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345003
我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儿过15岁生日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8日
     在湖南常德,男孩子进入15岁要按传统习惯举行一个成人仪式。因为是中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儿,少年罗优群的15岁生日欢乐中有些特别的气氛。“创造”他的中国著名遗传学专家卢光琇,与当年课题研究组的徐立礼教授,特意从长沙赶到常德为他祝福。

    有幸成为中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

    1987年,因为继发性不育,罗优群的父母在多方医治无效后,求助于当时还在试验阶段的“试管婴儿”技术。

    卢光琇教授,是被誉为“中国试管婴儿之父”的卢惠霖教授的女儿,同时也是他的弟子。1981年,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成立了以卢光琇为首的生殖工程研究小组,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进行人类精子冷冻研究及人卵体外授精的研究,1988年6月5日诞生了湖南省第一例“试管婴儿”章皿星,6月7日,诞生了我国第一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罗优群。章皿星的名字是当时参与试验的专家们一致的选择,罗优群的名字,则是他的妈妈从众多专家奉献的名字中凭感觉选择的,恰好是卢惠霖教授所取。
, http://www.100md.com
    刘笑春教授一直在医学院对外从事宣传报道,也参与了罗优群诞生报道。他也赶来向罗优群祝贺。他介绍,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1987年诞生于英国,之后不少国家相继获得成功,我国从罗优群出生以前也诞生过3例试管婴儿,但都是采用体外授精的方式,而罗优群是中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从章皿星和罗优群的出生到如今,15年过去了,以卢光琇教授为带头人的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培育的“试管婴儿”已达557名(其中供胚移殖7例),成功率达42.86%,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罗妈妈说“我的儿子很孝顺”

    6月6日晚,当记者在电话里问罗优群的妈妈罗世刚,已经15岁的罗优群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身世而有些困扰时,罗妈妈说:“我倒是没问过他,他一直都是一个温顺的孩子,很孝顺。”

    罗优群在生日宴会上告诉记者:“我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来历,这又不是什么坏事。”他说,虽然同学们不知道他是试管婴儿,但知道了他相信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他也不怕。
, 百拇医药
    他还说虽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爸爸、妈妈都性情开朗,给他无微不至的关爱,他生活得很开心。他很感激父母的辛苦养育,他的内心有一个愿望,想通过自己的发奋努力来改变目前的生活环境,将来让爸爸、妈妈过得更好一些。

    见到从长沙赶来的卢教授一行人,罗优群一家特别高兴。15岁的少年大方中略带腼腆地收下礼物,高兴地和卢教授、徐教授拥抱,对所有前来的客人致谢。

    15岁的罗优群身高已达167厘米,单瘦文静,眉清目秀,称得上是个美少年。爸爸罗志元说起儿子就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当时是因为继发性不育而寻求卢教授帮助的。他高兴地告诉卢教授,优群成绩很好,一直保持班上前5名,多次获得学校的各种表彰。为了证实这些,他和妻子罗世刚忙不迭地将收藏着的一摞证书搬了出来。

    罗世刚有些担忧的是儿子不爱吃肉食,她说:“好东西(指肉食类食物)他都不爱,打他小时候起我就做肉菜饼逼他吃,现在还是要强逼他才吃一点!长得这么瘦瘦的,鸡、鱼、肉都不吃怎么行呢?”在常德市有关部门为他准备的生日宴上,因为儿子不吃肉,妈妈特别向服务员多要了一碗绿豆粥。
, 百拇医药
    现在湘雅医学院妇产科工作的徐立礼教授说,15岁的男孩子,正是长身体和有心事的时候,沉默和瘦削也是正常现象。

    罗优群告诉记者,他最喜欢吃的是小白菜,最喜欢的活动是打篮球,放学后,他一般都会到附近的居民活动中心打篮球。他也喜欢玩电脑游戏,因为要参加升高中的考试了,玩得很少,只偶尔在学校的电脑上玩玩。

    将来也想研究“试管婴儿”

    卢教授的礼物是一台复读机,听说罗优群的英语学得很好,卢教授很高兴,她问他将来想不想读她的研究生,罗优群笑着说:“如果考得上,我当然愿意啦!”

    当大家说他是“优生”,肯定有希望时,他只是默默地笑着。

    因为他的父母都已下岗,父亲罗志元现在靠晚上给别人当出租车副班司机赚些钱,大家为他们的生活境遇担忧。但他们却很自在,不停地说:“基本生活还是过得去的。”他们只是担心将来没钱送儿子上好的学校。

    罗家在常德市的一个居民小区里,他们住着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屋里的东西虽然不高档、但也算齐全,收拾得格外整齐干净。罗优群小声地告诉记者,主要是妈妈收拾,她很爱干净。

    卢教授说如果遇到困难,她会尽力帮助的。在场的常德市政协副主席张新民当即表示,如果有实际困难,政府会给予应有的帮助。(新华网 记者 刘非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