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174200
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kc41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24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16期
     本报讯 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Stone等在去年12月美国血液病学会年会上报告,一种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KC412通过抑制FLT3靶点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发挥显著生物学效应和临床疗效。

    约30%的AML患者FLT3基因发生突变,致使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突变有两种:一种是在近膜区的内部串联重复(ITD),编码了一个3~33个氨基酸的插入片段;一种是活化环中密码子D835发生突变。这些活化的FLT3受体导致因子依赖性细胞系的自发性增殖及存活时间延长。在动物实验中,FLT3突变可使小鼠发生致死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S)。有FLT3突变的AML患者一般预后不好。PKC412能有效抑制FLT3激酶活性,阻断FLT3介导的细胞增殖,延长FLT3相关MPS小鼠的寿命。

    为了证实PKC412对有FLT3变异的AML的治疗作用,Richard等对PKC412进行了Ⅱ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共纳入8例患者(6例男性,38~72岁),所有患者均为复发或难治性AML、或者不适于接受化疗者。3例为难治性AML,5例为复发性AML(4例初次复发,1例再次复发)。5例患者细胞遗传学检查正常。全部患者都有FLT3 ITD突变(6~33个氨基酸)。8例患者均接受PKC412治疗,中位治疗时间为30天。患者对药物耐受良好,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轻度恶心。3例中断治疗的患者均不是因为疾病进展所致。1例由于疾病或脓毒症相关的高胆红素血症,于治疗第19天停药;1例治疗前即患有慢性肾衰(肌酐3.7 mg/dk)的患者,在第11天出现呼吸窘迫,在第18天发展为不明原因的致死性肺毒性损伤;1例第25天时出现重度昏迷,第29天死亡,原因不明。虽然在AML活动期难以确定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但2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是药物所致。6例患者外周血原始细胞计数出现明显的暂时性降低,在第8~42天下降最为显著。唯一的1例未检测到野生型FLT3等位基因的患者,原始细胞数没有减少。1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数从治疗前的80%降到第57天的30%,同期外周血原始细胞从65240/μk降到100/μk,但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外周血原始细胞减少持续了2.5个月。对该患者白血病细胞进行Western 印迹分析显示治疗初期存在FLT3结构性酪氨酸磷酸化,到治疗28天和57天已检测不到FLT3。, 百拇医药(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