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24871
谈谈日本传统医学的变迁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4日 厚朴中医网
     由于在历史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以至作家赵无眠先生认为只有日本才保有了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医药学说是随着宗教哲学艺术文化等一起传入日本的。但是,因为中日两国之间被汪洋的日本海所

    阻隔,以至这种传导渠道成为一种“间歇/脉冲”式的样式,就是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大量信息涌入,但

    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完全的信息中断。

    中医学在日本被称为“东洋医学”和“汉方医学”。近年来,日本人已经基本在词义上用上述这两个

    词来有意区别于中国的中医学,也就是用“东洋医学”和“汉方医学”专指日本的传统医学,而“中医

    学”才是中国的。这有点象日本人把他们使用的汉字,毫不客气称之为日本语一样。
, http://www.100md.com
    其实,“东洋医学”和“汉方医学”在基础理论方面和中医学基本一致,但在临床的实际操作方面却

    存在一些不同。

    笔者谈到:历史上中日文化交流具有“间歇/脉冲”式的特点,所以传统中医学的传播也是如此。

    现在日本的中药成方的处方,在中国称为“方剂”,其数量大致只有中国的1/5到1/6,也就是

    说日本的中药处方数量大约是100个左右,而中国的约有500-600个。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比较复杂。在中国的隋唐时期,当时正处于中国的信息大量涌入日本的时代。这

    时,中医学的一个理论较系统的《伤寒论》进入了日本。

    《伤寒论》的作者是东汉的张仲景。他在他的学说中建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
, 百拇医药
    所谓六经,就是指中医的经络学说。

    在东汉当时,由于发生了可能相当于现代的“流感”爆发流行,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张仲景本人的

    亲属也未能幸免。所以,他发愤钻研,最后完成了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日本在接受了以《伤寒论》为主的中医体系后,不仅一直保持到了现在,而且在此基础上继续“发

    展”,也发展出了一些和中国现在的中医学不太相同的内容。

    《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比较清晰简单,使用的处方少,同时使用的药味也不多。笔者认为这样的特点

    比较符合日本民族的学习习惯。另外,日本也不象中国国土辽阔、盛产各种中药原材料。即使在日本本
, 百拇医药
    地引进和种植生产同样的药材,其作用和中国原产的药物相比,效果仍然会相差很大。

    我想,就这一点,在历史上那些属于文化知识精英的日本医疗界,也会产生某些觊觎中国的非份想法

    吧。

    在岛国日本墨守中医《伤寒论》思想体系成规的千百年中,大陆的中国土地上,中医学并不是一成不

    变的,而是产生了各家的门派和学说。比较有名的,是产生于明清时代的“温病派”。

    温病派之所以产生,其背景是在明朝末期各种传染性瘟疫的流行。这时,人们发现使用《伤寒论》的

    处方已经不太能够对应。

    笔者想顺便告诉大家,现在有国内临床中医师在治疗乙形肝炎取得效果,他们的处方多来自于“温病
, 百拇医药
    派”的体系。

    再谈日本。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可以说在各方面都落后于中国和朝鲜等大陆国家。

    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日本提出了“脱亚入欧”的国策,重视科学重视教育。但是,日本中医的厄运却

    降临了。法律禁止了一切汉方、针灸医生的业务活动,他们必须改换他们的职业。

    日本传统医药的复苏,是得益于中国文革时期的“针刺麻醉”事件。

    实际上针刺麻醉被“传遍世界”,当时日本并没有什么感觉。开始对此表现浓厚兴趣的是欧美国家。

    在历史上,西方欧美国家从来没有什么针灸中药的“干扰”,走着一条完全彻底的“科学道路”。但
, 百拇医药
    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却发现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明显存在局限。譬如对于疼痛的治疗,西医学基本上只

    有单一的镇痛 -麻醉药物。这一类的镇痛 -麻醉药物存在一些副作用,主要一个问题就是具有“成瘾”

    或依赖性。

    而针刺止痛,不需要口服药物,更加没有药物的各种问题。所以,被引起关注也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近年来,在英国、荷兰等国家,中药针灸已经取得法律上的合法地位。美国的加州等地,中医药的现

    状也很乐观。

    日本是欧美、特别是美国的“跟屁虫”,而且它由于历史渊源、很快便“重操旧业”,开始发展中医

    药和针灸。
, 百拇医药
    笔者上次谈到了一点日本研究中医学的客观条件的优越性。如它搞出了“脉象示范实习仪”,这对于

    统一中医脉象的科学标准化是具有意义的。又如日本还早就研究出经络诊断电脑程序,就是在人体的手

    足经络循行点贴上电极,连接电脑进行测量,最后电脑可以给出体内经络电位平衡的示意参考图以及维

    持健康的建议或者治疗的方剂。

    日本的中药,不象中国那样去中药房临时“抓药”,而是按照《伤寒论》等的古代处方,原封不动制

    造成品直接出售。

    但是,由于日本中医药的历史局限性,再加上由于明治维新时对于传统医学的毁灭性打击,其后遗症

    还是巨大的。
, 百拇医药
    即使现在,日本还没有象中国那样培养中医师的大学,想学习中医的,都跑到中国去学。或者进入日

    本的针灸学校去学习点不太完全的中医。

    能够有充份权利使用中药针灸的反而是西医医生。他们不需要经过任何中医和针灸的训练-只要胆子

    大,就可以随便在病人身上扎针,或者任意开中药。

    于是,就出现了那种把淋巴细胞放进中药里游泳的伟大尝试:

    为了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能力,日本某机构的医学研究人员将肿瘤病人的血液抽出,放入中药十全大补

    汤中“锻炼”,以使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然后再回输到病人体内。这可是在“科学”理论上完全成立

    的方法。
, 百拇医药
    前两年,日本还出现过对“中药副作用”的科学学术警告。

    事情发生原因是一段时期来日本西医们在面对慢性肝炎时,一律给服“小柴胡汤”冲剂,结果引起了

    数名患者的死亡。

    “小柴胡汤”原来是《伤寒论》的处方,是治疗“一会恶寒一会发热”症状为特征的感冒的方子。但

    是,不知道是那一位日本的“神农”西医突发奇想,将其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

    不过一开始是歪打正着,而且后来的现代科研确实证明了“小柴胡汤”能够使慢性肝炎的肝组织纤维

    化过程得到抑制,同时还改善肝功能。于是,日本的临床医生们如获至宝,蜂拥而上,日本的津村制药

    厂也狂捞钞票。组成“小柴胡汤”的原材料都非常便宜,中国是这些材料的巨大生产地。

    我在日本时正巧遇见几个西医,他们郑重其事提出了中医药的这副作用问题。看着他们那么真诚,我

    是哭笑不得。想给他们解释又感觉非得从中医学基础知识“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内容开始才行。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顾忌到他们的“科学”脑子。阿弥佗佛。

    中医药被欧美日本所重视,但如何去开发和研究,作为我们中国这个中医药的诞生地,难道不应该稍

    作一番认真的思考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