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其它 > 中国文化复兴与中国哲学方法
编号:10171390
第四章:由易而出的中国哲学之形象整体思维(下)
http://www.100md.com 《中国文化复兴与中国哲学方法》
     二 形象化方法

    思维的最高境界是要达到形而上的境界。然而,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则是有具体思维方法作为阶梯的,以形象整体思维观察和认识事物时,对这一事物均有一个从宏观方面以一个形象去对这一事物的概括方法,这一方法就是形象化方法。它可以简化为:从形象到形象或是对抽象的抽象。即从具体事物的形象到可以概括这一事物的宏观的形象。中国人通常讲的悟性,实质上就是人们对具体事物认识的形象化程度。形象化后的形象能够概括的具体事物越多,说明悟性越高。对一事物从宏观上给以形象的形象化方法,是中国文化及哲学思维的一大特色,这在古代中国的各门学科及学说中比比皆是。从古人对形象化方法的运用,尤其是在哲学方法中的运用,要想清楚地表达中国哲学方法所要求的那种形而上的境界,非形象化方法就不能很好地、准确地将它表述清楚。用司马云杰先生的话说,“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讲的把日常生活所习得的经验实在进行抽象与虚化。这就是寻找‘道’的方法。损之又损,抽象了又抽象,虚化了又虚化,以至于把一切经验实在化为一个‘有’的存在,一个‘无’的存在,这就是道了。”【注1】他的抽象了又抽象的说法,已与形象化方法很接近了。形象化方法是高于简单抽象的方法,是抽象与形象结合的产物:形象是抽象了的形象,抽象是形象化了的抽象。简言之,形象化方法用了两次抽象,先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而后再对这个抽象进行第二次抽象,将它还原为形而上的形象,即形象化。形象化方法,将具体事物形象形象化为形而上的形象,不仅不像单纯抽象那样生硬冰冷而无生气,反而使论述变得生动活泼,朝气勃勃,成为人们愿意接受的形式。形象化方法最根本的功绩在于解决了把握宏观后对宏观表述的困难。在此用单纯的抽象已无济于事,故要“抽象了又抽象”,用两次抽象才行。当地球的宏观以形象化了的阴阳五行表述后,宏观的形而上的、无形无体的内涵,就可以意会和领悟了。的确,如何对宏观进行表述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它同《老子》“无”和“有”的内涵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用一般的语言文字是难以表述清楚的,是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先人创造了形象化方法给以解决,今人对中国古代的许多学科和著作不理解,原因就在于不懂得形象化方法--这个中国人对表述宏观及抽象概念的特殊方法。
, 百拇医药
    形象化方法给表述宏观带来自由,也是对宏观表述上的一个突破。它是中国人智慧的充分表现,用了形象化方法后,这时的形象是宏观了的形象,宏观是形象化了的宏观。一旦懂得和会使用形象化方法,认识了形象化后的形象的内涵,就会帮助人们加深对宏观的认识和提高对把握宏观的兴趣,甚至会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尚中合和原则

    从宏观上把握事物,是整体观方法论和形象整体思维的首要目的。一旦把握到了事物的宏观,继而还要把握与宏观相对的事物的核心。有时一事物的宏观与核心是同一的,有时则是有区别的,但是相互依存、合和为一的。要把握事物的核心就是尚中合和原则的内涵。例如,阴阳五行是地球万物的宏观,其核心是地球本身即五行中的土行,因为日夜与四季的更替均是由地球旋转带来的,日夜与四季的更替在地球上是合和为一的,这个一即指地球。所以尚中合和原则,就是古人所谓的“允执厥中”的涵义,其意为其次是把握核心。尚中合和原则是形象整体思维中继取象比类方法第二位的方法原则,它是在不脱离宏观的前提下去把握事物的核心。因为从宏观上把握事物,也要有一个度或是站在什麽立场上去把握宏观。如何把握这个度,就必须遵守尚中合和原则:在把握了事物的宏观后,其次还要把握事物的中或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不偏不依地对宏观的表述上更进一步达到清晰完美,自然而然地避免了走向极端化的泥潭。
, 百拇医药
    尚中合和原则就是要把握事物宏观的核心。万物宏观的核心古人把它称为太极,是涵有不断旋转变化意义的,太极的意思就是指阴阳互回,不断地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相互更替的,它是旋转的、运动的。这是一个主要涵义。另外,核心或中还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涵义,就像宏观一样。不管事物的大小,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核心,它是没有大小可言的,就像表示阴阳五行的平面十字坐标一样,不管它的两条直线延伸多长,其相交的点即第五点也就是中点是永远存在固定不变的,不管两直线中的四个点离它多远多近,它们无法脱离它而去,这是合和的涵义,所以尚中合和原则也是有形而上意义的。古人由地球万物的宏观--阴阳五行认识了“中五”即核心的重要性,并使之成为在对任何事物把握其宏观时均不能忽视的内涵。

    由于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方法是一种以达到形而上的境界的方法,认识和把握宏观即是形而上的体现。它对具体事物的认知不像西方哲学那样给予形式化、公理化的各种限制。如果用西方哲学来看中国文化,必然认为中国文化是毫无系统、毫无理论,只是经验的总结。所以,至今许多学者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医学,大多认为是经验的,是唯象的,是主观意断的等等,认为中国文化以及中医学是没有理论的认识根源是不言而喻的。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科学著作中,没有形成形式化、公理化的理论系统,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天文学、医学和农学科学中非常突出。人们的思维常常留在经验层次上,喜欢具体而轻视抽象,喜欢实际而轻视玄思。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发展出有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思辨哲学。事实证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很发达,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点已为许多人所承认,为有关学者所证实。但是,却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理论性的科学著作,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不聪明,正好相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人的智慧都是很突出的。问题在于,传统的实践经验型思维,使中国人缺乏理论思考、理论探索的习惯和传统,因而造成这样的结果。”【注2】一个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却这样武断地、视而不见地否认中国的学术理论有哲学方法的指导,令人吃惊。这段摘录充分说明了当今学术界中受西方哲学影响和左右是多么的严重,有中国哲学方法的指导,是中国科学技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只是近三百年来相对落后了,主要还是中国哲学的失落和社会未前进造成的。但认为各个学科无理论而只是实践经验积累的观点,则是必须纠正的。就中国哲学方法而言,自古以来就有《易经》、《尚书》、老子、孔子、庄子等给予了详细的论述,已经形成一套以整体观方法论为主,并有形象整体思维作为实施的哲学方法,是纯中国式的方法,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同的、独特的、优秀的哲学方法,在它的指导下各个学科均有各自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因为与西方哲学方法不同,所以也不会像西方哲学一样均有形式化、公理化的理论体系,而是有符合自己哲学方法的理论体系。如中医学至今不衰的原因,就是其在中国哲学方法的指导下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所致,用西方哲学及西医学却无法认识它,而强加给它没有理论只是经验总结的帽子。由此说明,说中国的学科没有理论是因为不认识它,而不是没有!说中国式思维是传统的实践经验型思维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

    注释:

    1.《大道运行论》第10页,司马云杰著。

    2.《中国哲学主体思维》第121页,蒙培元著,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