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编号:10183278
人与动物共存访冠状病毒专家赖明诏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2日 央视国际
     著名华裔冠状病毒专家、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赖明诏30日表示,中国内地和香港科学家从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体内分离出非典样病毒是一项“重要贡献”,对非典病毒起源的研究以及非典防治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赖明诏自1975年以来一直从事冠状病毒研究,是美国这一领域的先驱人物。他30日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举行个人学术报告会,结合自己近30年来研究冠状病毒的经验,就非典病毒的特征以及下一步研究方向等作了独到的阐述。

    赖教授在报告会间隙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在野生动物体内找到非典样病毒这一成果。他指出,虽然有关结果尚需验证,现在还不能肯定病毒一定是从果子狸等动物传播到人身上的,但该发现为研究非典病毒的来源以及今后从何处着手防治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利用动物来研究非典病毒提供了新的可能。科学家们此前仅发现猴子会感染非典病毒,现在知道病毒能够存在于果子狸体内。这也许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非典病毒能够在动物身上存留多久、会不会引发免疫反应等课题。但赖明诏也强调,由于果子狸感染病毒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症状,因此它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动物模型。

    “其实很多病毒都是这样的,在一种动物身上不会引起什么后果,传播到人身上却会导致疾病。”赖明诏在研究中曾发现,作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非典病毒与鸟类和鼠等体内的冠状病毒有相似之处。他由此推测,非典病毒可能是在其他冠状病毒的基础上经过重组而产生的。这种重组极可能发生在很久以前,而且在野生动物身上已经完成。病毒在由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异。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携带病毒,果子狸却没有出现症状而人会得病。

    冠状病毒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善变。它们会通过变异和重组来完成进化。赖明诏说,尽管研究显示非典病毒近几个月来没有呈现出加速变化的趋势,但他个人认为,不能排除这种病毒今后在新环境下变化加剧的可能。

    在非典病毒研究领域,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回答,比如说病毒的真正源头,在自然界中能够存在多久,致病力为何这么强等等。赖明诏特别指出:“没有症状的人会不会传播疾病,病愈之后是否会再次受感染,都需要继续研究。”他在研究动物冠状病毒的过程中曾发现,病毒在一些动物的呼吸道中可存留达100天。有迹象表明,一些动物会受到二次感染,甚至可能终身携带病毒。

    “很多病毒在自然界中实际上已经生存很久了,对环境适应得很好。人与动物本来相安无事,但如果这个秩序被打乱,动物身上本来不会引起疾病的病毒跑到人身上就会引起疾病。”赖教授认为,野生动物体内分离出非典样病毒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那就是“人与动物应该学会共同生存”。

    关注非典专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