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71574
蒙医药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15日 蒙医药信息网
     蒙医药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体会

    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 斯日古楞

    内蒙古中蒙医院 瑞图雅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主要损害为鲜红色或黄红色斑片,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通常发生于头皮,亦可蔓延至其它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口服蒙药治疗得到了较满意的疗效。本文以蒙医学理论为指导,对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临床分类与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发病原因及机理

    传统蒙医学称之为“皮肤黄水病”。本病系黄水之邪散布于肌肤而生的一种皮肤疾患。临床较多见,《蒙医药选编》云:“黄水存在于全身各处,尤其是皮肤与关节较多。”其发病机理是由于中湿毒、受寒引起三根失调,巴达干、赫依增盛而生寒。寒胜折火,不能温煦七素以助其正常生化功能、则血液之生成受遏,而胆之精华一黄水增盛相搏溢于肌肤,阻碍普行赫依之运行所致。长期饮食不节,恣食膏脂酒类,或啖腐馊之品;淋雨、受湿、中寒、过劳;嗅闻与接触刺激性较强的有毒之品,或药物与饮食相犯等,均为诱发奉病的因素。

    2 临床分类与症状

    皮肤黄水病在临床上根据其病情变化可分为热性和寒性两种。系血与希拉并发,属热性;如系巴达干与赫并发,则属寒性。

    其主要症状为奇痒,发出大量皮疹,以手搔之则流黄水,皮肤呈青色,粗糙变硬。热性表现为口干渴,患部赤而热痛,多因火烤日晒或饮酒、过食锐热性之品而加重,尿黄,脉细数。寒性则表现为患部冷痒感,阴雨天或遇寒受潮湿而加重,尿白,脉迟弱。

    3 治疗方法

    以调理三根,扶胃火,燥黄水,润皮肤为总则。药物宜以口服15味云凤丸或水银18味丸、文冠木10味汤为主。热性皮肤黄水病以清热燥黄水为原则,药物用水银18味丸与文冠木4味汤交替服用。寒性则以祛寒燥黄水为原则,药物用15味云凤丸与当玛一5味散或补益扫吉德丸交替服用,4 典型病例

    患者希某某,男,55岁,于1993年10月26日住内蒙古医学院一附院蒙医治疗。该患者于6年前因长期在潮湿环境而引起头、面、颈部出现皮疹,逐渐蔓延至前胸后背腰部、上肢外侧等处,并奇痒,搔抓后流血性黄水,后结痂,反复发作,阴雨天及受潮湿遇寒而病情加重,经常口服西药治疗而疗效不明显。可见黄红色皮疹,结痂,上覆油性鳞屑,并上肢伸侧、腰背部皮肤轻度粗糙,抓痕。尿白,脉缓弱。病理检查报告:慢性脂溢性皮炎。临床辨证:属机体三根失调,巴达干、赫依增盛而生寒,寒胜折火,不能温煦七素以助其正常生化功能,则血液之生成受遏,而黄水激增所致。诊断为“皮肤寒性黄水病”。治疗以祛寒,扶胃火、燥黄水,润皮肤为原则,药物燥黄水、润皮肤以水银18味丸与文冠木10味汤及4味汤为主,祛寒,扶胃火用当玛一5味散与补益扫吉德交替服用,连服2个月患者皮疹完全消失,随访至今,病情仍未复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