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36539
如何面对校园暴力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27日 梁开中学
     校园是我们健康成长和努力学习的美好乐园。为什么校园里会发生暴力事件?这必定是有原因的。笔者在心理咨询工作中,遇到过某些与校园暴力有关的个案,认真分析一下,我们便知道该如何面对校园暴力。

    个案一: 小A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再加上他长得胖乎乎,又戴了一副近视眼镜,就得了个“大熊猫”的绰号。小A一直学习成绩不好,爷爷或奶奶每天用小三轮接送他上下学,生怕他在路上贪玩;父母对他管得更严,下学后就不许出家门,也不许去找同学和邻居家的孩子玩,让他在学习上多下工夫。可小A偏偏千方百计要从家里溜出去玩,因为他不合群,谁也不爱跟他玩,可他用打人的办法逼人家跟他玩。这个坏毛病也带到了学校,班上1/3以上的同学被他打过。一位女生课间因为轻声说了一句“大熊猫”,就被他推下楼梯,摔得鼻青脸肿。虽然学校已经两次给他警告处分,仍旧难改恶习。

    个案二: 小B的父亲脾气暴躁,并且经常酗酒后打骂妻子和孩子。小B在父亲的皮带和棍棒下长大。当小B在家里挨了打,就变得喜怒无常,有时甚至与父亲对打、对骂。每到这时妈妈只会哭。小B心里气闷极了。第二天上学,他总会找茬与同学打架。小B对心理医生说:“我心里有气,不发泄出来简直要爆炸!什么时候我爸不打我,我就不打同学了!”

    个案三: 小C从小由姥姥带大,当时他的小舅舅只比他大10岁,是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他教小C打人骂人。虽然妈妈和姥姥也常阻止小舅舅的教唆,可当时对两三岁的孩子的打骂行为只觉得“好玩”,并未引起重视。谁知小C从小形成的坏毛病真难办,从幼儿园到小学,小C都是个“打人冠军”。而老师们对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多是将他与周围小朋友“隔离”。许多集体活动不让他参加,动不动就被罚站。小C仿佛成了“编外学生”。出于嫉妒和孤独,小C更要向同学显示他的非凡的“打人本领”:给人使绊儿,推人,拧人,揪女孩的小辫儿,抢男孩的玩具……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结成“团伙”,名为讲“义气”,实际专门欺负弱小或是他们看不顺眼的同学。从以上实例可见,校园暴力多与某些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相联系,由于对家长、老师、同学不满,以盲目反抗情绪和攻击的态度对待别人;也有的孩子从小缺乏与同龄人的正常交往,不会与人和睦相处,养成了随便打人骂人的坏习惯。

    面对校园小霸王,同学们不要害怕,因为他们毕竟是极少数人。如果在你身边有这样的同学,你可以这样做:不卑不亢,不怕他;在他做坏事时,义正词严地告诉他这样做迟早是会犯法的;学会自卫,不在暴力面前屈服,并团结广大同学齐心协力谴责这些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建议这样的学生去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不歧视他,设法了解他的家庭和性格,想办法给他帮助。首先帮助他做一个使别人不讨厌的人,再帮助他学会与同学友好交往。,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