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非典 慎用药物
当一种新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向人类袭来之际,无论是科学家、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显得措手不及。对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具体防治方法均是未知数。因此,首先应该做的是按常规办法消毒环境,搞好个人卫生和通风,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切断传播源。即预防的重点是环境与个人卫生,而不是单纯依靠药物。
就药物预防而言,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是注射疫苗,而生产疫苗的前提则是要有明确的、主要的病原体。目前已知非典的病原体是SARS相关冠状病毒,但从研制到批量生产整个周期一般需2~3年,因为所制疫苗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实验,只有在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得到肯定后,才能普及用于大规模的人群,可见疫苗的研制总是滞后于疾病的流行。
纵览全球,时至今日尚无一种特效的防治病毒的药物,何况是新发现的SARS冠状病毒。其根本原因,在于病毒乃是寄生于细胞内的微生物,利用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然后从细胞内部释放出来。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寄生关系,使抗病毒药对宿主细胞的毒性.无法避免,即特异性高、选择性强的抗病毒药甚少。尽管目前已有金刚胺类、核苷和核苷酸类、蛋白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以及磷酸盐类等五类近百种“直接”抗病毒药物,但由于缺少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大部分疗效均未定论。
, http://www.100md.com
为了防治病毒感染,人们又开发了另一大类所谓“间接”抗病毒药物,包括:胸腺激素,转移因子,保尔佳等生化药品;卡介苗、分枝杆菌、短棒杆菌、人血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制品;干扰素(α、β、γ、ω)、白介素等生物工程制品;左旋咪唑、聚肌胞、替洛隆、异丙肌苷、匹多莫德以及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等化学制品,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猪苓多糖、银耳多糖等天然药物制品。此类药物均为免疫增强剂,通过刺激体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介素等)和免疫细胞(T细胞、β细胞、NK细胞等),从而增强肌体的免疫力,抑杀各种致病微生物。因此,这些药物均为非特异免疫增强剂。例如干扰素,虽然它是一个广谱病毒抑制剂,无论是对DNA还是RNA病毒都有一定作用,但对SARS病毒(新变异病毒)是否有良好防治作用,以及用法用量等还有待临床试验加以证实。又如人血丙种球蛋白,也是一个非特异免疫增强剂,因含有健康人群血清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受各种已发现致病微生物——抗原的刺激所产生的抗体),因而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以预防相应病原体感染的作用,如传染性肝炎、麻疹、水痘、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防治。但SARS病毒是一种新发现变异病毒,在人群血清中几乎尚无相应的抗体存在,故即使注射了人丙种球蛋白,也不可能发挥防治SARS病的作用。胸腺肽类制剂在临床上也主要是用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以及肿瘤、肝炎以及病毒感染的病人。鉴于上述所有药物均为非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并非是针对某一种病毒的防治药,故目前条件下不应作为公众预防“非典”的有效药而广泛使用。
, 百拇医药
面对非典,应慎用药物。鉴于目前所用的大量中西药物,尚无可靠的、经过科学试验证实其安全有效的依据,因此,不宜大量、盲目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非特异性抗病毒药多为来自异体动物的注射制品,过敏反应较多,故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必须使用时应先做皮试。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心血管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均应慎用。如干扰素注射后的早期,患者均可发生流感样症状:发热(39—40℃)寒战、疲乏、头晕、头痛、肌痛、关节疼、食欲缺乏等,一般需在注射前服用解热止痛药加以预防。后期还可见血小板或粒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症状等。长期使用还可致眼、耳毒性,包括听觉丧失、耳鸣、感觉性耳聋等,停药后可逐渐恢复;眼毒性可见视网膜出血、动眼神经麻痹、视乳头水肿等。在此还必须强调的是药物相互作用,干扰素也是代谢药物的药酶抑制剂,可使许多药物血浓度增高,不良反应增加,如茶碱类、华法令、蛋白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等。故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是必须重视的。, 百拇医药(孙忠实)
就药物预防而言,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是注射疫苗,而生产疫苗的前提则是要有明确的、主要的病原体。目前已知非典的病原体是SARS相关冠状病毒,但从研制到批量生产整个周期一般需2~3年,因为所制疫苗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实验,只有在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得到肯定后,才能普及用于大规模的人群,可见疫苗的研制总是滞后于疾病的流行。
纵览全球,时至今日尚无一种特效的防治病毒的药物,何况是新发现的SARS冠状病毒。其根本原因,在于病毒乃是寄生于细胞内的微生物,利用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然后从细胞内部释放出来。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寄生关系,使抗病毒药对宿主细胞的毒性.无法避免,即特异性高、选择性强的抗病毒药甚少。尽管目前已有金刚胺类、核苷和核苷酸类、蛋白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以及磷酸盐类等五类近百种“直接”抗病毒药物,但由于缺少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大部分疗效均未定论。
, http://www.100md.com
为了防治病毒感染,人们又开发了另一大类所谓“间接”抗病毒药物,包括:胸腺激素,转移因子,保尔佳等生化药品;卡介苗、分枝杆菌、短棒杆菌、人血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制品;干扰素(α、β、γ、ω)、白介素等生物工程制品;左旋咪唑、聚肌胞、替洛隆、异丙肌苷、匹多莫德以及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等化学制品,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猪苓多糖、银耳多糖等天然药物制品。此类药物均为免疫增强剂,通过刺激体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介素等)和免疫细胞(T细胞、β细胞、NK细胞等),从而增强肌体的免疫力,抑杀各种致病微生物。因此,这些药物均为非特异免疫增强剂。例如干扰素,虽然它是一个广谱病毒抑制剂,无论是对DNA还是RNA病毒都有一定作用,但对SARS病毒(新变异病毒)是否有良好防治作用,以及用法用量等还有待临床试验加以证实。又如人血丙种球蛋白,也是一个非特异免疫增强剂,因含有健康人群血清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受各种已发现致病微生物——抗原的刺激所产生的抗体),因而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以预防相应病原体感染的作用,如传染性肝炎、麻疹、水痘、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防治。但SARS病毒是一种新发现变异病毒,在人群血清中几乎尚无相应的抗体存在,故即使注射了人丙种球蛋白,也不可能发挥防治SARS病的作用。胸腺肽类制剂在临床上也主要是用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以及肿瘤、肝炎以及病毒感染的病人。鉴于上述所有药物均为非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并非是针对某一种病毒的防治药,故目前条件下不应作为公众预防“非典”的有效药而广泛使用。
, 百拇医药
面对非典,应慎用药物。鉴于目前所用的大量中西药物,尚无可靠的、经过科学试验证实其安全有效的依据,因此,不宜大量、盲目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非特异性抗病毒药多为来自异体动物的注射制品,过敏反应较多,故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必须使用时应先做皮试。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心血管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均应慎用。如干扰素注射后的早期,患者均可发生流感样症状:发热(39—40℃)寒战、疲乏、头晕、头痛、肌痛、关节疼、食欲缺乏等,一般需在注射前服用解热止痛药加以预防。后期还可见血小板或粒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症状等。长期使用还可致眼、耳毒性,包括听觉丧失、耳鸣、感觉性耳聋等,停药后可逐渐恢复;眼毒性可见视网膜出血、动眼神经麻痹、视乳头水肿等。在此还必须强调的是药物相互作用,干扰素也是代谢药物的药酶抑制剂,可使许多药物血浓度增高,不良反应增加,如茶碱类、华法令、蛋白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等。故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是必须重视的。, 百拇医药(孙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