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6159
港府将向私立医院购床位全球招聘临时医护人员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15日 联合早报
     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梁智鸿昨天表示,将向私立医院购买床位及聘请临时医护人员,以便在非典型肺炎患者持续增多的情况下,纾缓公立医院加护病房床位紧张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梁智鸿承认,香港目前各家公立医院的加护病房床位和人力调配很紧张。他说:“我们研究将一些康复中的病人转到私立医院的病房,以便腾出公立医院加护病房的床位。”

    他还表示,医管局目前正加紧训练香港当地医护人员以支援加护病房,同时也向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全球各地招聘医护人员,而培训加护病房的医护人员需要一段时间。

    医管局上星期估计,本月底全港非典型肺炎患者总数可能高达1800人至3000人,但各公立医院的加护病房床位总共只有400张,而非典型肺炎病人已占去100多张,还要应付其他急病病人,使加护病房人手非常紧张。

    不过一些私立医院表示,受限于设备不足和自身医护人员对治疗非典型肺炎缺乏经验,不会接受从公立医院转介过来的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且医管局也应处理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成本和收费差距的问题。

    仁安医院院长李继尧强调,成本肯定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养和医院副院长邝国熙指出,私立医院的三等病房床位每日平均要收5000港元(约1128新元),如果医管局决定将部分病人从公立医院转到私立医院,恐怕得大量补贴差额。

    医管局署理行政总裁高永文昨天在立法会表示,会尽早为非典型肺炎病人“下重药”,以尽量减低病人转入加护病房治疗的机会,减少加护病房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他说:“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每个用药步骤中都要考虑到风险,比如副作用有多大、稳定性有多高?但现在已不能这样做了;现在即使病人病情轻微,我们就得下重药。”

    香港医院目前以特效药Ribavirin搭配类固醇来治疗病人,但近日来有几名死者都属于年轻力壮,而且没有其他疾病,使人们质疑这种特效药的效果。

    高永文指出,任何治愈率高达80%到90%的药物就算是特效药,但没有一种药物能够百分之百治疗疾病。他说:“我们当然尽全力去治疗病人,对于无法救活一些病人,我们感到遗憾。”

    香港大医学院胸肺深切治疗科及内科系副教授曾华德认为,不能因为数个病人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死亡,就作出Ribavirin无效的结论。他指出,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过程,包括“杀病毒”和“消炎”两个步骤,Ribavirin只负责“杀病毒”,而类固醇负责“消炎”,但类固醇有降低人体免疫力的副作用。

    香港卫生署昨天公布又有40人感染非典型肺炎,其中4个人是医护人员,5人是淘大花园居民,使感染病例累积到1190宗;另外也有7个人不治身亡,除了其中一人为49岁,其他死者的年龄介于69岁到95岁之间。不过,昨天也有7个人康复出院,包括医管局行政总裁何兆炜,使康复者总人数增加到229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