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下丘脑-垂体疾病 > 骨质疏松症
编号:10338093
骨质疏松应“综合治理”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17日 健康报
     由北京协和医院孟迅吾教授牵头,该院内分泌科、妇产科和放射科等科室组成的研究组,历时15年完成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从流行病学、遗传学、病理生理、诊断及防治等方面入手,对骨质疏松症进行了全方位研究,“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日前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研,在国内首次得出北京市年龄标化的髋部骨折发生率女性为88/10万,男性为97/10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跨国家研究项目中惟一被纳入的我国大陆资料。课题组成员在我国大陆首先揭示了调节骨代谢的主要激素受体维生素D受体、降钙素受体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中西方之间的种族差异,这些发现填补了世界上该领域中国汉族人群资料的空白,并为进一步阐明中国人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基础提供了理论和分子生物学依据。他们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绝经后骨丢失按绝经时间分为快速丢失、稳定和再丢失三阶段,并证实了雌激素对妇女骨健康的重要影响。研究组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首次证明PTH可使骨小梁宽度增加,亦能增加骨的强度,改善骨骼质量,开创性地提出PTH可能会降低骨折的危险性,为PTH治疗作用机制促进骨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组成员10多年来相继采用单光子、单能X线、双能X线、计算机层面扫描定量和胫骨超声速率等5种方法测定患者骨密度,实现了早期发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以及预测骨折危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