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73386
蒙医传统手术疗法停滞的原因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13日 蒙医药信息网
     蒙医传统手术疗法停滞的原因

    内蒙古通辽市蒙医研究所 富玉兰

    内蒙古蒙医学院 宝龙 满都拉

    读了《中医骨伤科手术疗法停滞的原因和启示》(发表于《医学与哲学》1999年第2期)一文,笔者颇受启发。与中医学一样,同是传统医学的蒙医学也存在此类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蒙医把治病方法分为饮食、起居行为、药物和疗术等四大类。手术疗法是疗术疗法的一种,曾广泛用于外科、骨科、妇科等疾病的治疗。16世纪末以后,随着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传统蒙医药在原有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古印度医学、藏医学和中医学的理论精华,逐步使其理论系统化,发展成为近代蒙医学、与此相反,技高一筹的蒙医传统手术疗法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分析其原因,作为传统医学,固然有与中医学共性的原因,但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 http://www.100md.com
    1 粗浅的解剖学知识的限制

    丰富的、清晰的解剖学知识是实行手术疗法的基础,对人体的结构的认识不清必然导致手术的盲目。蒙古族及其先民的解剖学知识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中。逐水草游牧的生活实践,促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动物方面的解剖学知识。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又迫使在人的尸体上进行解剖,从而对人体结构有了新的认识。《蒙古秘史》中第—次用蒙语记载了人体器官的名称,并准确地描写了人体内脏的解剖学位置及功能。《新元史·赵匣刺传》云:在一次交战中。“匣刺亦被三创,矢镞中左肩不得出,钦察惜其骁勇,取死囚二人,剐其肩,视骨节浅深,知可出,即为凿其创。拔镞出之,匣刺神色不为动”。这一段文字描述,说明元朝时蒙古族就在人体上进行解剖研究,并用于指导外科手术疗法。但是,这种解剖学知识的可贵探索却有始无终。随着蒙医理论的系统化,解剖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手术疗法的发展处于缓慢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佛教伦理、道德及文化不支持解剖学的发展,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的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及三元七素学说的引入,不可避免地使蒙医理论对解剖学的发展产生排斥,哲学概念(如阴阳五行、三元七素等)的抽象、主观、模糊与解剖学的形态、客观、准确直观相冲突。首先,阴阳五行、三元七素等古代朴素的哲学概念,是哲学思辨的产物,其理论并不需要具体形态的支持。第二,五行学说、三元七素学说其本身的形式局限性不允许从解剖学上增加新的内容,它以五行、三元、七素本身的属性及相互关系说明问题的哲学方式不再需要解剖学向更细微更精确的方向发展,相反,其伦理就走向了不依赖形态结构,而从表象进行类推归纳和思辨的轨道。
, 百拇医药
    2 麻醉、消毒、止血、止痛技术的落后

    西医外科手术疗法的进行,既是整个西方医学的全面发展所带来的,更是医生在长期的实践中努力探索,逐步克服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和伤口出血等难题实现的。没有理想的麻醉药物、合理的消毒措施、有效的止血方法,手术疗法取得长足的进步是相当困难的。从有关文献记载来看,蒙医在临床中主要采取压迫法(如用草和羊毛做成适合创面大小的垫圈缠裹后,置于创伤处,手指用力按压使肌肉变色麻木,减少疼痛和出血)、冰镇法、药物法、火烙法等麻醉和止血方法,虽然有些粗糙,但在当时也不失为比较先进的方法。但是由于整个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不论麻醉,还是止血、消炎都不可能尽如人意,对软组织结构的认识不清,止血技术无根本突破,现在的血管结扎术也不可能出现。正如前述之赵匣刺在拔镞时,作者用“神色不动”一词来突出其惊人的毅力,而手术的麻醉效果如何,我们可想而知。与此相对,药物治疗却省去许多麻烦,受到大部分医生的青睐。即使“蒙古族崇尚骑射,因金创与跌打损伤的救助需要,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但在文献中用手术疗法治疗的病例却寥寥无几,而更多的是“其授徒法,削笔管为数段,包以纸,摩挲之,使其节节皆接合”的封闭型疗法,以尽量避免手术。如此结果,手术相关技术远不能满足手术疗法的进一步发展。

    3 重技术轻理论的思想的阻碍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蒙医传统手术疗法之所以停滞不前与重技术轻理论不无关系。导致重技术轻理论有其客观原因。原因之一是游牧生活的不稳定性和长期战乱,导致人们重视实用技术,重直接效果,而忽略了对技术的整理和提高;原因之二是家传或授徒的教育形式,易使技术神秘化,很少用文字记载,从而使一些绝技随时间的推移而绝迹。因此,蒙医历史上的著名外科医生绰尔济和伊桑阿等留给我们的只有《清史稿》中的几例神奇的疗效结果,从中依稀可见昨日的辉煌。,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