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文化
编号:10178975
群星璀璨话新安——新安医学代表人物(五)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2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李佛基

    郑氏喉科与《重楼玉钥》

    郑氏喉科在新安医学中作为特色专科,有着重要的地位。郑氏喉科代有传人,至今已逾五代。这里以第二代传人郑宏纲(梅涧)及其编著的《重楼玉钥》为主,作一概要的介绍。

    郑宏纲,字纪原,号梅涧,别号雪萼山人,歙县人。生于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卒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享年60岁。以代表作《重楼玉钥》而名重医林。

    梅涧生于世医之家,郑氏之祖自明代嘉靖年间即业医。梅涧之父郑于丰、叔郑于藩,同在江西南丰受业于福建名医黄明生先生,得其喉科秘传,郑氏遂专攻喉科,两百年多来名扬新安。梅涧承其父及黄明生先生衣钵,以喉科为主,兼擅内、儿科。

    《重楼玉钥》是我国古代喉科专著之一。该书源自黄明生先生授徒秘本《喉科三十六症》(会梓后更名《喉科秘要良方》),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增订而成。书名源自《黄庭经》“重楼玉钥”,借道家称咽喉为十二重楼,喻本书是打开咽喉病变的灵验钥匙。是书分上下卷。上卷述喉科基础理论,辨证施治方法,载内服方24首,咽喉局部吹药方28首,熏、含化、外敷方6首,卷末附梅涧医语;下卷专论喉科的针灸疗法,成为该书的主要特色。近代名医谢利恒先生称“郑氏喉科其精要处均在针石。”
, 百拇医药
    郑梅涧喉科的治疗经验丰富,往往采用针灸、内服、外敷、吹药、含化等多法并用,其针法尤为精妙。他精选五十二穴,据证配伍以治喉疾,再配以药饵,往往应手而愈。郑梅涧对白喉的病理见解独到:“(白喉)居少阴一经,热邪伏其间,盗其肺金之母气,故喉间发白”,其后人据此创制了著名的“养阴清肺汤”。

    梅涧不但医术高明,医德也很高尚。他有一枚镌刻“一腔浑是活人心”的印章,临证处方时则钤于方首以自勉。其子孙恪守其诫,不乘病家之危而邀利,印章至今犹存歙县郑村郑氏后人处。

    卢云乘、汪纯粹—钻研《伤寒》有所发挥

    卢云乘,字在田,号鹤轩、汪纯粹,字 士,号春圃。两位黟县医家同为清康熙、乾隆年间人,生卒不详。

    卢氏生于官宦之家,少业儒。因其祖父宦游粤西为庸医所误,怅恨之余,究心医药。18岁起,小试刀圭,深感医道渊深,遂游学诸省,遍访名医,学识大进。康熙癸末春,卢氏过汉口,适遇时疫流行,施术救治,活人无算,名声大振,遂乔居汉上悬壶。雍正元年,朝廷举行医科考试,遴选精通《类经》、《伤寒论》、《本草纲目》三书者授以本省医学教授,卢氏赴县、府、司三试均拔头筹,官授普济堂医务,有《医学体用》、《伤寒医验》存世。卢氏认为,仲景《伤寒论》年代久远,书简篇帙难免散失错简。历代后人各参己意编补条注,遂失《伤寒论》原貌。他指出“焉有足经受病而手经无涉之理?所以伤寒多死者,皆误于手六经之证莫知真治也。”于是著书立说,辨证据以手六经证治补遗于叔和,而以身躯四肢表里实在之形骸,分三阴三阳六部,别于太少厥阴无形之六经。其论治则师古不泥,立见中允,处方平和,虽不投峻剂而起沉疴。
, http://www.100md.com
    汪氏为黟邑名诸生,科场失意而发愤医学,颇有建树。一生活人既众,复著书立说,有《孝慈备览伤寒编》四卷存世。他主张伤寒为广义伤寒,包括温病、热病、暑病、大头瘟等病证。为此设立“五略”,以治时人伤寒:一发略,二解略,三和略,四清略,五救略,以“涤寒热而元阳不伤,调荣卫而真阴自守”,于仲景之说颇有发挥。

    许豫和—勤实践多著述的儿科专家

    许豫和,字宣治,号橡村,歙县人,生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卒于嘉庆年间,卒年不详。

    许氏为新安著名儿科专家,终日踵门求治者络绎不绝。许氏日则忙于诊务,夜则潜心医籍,学验互参,每有所得,则援笔录之,孜孜不倦数十年。著述有《橡村治验》、《橡村痘诀》、《痘诀余义》、《小儿诸热辨》、《怡堂散记》、《散记续编》和由许氏重订刊行明.翁仲仁《重订幼科金镜录》,合称《许氏儿科七种》。

    许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见解卓越。如他认为,壮热无补法,力主泻邪以存元气。其用药有胆有识,法度严谨:热在气分,用白虎汤泻火以保元气;热在血分,用犀角地黄汤泻火以保阴血。用黄连泻心火,龙胆草泻肝火,白芍泻脾火,黄芩泻肺火,知母泻肾火,石膏泻胃火,黄柏泻膀胱火……。力挫邪热鸱张之势,果断截断扭转,毫不拖泥带水。许氏对小儿受惊后发热,主张一定要辨别原因,不可一见发热即表散或清热。对小儿暑伤脾胃,吐泻目陷,肢冷长虫出,虽口渴心烦,总以六君扶正为主。善用乌梅,谓其解毒妙品,生津和胃,泻热除烦,且能平肝木使不侵脾,安蛔虫使不妄动。他还总结出根据四时变化增减药方的经验:“冬春之交宜温散,荆防甘桔,桔半生姜,杏仁苏子之类;夏令宜清散,杏仁牛蒡栀子之类;秋令宜清润,枳壳瓜蒌之类;冬令严寒,用麻黄汤而解。”许氏特别重视冬春之交时气候多变,寒热不调,小儿纯阳之体,感邪最易生痰生热,制订清痰热、平肝风的基本方,药用连翘、赤芍、炒山栀、天麻、钩藤、代赭石、半夏、橘红、获苓、甘草,加灯心草、金器同煎。在《橡村治验》中,此方验案颇多。,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