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37532
防治非典形势依然严峻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9日 北京娱乐信报
     SARS疫情被控制住了,户外的阳光重新变得明媚起来。地铁、公交重又挤了起来,超市、商场又出现拥挤购物流……口罩,这个今年春天特定的“宠物”似乎正慢慢变成北京人的回忆。5月的第三个周末,簋街、方庄、航天桥三条北京著名的美食街人气已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约50%,一些暂时停业的餐厅表示将在月底陆续开业。统计数字显示,上周末,北京12家大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上升20%,客流上升10%。

    ●去商场购物大部分人不戴口罩

    记者昨天走访了京城几家大型商场,因为非典疫情有所缓解,逛商场的客流量几乎每天成倍增长。但在拥挤的购物流中,记者却鲜见有人戴口罩。“一戴那玩意儿就憋得慌,本来好多商场就因为防非典不开空调,再戴口罩,估计连气都喘不过来了。”一位在中友购物的小姐这样告诉记者。

    买东西的忘了戴口罩,卖东西的卖得高兴了也把口罩扯了下来。在某商场设的特卖区里,记者看到,由于顾客较多,售货员有点忙不过来,急得一把就把口罩从脸上拉下来。
, 百拇医药
    ●后海露天吧戴口罩竟被人笑

    因为非典的缘故,后海边上的一溜餐馆、酒吧成了年轻人的新聚集地。每天天刚擦黑,后海露天吧就开始人气飙升,通常是天越黑人气越旺。放眼看过去,从酒保到服务员再到泡吧族,没有一个人戴口罩,非但如此,只要路过此地的行人戴上口罩或把自己捂得较严实,都会被泡吧族们多看两眼,偶尔还会被说上两句:“都什么时候了,还戴口罩呢,老土。”

    ●白领开始慢慢疏忽防护措施

    “我们现在特别忙,要把前段非典时期落下的活儿给补回来。每天一上班,弦就被绷紧了,一忙,什么都忘了,原来还在座位上贴个条,提醒自己勤洗手、下班别忘了戴口罩,现在疫情好多了,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记起来就戴戴口罩、洗洗手,忘了也就算了。”由于工作强度一下子大了起来,很多白领已经将非典时期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忘得差不多了。

    ●专家:别心急,慢慢来
, 百拇医药
    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科姜天俊大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老百姓渴望正常生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北京要彻底告别口罩还需要时间。只要疫情存在一天,必要的防护措施就必须坚持一天。“这东西不能心急,要慢慢来。”信报记者张晓娟

    重点点击

    防治非典形势依然严峻

    在25日召开的全国防治非典卫生厅局长电视电话会议上,高强说,从整体上看,目前防治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十分艰巨。一是全国还有2300多名临床诊断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有1600多名疑似病人在接受隔离治疗和观察。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任务仍很繁重;二是北京和周边地区疫情缓解的趋势还不稳定,仍要密切注视,防止反弹;三是一些农村地区的防治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和疫情扩散的隐患;四是非典型肺炎是人类至今尚未完全认识的疑难病症,传染性较强,流行特点还没有完全掌握,鉴别诊断和治疗仍有一些困难。
, http://www.100md.com
    高强说,广东等疫情早发地区,要充分认识非典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防止疫情反弹。北京及华北地区仍然是全国防治工作重点,要狠抓薄弱环节,实施积极防御方针,继续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要抓紧研究人口流动增加、农民工返城、学生返校等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对策,防止疫情出现反复。疫情较轻地区和无疫情地区,要继续重视做好防治工作,力争不发生新的病例。广大农村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实行群防群控,坚决防止疫病在农村蔓延。新华社记者朱玉

