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86950
长白山中草药按规范化标准种植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23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记者 马扬 来源:新华网长春 2003-06-18 消息

    家住长白山脚下、种了半辈子人参的75岁老人陈红早这两年成了远近闻名的“红人”,前来登门求教的药农、专家络绎不绝。原来,陈红早自创的“家参野生状态种植法”为他带来了丰厚利润,被当地人争相效仿,也成了科研人员研究家参成份标准、指导种植的一个重要参考。

    “前些年为了求产量,当地一些参农毁林种参,广施农药,人参种得像萝卜一样多,药效却越来越差。国家实行中药规范化种植标准后,不合质量标准的不收了,质量成了首件大事,我种的这人参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陈红早说。

    老人所说的“中药规范化种植标准”就是中国去年开始实行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长期以来,中国中药材生产过程因缺乏管理始终处于无序状态。正如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严仲铠研究员所言,为追求经济效益,一些药材采收期被人为缩短,采收季节被改变,栽种地也被南北串换,这些都违反了药材生长的客观规律。加之评判标准没有科学数据衡量控制,因此造成了某些中药产品“今天用起来很有效,明天也许就会失效”。中药材是中药制药工业的原料和基础。专家指出,中国的中药要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必须与国际接轨,实现中药现代化。这首先是研究与开发的现代化,需要建立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及现代化剂型。为此,GAP对中药材的产地环境生态、种质、栽培、饲养与管理、采收、包装和加工运输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北药基地”的吉林省也与四川等8个省市一起,开展了大规模的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

    占地9万平方公里的长白山四季分明,素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之称,并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网络。长白山药用动植物资源种类多,蕴藏量大,与四川、云南并称“中国三大中药宝库”。长白山生态环境良好,所产中药质量优良。其中人参、鹿茸、刺五加、关龙胆、北细辛等品质独特,产量居全国之首,并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吉林省已按GAP要求建立了建立了人参、梅花鹿、林蛙等11个中药材无公害规范化示范基地,建立了中药材种养殖技术、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和中药质量检测等五个研究室,实施了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检测、西药开发等一系列重大研发项目。

    经检测,目前各基地生产出的中药材的安全性、药效性均符合要求标准,产品供不应求。

    不过,吉林省中药办公室赵大庆博士也指出,当前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仍受一些关键共性技术制约,如适用于无公害药材生产的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数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优良品种短缺,种质资源基础薄弱等等。他说:“这就要求建设GAP所依托的应是专家群而不是某个专家。中药材GAP涉及到资源学、农学、中药学、环境科学、地质学、气象学、化工、信息、管理等多学科,要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必须依靠专家组成员,共同合作,技术才有保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