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173411
病情不稳定的Acs患者介入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1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15期
     本报讯 英国爱丁堡Fox等报告,对不稳定型冠脉疾病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较保守治疗更为适宜。Lancet 2002360∶743

    现行的治疗指南认为,对于中度死亡危险的不稳定型冠脉疾病病人,既可以实施介入治疗,进行血管重建,也可以依据血管造影结果,实施保守治疗。为了解介入治疗是否比保守治疗效果更好,Fox等进行了一项由英国心脏基金会组织的PITA3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研究纳入了1997年11月至2001年10月期间,来自英国45家医院1810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病人,平均年龄62岁,其中38%为女性。入选条件为休息时可疑胸痛以及至少有下列一项心肌缺血证据:①心电图缺血改变(如ST段压低、ST段一过性升高、左束支阻滞和T波倒置等);②提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③既往血管造影提示冠脉疾病。病人剔除标准为有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有新的Q波形成,或心肌酶CK、CK-MB高于正常上限2倍以上,或数月前患心肌梗死或12个月前行PCI术或任何时间行冠脉搭桥术者。将病人随机分为早期介入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两组病人均接受依诺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病人治疗4个月后的病死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顽固性胸痛的总发生率以及1年后的病死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总发生率。

    结果显示,治疗4个月后,介入治疗组中9.6%(86/895例)的病人死亡或发生心肌梗死或顽固性胸痛,而保守治疗组为14.5%133/915例(RR为0.6695%CI为0.67~1.25,P=0.001)。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介入治疗组顽固性胸痛的发生率较保守治疗组减少一半。两组病人1年的死亡或心肌梗死发生率相似分别为7.6%(68/133例)和8.3%(76/915例),RR为0.91(0.67~1.25) P =0.58。另外,介入治疗组病人心绞痛症状显著改善,抗心绞痛药物的应用明显减少(P<0.0001)。

    研究者认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可减少病人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不增加死亡或心肌梗死亡的危险性。因而,对于上述病人采取介入治疗较保守治疗更为适宜。, http://www.100md.com(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