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 正文
编号:10174257
专家在中央财经大学宿舍隔离区做谈隔离节目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6日 医业网
     中新网2003年5月4日讯:5月2日,在中央财经大学西塔楼29号(隔离区)前面的小花园里,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邀请了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和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王登峰,针对目前所采取的隔离措施,进行了一场谈话。

    主持人:隔离这个措施,应该是由谁提出?谁来执行?适于什么样的情况而定?

    曾光:隔离是一种很古老又现实的,对付呼吸道传染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历史上早就有了,比如过去在历史上的话,15世纪,16世纪,那时候天花、肺鼠疫流行的时候,人们早就知道隔离了,这是历史上很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没有特异性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时候,这个措施是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现在采取隔离比过去难得多,第一个是开始很难下定决心去做隔离;第二从方法上,现在社会上人群流动又太大,所以现代的人比古代的人难管。

    主持人:您觉得隔离这个措施推行得早了还是晚了?

    曾光:我觉得对于预防对策来说,应该是越早越好,发现第一例病例的时候就隔离,这个病人要送到医院去隔离治疗。他周围的密切接触者,什么叫密切接触者,就是这个人发生症状以后接触他的人,有症状以后接触他的,这点很重要,不要搞扩大化。因为现在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明人在潜伏期,病在潜伏期中有很大传染性。我们从宏观的话,疫情分析中也可以发现,这种传染性即使有,也是不大的。

    如果这个病要是潜伏期传染性就大的话,那么在社会上流行疾病,不是应该从医院开始,而是应该从家庭开始,因为潜伏期是跟家人生活在一起,要在他单位开始,他和同事在一起,要和他同学在一起。如果这种潜伏期进入传染性的疾病,传染性是非常强的,而这个病到目前为止,没有表现出那么强的传染性。

    主持人:您这个信息很重要。现在只要从北京到外地去的火车或者飞机,到了当地城市的一些客人,有很多地方的做法是先不管他发烧不发烧,先把他隔离十天、十几天再说,您对这样的隔离措施,觉得合适吗?

    曾光:我个人认为这种隔离措施过了。我觉得应该采取双保险的办法,第一个保险就是在这个人上车以前,就要测体温,或者说坐火车、坐汽车以前,这是最重要的,把这个人要找出来,为了保险起见,凡是发热,发热是最重要的症状,特别是发热伴随干咳的,更应该警惕一些,这些人一定不让他上交通工具。第二部分,当他下车的时候,应该查第二遍,如果上车没有症状,下车没有症状,应该给人放走,这样人不会对社会构成威胁的。我个人观点认为这么做是科学的,既做到谨慎又要做到恰到好处。

    所以我刚才说的第一个字是早,第二字是要准,隔离什么人要找准了,要找不准,其实每个疾病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8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