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妇科
编号:10333914
蔡小荪治疗妇科痼疾验方拾萃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1日 清阳客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0085)

    原载于《江苏中医》1996年第1期

    上海蔡氏妇科传至吾师蔡小荪已七代。先生悬壶执著50余载,学验俱丰。临证治疗妇科痼疾,擅用验方,每获卓效。吾幸列门墙,亲聆教诲,获益匪浅。兹将其验方数则整理如下。

    1 癥瘕积聚 消癥散结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常见沉疴、难疗之疾,属祖国医学癥瘕范畴。因其为病多由渐而甚,年久病深,故张锡纯曾有“治癥瘕者,十中难愈二三”之说。历代妇科医籍中均有较详细记载。《灵枢·水胀篇》已提出:“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蔡师认为,子宫肌瘤的成因,不外六淫之邪乘经产之虚而侵袭胞宫、胞络,有因多产房劳、产后积血、七情所伤等,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冲任损伤,以致气滞血瘀,血结胞宫,积久而成。蔡师拟消坚汤为治疗子宫肌瘤经验方,运用于临床数十年,效果颇佳。
, 百拇医药
    消坚汤:桂枝5g,赤芍10g,丹皮10g,茯苓12g,桃仁泥10g,三棱10g,莪术10g,鬼箭羽20g,水蛭5g,夏枯草12g,海藻10g。方以桂枝茯苓丸为主,桂枝辛散温通;丹皮、赤芍破瘀结,行血中瘀滞;茯苓渗湿下行;三棱、莪术逐瘀通经消积;鬼箭羽既有破瘀散结之功,又有疗崩止血之效;水蛭破血消癥,《神农本草经》曰其:“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癥积聚,利水道。”全方具有消癥散结的功效。子宫肌瘤之部份患者往往经量偏多或妄行,该方应在经净后服,3个月为1疗程。此外临诊时应结合患者素体强弱、病邪轻重,随症加减。早期患者一般体质较盛,宜攻为主。后期因长期出血,导致气血两亏,则可加扶正化瘀的药物,如党参、黄芪、黄精等,不宜急于求成。更年期前后患有子宫肌瘤者,应断其经水,促使肌瘤自消。蔡师每选用苦参、寒水石、夏枯草平肝清热,消瘤防癌。

    例1. 王×,女,35岁,已婚。1992年12月10日初诊。

    患者年前妇科普查发现子宫肌瘤,B超提示子宫肌瘤4.3×7.8×6.4cm,经潮超前而至,行则量偏多、色暗有块,经前乳胀。因惧手术而求中医治疗。脉细弦,舌苔薄,边有紫点。乃宿瘀内结。治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方以消坚汤加党参、黄芪,调治半年。1993年6月B超复查提示:宫内光点分布均匀,未见实质性或液性暗区,经量正常。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 http://www.100md.com
    2 痰湿闭经 益肾消脂

    痰湿闭经是闭经中常见的一种证型。其特点为闭经后形体肥胖或肥胖后形成闭经。治疗上有其一定的难度,颇为棘手。中医学对肥胖致闭经论述较多,如《女科切要》云:“肥人经闭必是痰湿与脂膜窒塞之故。”《丹溪心法·妇人八十八》谓:“躯脂满,经闭者,以导痰汤加黄连、川芎。”其病因病机多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蔡师认为,肾阳虚是形成痰湿闭经主要因素。盖肾阳者,职司气化、主前后二阴,有调节水液的作用。阳虚气化不利,水液失调,停聚而致痰湿,痰湿内塞,闭塞子宫,胞脉不通致闭。此外,脾虚运化失职,水谷不能化生精血而生痰脂,湿聚脂凝,脉络受阻,胞脉闭塞,逐成闭经。蔡师指出,痰湿闭经,临诊辨治要点有二:一是多见于体质肥硕或素体痰湿之妇人,二是必兼有痰湿为患的证候。如咳嗽痰多,胸脘腹满,浑身倦怠,苔白腻,脉滑。拟健脾益肾消脂汤为治疗痰湿闭经的经验方,临床运用随证加减变通,每应手取效。

