同升。全年七大类医药商品购进总值为1442.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4%,其中药品类为1058.08亿元,比同期增长15.15%;中成药类为280.52亿元,比同期增长6.45%。销售总值为1607.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1%,纯销售为971.97亿元,比同期增长14.38%,从分类情况看,药品类总销售为1169.05%亿元,比同期增长13.92%,纯销售为693.77亿元,比同期增长16.83%;中成药总销售为310.53亿元,比同期增长3.70%,纯销售为189.44亿元,比同期增长10.69%。
从地区分布情况分析,全国30个省市区销售比同期增长的有24个占80%,其中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4个,占增长地区的58.33%。销售额居前5位的地区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山东,其销售合计占全国销售比重的47.63%。
4.进出口保持了一定增长。据统计,全年医药行业完成进出口总额为80.8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9%,其中,进口总额为39.6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6%,出口总额完成41.2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6%。进出口相抵,出口大于进口1.58亿美元。从全年医药商品进出口形势看,出口形势明显好于预期。医药对外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出口保持良好趋势的原因,一方面是与政府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和改善企业生产经济环境有关系,更重要的是来自市场的活跃因素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带来的新推动力。在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口也保持了稳定回升的趋势,这既与入世后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有关,也与国内市场需求恢复增长有关。
, http://www.100md.com
5.医药行业降费增效任务依旧突出。医药经济运行质量总体逐步向好,但工业、商业呈现较大的反差。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而医药商业实现利润则较上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亏损面、亏损额上升,多数企业利润呈现下降趋势。一些中心城市毛利率、利润率也呈下降态势,医药商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59%,比上年同期又有所下降,相反费用却比上年同期增长6.2%,反映出医药商业经营步履维艰,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
6.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近年来,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招标采购、药品零售限价、GSP认证加快、流通领域逐步对外资开放,使企业面临生存或淘汰的严峻考验。因而从推动医药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产权多元化、加快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发展大公司、大集团、中、小企业特色经营,推动批发企业实行代理配送制,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医药商业开展中外合资试点,发展现代物流,提高医药经济集约化等方面的全方位推进,加快了医药流通体制的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现代化的进程,逐步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效率。总代理、总经销在批发企业中大范围推广,零售连锁经营从中心城市辐射发展。
, 百拇医药
7.医药零售市场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但竞争加剧。医药零售市场保持了畅旺的发展势头,其增幅稳定在10%以上。随着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跨地区连锁经营管理办法的逐步实施,为更好地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开放药品分销服务领域的需要,许多企业积极投身到医药零售业中,连锁药店成为医药流通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业态。目前,各地大卖场、平价大药房的相继出现,加剧了医药零售市场的竞争,为此以连锁为龙头,以资本并购为手段,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强化品牌意识,引进特色服务,连锁总店积极发展配送功能,大幅度减少流通费用,以及主动寻求同外商合作,引进国外著名品牌,导入其经营技术、管理、发展模式,开创医药零售连锁新的经营模式,已成为医药流通企业不可回避且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8.农村消费市场有所启动,潜力需进一步挖掘。全年六大类医药商品销售中,对农村销售额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从销售比重来看,农村销售仅占全国医药销售总额的8%左右。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改善、消费质量的继续提高,国家对农村卫生、药品供应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农村市场的开拓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启动内需、寻求医药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争之地。各级医药商业企业,要把医药零售连锁延伸到乡村,促进医药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 http://www.100md.com
9.三资企业在药品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在国内市场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凸现。据14个城市典型医药临床用药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不同性质企业在医院药品市场中的份额变动差异较大,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基本维持在40%左右,但有下降趋势;三资企业市场份额已从1999年的30%上升至40%,增势强劲;国外企业市场份额多在20%以上,但下降趋势明显。从不同位序三种性质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来看,前100位化学医药企业中,三资企业市场份额高达50%以上,而前100位化学医药企业金额合计则占市场总金额的55%,可见三资企业在医院药品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0.药品降价、招标采购对企业的影响更为突出。受国家对药品价格调控力度加大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十几次大规模降价共使约200亿元的药品销售额从市场上蒸发,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各地的推进,使医药流通环节的获利空间不断下降。
11.积极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是流通行业降费增效的重要举措。现代物流是对流通方式的一场革命。它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将原来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结算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使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形成第三利润源泉;使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
, http://www.100md.com
12.市场监管力度加大,GSP认证工作提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利用《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换发的手段,从源头抓起,克服低水平重复,通过换证减少企业数量近30%。及时组织了GSP认证工作,监督药品经营企业严格内部管理、规范流通行为、依法经营。据悉,2004年底,全国药品经营企业都要经过GSP认证合格,否则将取消经营资格。此外加大对药品质量的抽验力度;加强对流通领域药品分类工作和药品招标采购中介机构的管理。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基础工作的开展与加强,促进了药品经营企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市场流通秩序的整顿工作。
2002年,全国医药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良好,但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制约着医药经济增长的进一步提升。医药行业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结构调整和改革压力较为严峻;地区、企业两级分化趋势明显;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居高不下,始终成为困扰医药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出口商品结构不理想;医药行业规范化达标改造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多数企业主导产品或主业不突出,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能力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困难的克服直接关系到今后一段时期内医药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和稳定性的实现与提高。
, 百拇医药
2003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依然是继续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培植和增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内在动力。随着改革的深化、结构的优化、宏观调控日益成熟、市场作用不断增大,如果2003年国际经济政策环境不发生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增长率仍可以保持在7%以上的水平,甚至略高于上年。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医药经济亦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格局。预计各项指标仍将呈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各地企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应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主动去研究和探索改革与发展中遇到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抓住市场发展契机,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促进医药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百拇医药(郝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