    有理有据

    警惕麻痹苗头滋生

    北京地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郭利民大夫:最近一周以来,每天出院的病人不断,入院、转院的新入病人却很少,最多一天只有一两个,并且北京地区的感染人数也在下降,这说明在前段时间的全民防控下,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但是现在还不能说疫情已被完全控制住了,对病原体的排查工作还在继续,对病毒变异的规律也还没有掌握。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只要非典疫情还存在一天,日常的消毒和防护措施就要坚持一天,并且还要比以前更注意防护。
, 百拇医药
    北京协和医院赵岩博士:面对非典,公众产生必要的恐惧是有益处的。它促使公众关注非典,注意从各种渠道获取有关非典的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掌握预防方法。当人们看到非典新发病例大幅度下降的时候,积聚多日的压抑情绪很容易爆发而走向反面。由恐惧非典转为轻视非典,甚至认为这件事情就算是过去了,该庆贺一番了。当感染人数下降的候,最危险的莫过于麻痹苗头的滋生。

    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组疫情分析专家金水高:从5月底到6月初,北京市每天新发确诊病例将在10例以,到6月10日左右,会继续降至5例以下。由于非典的规律还没有完全被掌握,可能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并且随着疫情的下降,民工即返城,学校重新开学,人群的流动性增大,如果不能坚持目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那么疫情也有可能产生反弹。

    专家观点

    正常状态防非典 更难

    非典防控依然要如履薄冰
, 百拇医药
    当前非典防控面临许多新挑战。第一,随着非典病例的进一步减少,医院就诊患者将大幅度增加。往日医院爆满的情形不仅会出现,而且因非典疫情影响了正常就诊的患者也会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就医。如何继续有效地防范医院内感染,将非典防控很重要的一仗;第二,学校复课、民工返城带来的压力;第三,经过长时间紧张疲劳的防控工作,厌情绪与松懈麻痹思想难免滋生。与此同时,人们停顿多日的聚会、聚餐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等,也都将很快恢复。及时地建立正常生活状态下的非典防控机构,迅速将非常时期特殊的非典防控措施,转化为可持久保持的常规预防与控制工作,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当前的非典防控依然要如履薄冰。由于这一新传染病还没有完全被认识,已取得的战绩能否保持还需要经间的考。在病例急剧增加的非常时期采取特殊对策压低疫情,难;在发病减缓后的正常生活状态下,以更为精当的常规做法查找疏漏、防范隐患,更难。我们必须记住疾病曾是以几何的速度增加的。北京的非典疫情,是从最初两例外来就诊病例传播开来的。因此,对于疫情反复要保持高度警惕性,对于各个环节上的防疫措施,一点都不能放松。
, http://www.100md.com
    

    严防病毒二次流行

    随着SARS疫情得到控制,民工返回城市务工,学生回校上课,很有可能把病毒重新带回北京,造成新的流行。在目前布控的防御网络下,即便是有外地的带毒患者到北京,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是整个监控网络不能散,人的警惕性不能因情况好转而放松。千万不能麻痹大意,一点小的疏漏,造成的危害难以估量。这也是对我们防治队伍的严峻考验。姜庆五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应急系统能支撑多久

    在失去警惕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目前抗击SARS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决不能掉以轻心,以免造成恶果。最为担心的,还不是思想认识问题,而是忧虑目前的应急体系究竟能维持多久。现在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把日常卫生系统变成应急系统,这个非专业化的队伍能支撑多久,在全国范围内能起多大的作用,都是问题。必须迅速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应急队伍严阵以待,随时听命,应对危急事件。曹卫华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http://www.100md.com
    一家之言

    恐慌与大意

    昨天,北京非典患者5例,但是,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拿1300万人口的北京来说,一例新增病例,对特定个人来说得病的概率是一千三百万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整个北京,则意味着百分之一百地发生了“有新增病例”这件事情,意味着北京还不能摘帽。所以,无论是从得病概率来说,还是从经济运作环境来说,不尽早控制非典疫情,不仅是社会的灾难,说到底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灾难。因此,问题似乎应从两方面看,即一方面,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大可不必恐慌,但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就应切勿大意。另一方面,从个人当下的境遇来说,我们不必恐慌,但从个人长远的利益来说,我们仍应切勿大意。其实,恐慌和大意的根源,大概都是只从自己个人角度来看问题而已。,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