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编号:10179193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2日 中国医药报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是近几年提出的研究课题。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以前的临床试验多选择病情稳定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一般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后3~6个月才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因为当时认为调脂药物作用缓慢,不能迅速解除临床症状,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近几年对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表明,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目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后的最初阶段,患者病情严重而不稳定,许多患者死于心室颤动或其它并发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抗血小板血栓疗法、溶栓疗法、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并强调早期用药。最近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是有效的调脂药,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而且具有保护心脑血管功能的作用(稳定动脉血管壁内斑块、恢复内皮功能、维持血管张力、抗血小板血栓形成等),因此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有益。另外,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增加患者长期用药的可能性,而长期用药的关键因素是患者的依从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患者最关心的是心血管的危险性,此时用药可增强患者对该类药物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需要长期用药的观念。1998年,法国调研139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院时处方中有他汀类药物的,6个月后有93%的患者仍继续服用,而出院时处方中无他汀类药物的,只有16%的患者服用该药。由于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提高,一年内心肌梗死复发率从7.8%降至3.1%,住院率由14%降至7%,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由5.1%降至3.1%。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过去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用他汀类药物治疗1~2年才显示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但这仅作为调脂作用进行的观察。最近综合性研究表明,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短期(约30天)内就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浓度发挥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通过降低LDL-C一个月或升高HDL-C四个月就能减轻动脉硬化。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壁也有保护作用,它可改善内皮系统功能,降低血小板血栓形成,减轻病变部位的炎症。

    有研究将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两组,A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40毫克/天,B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安慰剂。治疗6个月,结果A组血清胆固醇下降29%,内皮功能改善,B组血清胆固醇无明显变化,A组复发率和死亡率较B组分别下降35%和4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