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其它 > 中国文化复兴与中国哲学方法
编号:10171395
第七章:中国哲学方法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创立的指导方法(中)
http://www.100md.com 《中国文化复兴与中国哲学方法》
     下篇38~81章主要是解释“德”的,现就其主要章节论述如下:

    首先还要强调“德”的中国哲学内涵。“德”在中国哲学中的真正含义是指事物自身发展必然的规律与法则,与“道”的宏观内涵相比,“德”的涵义比“道”具体化。故称为下篇。讲法则或规律是下篇的主要内容,故各章均是从不同事物不同角度来论述法则或规律即“德”的内涵的。

    德经开篇就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首先将道与德的关系讲明,只要德符合于道即宏观,就是上德,上德在道的意义上看它似乎是没有德的,然,认识和明白道的内涵就是有德;反之,处在具体事物中并认识了具体事物的规律和法则,看起来没有失德即把握了具体事物的规律和法则,但没有认识道即宏观,仍可以认为是“无德”。这里将“德”的内涵概括的恰到好处。如果对“德”不理解,那么就无法真正理解整个德经,此句的意思是:上德,是指把握了宏观,即凡是符合宏观的“德”就是上德。上德又为什么不德呢?这是因为“德”是指事物的规律与法则,中国哲学方法要求把握事物首先要把握它的宏观,其次要把握它的核心,这本身就是对“道”的自身认识的法则。上德是符合宏观的,看起来不德即没有“德”,实际上是“有德”的,故“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反之,“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指“下德”的下的涵义应是“形而下者谓之器”的下,这里的器是指具体事物,“下德”意为具体事物的“德”即规律和法则。然,研究具体的学科或事物是一定要找到它的规律和法则的,故“不失德”;但是,只找到具体学科或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却忽视或不去找与之相关的宏观的规律和法则,即找到的具体学科或事物的规律和法则不符合宏观,所以“是以无德”。
, 百拇医药
    不符合宏观的具体学科或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能有用,但不具普遍意义,把握具体学科和事物的“德”,一定要符合“道”即宏观,上篇已把“道”的涵义讲清楚了,所以,下篇的“德”是以“道”为前提的。然,“德”之至大,与“道”是一致的,因为“道”本身也有自己的“德”:在中国哲学方法中,要求把握了事物的宏观,其次还要把握它的核心,这是把握“道”的法则,即“德”。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明,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讲德就要从最大的方面讲,凡是“得一者”都会得到好的局面。“得一者”即是得道者,一指道或宏观。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规律,也是最大的德。

    《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虚,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讠内。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 百拇医药
    此章在讲事物及人事的“德”即规律。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将德的内涵引进治国方略。中国的烹调讲究五味相配,掌握各种火候以及各式各样的调料相和才能作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菜,以此来喻治国非常恰当,也是告知统治者如何治国的规律和法则。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以人生及草木为喻,说明柔弱与坚强的生死关系,这也是一种规律和法则。……,……

    总之,只要理解了中国哲学方法,并真正以“道”“德”的本意去读《道德经》,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子对中国哲学方法不但是精通的,而且能以恰当的词句去论述和解释。其上篇(道经)讲宏观讲的就恰如其分;下篇(德经)讲法则和规律也是有条有理、层次有序。所以,对老子的认识,应当是他对中国哲学做了十分重要的解释,但要分清的是,这套哲学方法不是老子创立的,老子只能是作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而不是中国哲学的创始人,更不能说是老子哲学。中国哲学方法是中华民族通过数百万年的生存斗争逐步形成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 百拇医药
    2。庄子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庄子,名周,宋国蒙城人。生于前369年,卒于前286年,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一书语言生动、形象、俏皮、精致,是古代散文的精品,对后世影响极深。

    《庄子》经常以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道”的内涵。如对“无为而治”的认识,他在《山木》一章中,以参天大木(树)木匠不去砍伐,即此大木(树)无用才得以长久的事实作比喻,以无用之大用的结论,将无为而治的内涵揭示出来。为了更详细的说明,在《世间》中如此述道:“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牛,擎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仍不顾,遂行不缀。弟子厌观之,走近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缀,和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败,以为门户则液满(改水为木旁),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才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庄子多次以无用之材的树得以长大来喻“无为”的重要性。“无为”的实质是顺其自然,不要将“无为”理解为无所作为。故庄子对此总结为:“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 百拇医药
    在《大宗师》中,将宏观的难于把握很形象的表述出来,其谓:“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宏观,就是“恒物之大情也”,它“藏天下于天下”,既跑不了(而不得所遁)也难于把握。故宏观是不怕人去“偷”的。中国人的所谓战略谋略,就是指宏观,而且以看谁藏得过谁,谁的谋略不被对方发觉识破,谁就会取得成功,这就要看谁能真正把这个谋略“藏天下于天下”。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勾践的“卧薪尝胆”;刘邦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俞的“打黄盖”等等;中国名著《西游记》中,经常有孙悟空变成所要征服的妖魔的描述,即用的此方法,将孙悟空“藏妖魔于妖魔”,总是无往而不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一无人知晓的谋略,是“藏天下于天下”最好的实例,至今只有吕加平1996年才将“文化大革命”的谋略从“天下”中找出来。中国人的大智慧与把握宏观是分不开的,这就是证明。

    对宏观的不同层次的理解,庄子在《逍遥游》中将它表述的淋漓至尽,以鲲鹏的大和蜩与学鸠以及斥鹌相比较,提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差别,是不同层次不同标准以及不同寿命带来的,如“朝菌不知晦硕,蝼蛄不知春秋”,“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不同层次的差别,也带来了不同层次的宏观,故他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来承认这种差别,他用了“不及”二字,说明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并没有瞧不起的含义。
, 百拇医药
    庄子在《说剑》中,以宏观及微观的不同层次的比喻,说服了赵文王,可见道家不是出世的。现摘录全文,作为道家的结束。

    《说剑》:“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多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许,国丧,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君子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嗔目而语难,王乃说之。今夫子必儒服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庄子入殿门不超,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