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72806
蒙医外用药物用法概述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8日 蒙医药信息网
     蒙医外用药物用法概述

    内蒙古民族大学 满都拉 包龙

    外用是与内服相对而言,就是用药物制成不同剂型,施用于病人体表或病变部位,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和粘膜,使之吸收而起到治疗作用。历代蒙医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外治药物疗法,以其灵活多变的剂型和用法,使药物充分发挥疗效,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蒙医临床中常用的几种外用方法概述如下:

    1 涂法:即①把药物研成粉末,用醋、油、乳汁或鸡子清调和成糊状,或者②把药物制作成膏剂,或者3把药物溶于水中直接涂搽于患处,以外引毒邪的治疗方法,是蒙医外科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血热、黄水及“粘”虫引起的痈疽、肿疡,各种皮肤病的治疗。如治疗小儿腮肿时,可用利比巴拉珠尔(八味瑞香狼毒散),以醋或蛋清调和外涂,有良好的拔毒作用。

    2 浴法:有水浴和缚浴两种。
, http://www.100md.com
    2.1 水浴:将药物放入水中煎煮,使之有效成份溶入水中,让病人浸浴治疗的方法。蒙医临床上常用的五味甘露汤浴就是将侧柏叶、照白杜鹃、水柏枝、麻

    黄、小白蒿等5味药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主治伤热、四肢僵直、拘挛、胃火衰败、脾血不足、肾寒及外伤疡疮、各种皮肤病等。在应用时可视病情加入相应特效药或控制水温、入浴时间等,以期提高疗效。此外,蒙医尚有骨汤浴、驴骨浴等疗法。

    2.2 缚浴:是用药物或药布罨敷包扎患部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疗法。有清热缚浴和祛寒缚浴两种。适用于胸部及关节,局部病症,有时也可用于全身性

    痛病,如小儿高热不退时,用在苦参一7味汤中浸泡的纱布缚浴胸部,使之发汗即可退烧。

    3 熏法 将药物放在特制的燃具内点燃,取其烟熏鼻治疗的方法。此法常用于头部“亚玛”病,鼻“亚玛”病,中风,昏厥等症的治疗。如中风昏厥时用单味黑云香熏鼻等。
, 百拇医药
    4 塞法: 将药物用棉花或沙布包裹扎紧或用栓剂,塞入鼻腔、阴道、肛门等处的一种治疗方法。如将肉桂、瑞香狼毒细研,用棉花包裹扎紧塞入鼻腔治疗鼻衄。

    5 敷法:有热敷和冷敷两种。热敷又称熨法,即用药物炒热、布包,热熨痛处或相关穴位。利用其热和药物作用,使气血畅通、散寒止痛,适用于因寒症引起的疼痛、腹胀等,如用炒热的食盐热敷腹部治疗不消化症。冷敷是将药物浸在井水、雪水或冰水中使之变凉或药物煎汤放凉后敷于病处或相关部位,主要有止痛、消肿等功能,适用于希拉、血不和引起的肿、痛、热等症的治疗。如查干榜嘎、枇把叶研细,调入井水冷敷治疗痢疾。

    6 吹药法;用药物研成细末,借助器械吹入口腔、咽喉的一种治疗方法。如治疗口腔溃疡时把嘎木珠尔均匀吹敷于溃疡部位等。

    7 漱法,用药液含漱口腔,清洁口腔、咽喉的治疗方法。如治疗咽喉肿痛可用玛尔布一3汤煎液反复漱口等。
, 百拇医药
    8 浸渍法:用药物煎汤在病变局部进行淋洗、浸泡、温敷的方法,它能使伤口洁净、祛除毒邪等,凡痈疽疮疡、溃后脓水淋漓或腐肉不脱,以及皮肤病瘙痒、脱屑、内外痔的肿胀疼痛均可使用本法。如苦参、胡椒煎汤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的功能用以洗涤治疗疥疮病。

    9 插药法:把药物制作成细条状,插入痈破溃深处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生肌、祛腐、解毒、排脓的作用。适用于痈破溃后腔大口小,流脓不畅时,如斑蝥一10制成药条,插入肉痈破溃处治疗等。

    10 吸入法:让病人吸入某些药物的烟雾蒸气、粉末或气味,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如吸入芬芳一12味散的粉末治疗头部“亚玛”病等。

    11 药线引流:用吸水性较强的纸,搓成纸捻,外粘或内裹药、插入窦道或漏管中,引流祛腐,促进疮口愈合的治疗方法。

    12 涂粉剂法:用药物研细的干粉直接涂在伤口表面的一种方法。具有止血敛脓、消肿、止痛、生肌等功效。如颈部串珠疮破溃后久不收口时可外涂轻粉七味散,则有拔毒、收口生肌的功效。

    13 滴法:即把药液滴入眼、鼻、耳等器官、治疗头面部病变的方法。如将阿魏、麝香和肉蔻细研溶入蒜汁滴入耳内治疗耳刺痛。

    14 温和导泻法和猛烈导泻法(直肠给荐法):以特定药物粉末加入油脂,乳汁或肉汤制成胶状液,注入肛门内进行灌肠的治法。温和导泻法和猛烈导泻法各有其特定的药物配方、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方法。并且根据病情可灵活加减药物。温和导泻法的适用范围:赫依性疾病、体虚、精损、肾寒及腹部虫病等。猛烈导泻法主治大便干燥、腹胀、痧症,下半身热症、陈旧性温病及痞块初期等症。

    随着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蒙医外治药物的用法及剂型也不断地发展,如今已研制出膏贴、注射液等,如嘎日迪注射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