    健脾益肾消脂汤:炒当归10g,大生地10g,白芍10g,川芎6g,仙灵脾12g,巴戟肉12g,仙茅10g,石菖蒲5g,白芥子3g,生山楂20g,云茯苓12g,炒白术10g,怀牛膝10g。方以四物汤养血活血,化瘀调经;怀牛膝引血下行;仙茅、仙灵脾、巴戟肉温肾助阳,补命门火而兴阳道;茯苓、白术健脾燥湿化痰消脂;石菖蒲祛痰开窍;白芥子辛散利气、温通祛痰;生山楂消食化积,据药理分析有降低胆固醇之功效。全方具有健脾益肾、化痰消脂调经的功效。脂消胞脉通畅,经水自行。
, http://www.100md.com
    例2. 吴×,女,28岁,已婚。1993年5月27日初诊。

    患者14岁初潮,多后期而至,量尚可。婚后足月顺产1胎,此后逐渐肥胖。2年来体重增加25kg,经量逐减至闭。现闭经已8个月,屡服中西药未效。面目虚浮,胸闷脘胀,喉间有痰,性欲淡漠,腰膝酸软。脉细滑,苔白腻。妇科检查:子宫偏小,基础体温测定为单相。证属脾肾不足,脂膜塞阻,胞脉闭塞,症势纠缠,图功非易。拟健脾益肾消脂汤加减,20余剂后,经水来潮,色淡红、量不多,3天净。症见好转。再服此方加指迷茯苓丸,40天后经量增多,喉间痰爽,体重亦减,基础体温出现双相欠典型。随访半年,经期已准,顽症告愈。

    3 盆腔瘀热 清瘀解毒

    急慢性盆腔炎均以少腹坠胀疼痛、腰酸、赤白带下为主症。急性盆腔炎往往伴有发热。祖国医学古籍中虽无专论,但其症状和治疗散见于“癥瘕”、“痛经”、“带下”等证中。现代医学将女性生殖器官炎症,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统称为盆腔炎。蔡师认为:急性盆腔炎多由产后或经期湿热之邪乘虚而入胞宫,湿热与气血相搏而成。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治疗不当延误而致,其病机均为湿热邪毒壅结下焦而成。临证当宜清热利湿、解毒祛瘀为大法,以蔡氏清热化湿汤随症加减,每获良效。
, http://www.100md.com
    清热化湿汤:云茯苓12g,赤芍10g,丹皮12g,川桂枝3g,败酱草30g,红藤20g,鸭跖草20g,金铃子10g,延胡索10g,柴胡5g,怀牛膝10g。方中桂枝温通辛散洁血;赤芍、丹皮、延胡索凉血活血,行瘀止痛;重用红藤、败酱草、鸭跖草清热解毒,破血消痈;柴胡、金铃子疏肝理气,杀虫抑菌;怀牛龋恤下行。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利湿消肿之功效。蔡师临证运用此方时有变通,兼有炎性肿块者加桃仁泥、皂角刺、海藻;赤白带下者加椿根皮、鸡冠花。综观上述方药及变通诸法,充分体现了蔡老师古而不泥古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例3. 张×,女,37岁,已婚。1992年10月5日初诊。

    少腹两侧隐痛2年,曾在外院诊断为右侧附件炎性肿块,屡经治疗,腹痛时轻时重。近半年来腹痛坠胀加重,月经量减少,带下色黄气秽,口渴便坚。B超子宫右侧见40×27mm低回声区,边缘不规则,提示右侧附件炎性包块。脉细弦,舌苔薄微黄,舌质偏暗。此乃瘀热内壅。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以清热化湿汤加皂角刺10g,石见穿10g。治疗3个月,腹痛逐日减轻,B超复查附件包块消失,半年后再次随访未见复发。, http://www.100md.com(周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