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预测
编号:10185919
突发事件造就药品生产企业热钱滚滚?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3日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一部分善于抓住机遇的药企开足了生产马力并小有盈利,但更多的企业则不得不直面原料涨价、增产不增效等诸多问题

    在许多人看来,非典的突然降临,给不少制药企业平添了一个全新的市场机会——有点像天上掉下了一块大馅饼:生产抗击非典斗争中使用的相关药物的制药企业,只要开足马力,加班生产,就能赚到大把大把的钞票。

    钱真的那么好赚?其实不然。记者通过采访发现,无论规模大小,在这个特殊时期制药企业要在市场中有所斩获,必须经受考验,必须主动出击。

    ■ 速度决定成败

    位于广东东莞的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原来是一家知名度并不太高的企业,其产品主要在广东销售。因为非典,该集团下属华南制药厂生产的利巴韦林和盐酸吗啉胍片等产品大量销往北京地区,光是利巴韦林上个月在北京地区的销量就相当于过去两年销量的总和。如今,华南药业在京城的知名度节节上升。
, http://www.100md.com
    对于取得的业绩,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陈永红并不兴奋。他说,该公司防非典药物现在的利润并不高,以利巴韦林为例,虽然4月份的销量超过去年全年的总和,但基本上是保本销售,除了运费价格上涨之外,主要是原料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360元增加到850元左右。原料价格的“井喷”使得整个成本接近供货价,而供货价是不能改变的。所以现在销量大但利润很薄,赚钱只是在一开始市场需求增加,原料没有涨价的那一小段时间内。因此,当初谁的反应灵敏,谁能抓紧时间储备原料,谁就占得先机。

    “速度决定成败”,在陈永红的办公室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这是我在今年初给销售人员提出的一个口号,这也是我们在非典事件中抢得先机的秘诀,”陈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他们平时就规定销售人员同时承担信息反馈的职责,要求销售员在每时每刻对于市场新出现的动向都要及时上报。这个规定在岗位职责中都有描述。大约是在去年12月份,广东中山和河源等地相继出现了非典病例,当时他们在中山的业务员马上向总公司汇报情况。这些地方一度传出的消息是军团病,他们马上组织了红霉素和强力霉素的生产和储备,将库存提高到三个月的量。后来红霉素在这些地方热销,很快就销售完毕。
, http://www.100md.com
    过春节时,疫情蔓延到广州,广州的业务员马上将信息告诉东莞总部。该公司意识到非典的严重性和延续性,马上成立了确保非典用药的领导小组,组织营销、生产、质量管理等各部门协调相关药物的生产。

    在这一段时间内,他们每天都在看新闻,分析发病数据,不断调整生产安排。除了在4月20日到5月1日这段时间,利巴韦林由于原料问题无法全面满足需求外,其余时间都保证了供应。

    ■ 要销量也要品牌

    有人说,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非典期间抗病毒口服液销售的最大赢家,加上板蓝根颗粒剂,今年1~4月份的该公司销售额已经超过1.2个亿,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最令人称道的是,在抓住机会促产品热销的同时,香雪同步推进品牌营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不误。香雪制药总经理牟永新告诉记者,他们有三个值得骄傲的“最早”。

    “我们是最早加班生产的。”牟永新说。在广东,香雪的抗病毒口服液一直卖得不错,去年底已出现陆续断货的现象,该公司是在库存不多的情况下过的元旦。当时,广东河源一带抗病毒口服液又开始热销,他们敏感地嗅到了商机,元旦过后马上组织工人加班生产。
, http://www.100md.com
    到了2月中旬,广州出现抢购药物风潮,市场上每盒卖16元左右的抗病毒口服液一度被有的不法商家卖到200元一盒,一些商家后来被物价部门处罚时谎称是厂家出货贵了。此时,香雪制药又率先在媒体上发布绝不涨价的声明和承诺。这是香雪的第二个“最早”。

    药物抢购潮出现后,许多厂家随之展开三班倒的生产。但聪明的香雪人清醒地认识到,即使工人们不休息、机器不停歇,生产能力也是有限的,应该加强品牌营销。继2月中旬推出“祝福广东平安”的广告后,2月底,香雪在电视上推出首个抗非典的公益广告,被认为是国内打非典公益广告的“最早”。

    3月份以后,广大医务工作者奋勇抗非的感人事迹被陆续披露,香雪又踊跃向医院捐赠药物,回报社会,赢得一片赞扬之声。香雪的努力没有白费,据统计,香雪的抗病毒口服液由以前的占广东80%的份额提高到98%。

    ■ 堤外损失堤内补

, 百拇医药     广州白云山中药厂是占国内市场60%份额的板蓝根生产龙头企业。从2月中旬开始,到白云山中药厂拉货的车队排到了厂门外的公路上,厂里不得不请来交警维持秩序。

    在加班加点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白云山像同行一样,碰到了原料涨价的难题。由于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药材主要由农民自由收种,价格难以控制,原来每公斤3元的板蓝根涨到20多元,原来卖20多元一公斤的金银花价格上涨了10多倍。为了保证市场供应,白云山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坚持不提价。

    如果情况这样一直持续,弄不好是有销量没利润。怎么办?“堤外损失堤内补”。李楚源——这位4年前在企业亏损时临危受命的白云山中药厂党委书记、厂长,在全厂里进行总动员,争取内部消化高成本带来的压力。首先是从源头挖潜,像板蓝根,他们从设在安徽的3万亩药材基地紧急调货。基地里没有金银花,他们便派出十多支小分队,绕开药贩子,直接进入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农村收购药材,此举有效地减轻了成本压力。
, 百拇医药
    白云山有几十个产品,但在非典时期热销的只有板蓝根和大神口炎清冲剂等几个品种,其他像外用药、心脑血管用药的销量却下降。李楚源把目光转向了厂里那500号人的营销队伍:一直以来,这500人当中的一半人马肩负着推销板蓝根、大神口炎清的任务,现在是供不应求,正好可以把这200多人也抽去推销外用药和心脑血管用药。此招果然奏效,该厂的皮炎平、复方丹参滴丸的销售实现同步增长。

    ■ 商机背后有隐忧

    实际上,非典作为一个无法预见的突发事件,将很多医药企业原有的生产经营体系暂时打破。华南药业的陈永红认为,对于某些产品来讲,非典的发生是一个市场的机会,产品的需求一下子就增加了几倍几十倍,但是对于整个企业来讲,这谈不上市场机会。面对这种无法预见的突发事件,企业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状态,所以,只有及时把握信息,调整策略,主动出击的企业,才会在这种特殊机会下赢得市场。现在,国内一些企业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比如白云山、香雪,目前已接到香港和东南亚的定单。

    机会背后还有隐忧。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到非典有关的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比如,胸腺肽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特殊功效而在治疗非典中走俏。成都地奥集团的迈普新(胸腺肽1)和替波定(胸腺肽五肽)虽然加班加点也不能满足市场供应,集团决定扩大生产,董事长李伯刚奔赴生产基地现场办公,通过改进国产设备,10多天即建成新的生产线投产。业内还在流传,太极集团为了抢占胸腺肽的市场,斥资收购了一家胸腺肽生产厂家。

    但疫情毕竟是暂时的,由于疫情引发的恐慌心态导致的市场热卖也是暂时的。生产企业争先恐后的投入,会不会又造成新的市场隐忧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