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药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近几年,陕西省医药产业一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高于全国15%的水平,让人感到振奋与鼓舞。杨森、利君等已成为该省优势企业的代名词。优势品种如利君沙、达克宁、吗丁啉、金花转移因子、步长脑心通、维奥欣等10余个单品种年产值均突破亿元;平消片、绞股蓝、胸腺肽等一批品种销量在1000万元以上。一些优势原料药,如盐酸四环素、甲苯咪唑、苯硫咪唑等在世界市场上也占有一定份额。医药产业是该省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优势产业。
目前,该省医药产业已基本上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全省现有药品生产企业283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6家,药品研究机构120余家。全省目前生产的药品达2235个品种,有近5000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和5500个医院制剂生产批准文号。可以说,该省医药产业正处于繁荣阶段。然而,在该省医药产业繁荣的背后,诸多困扰发展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所以必须居安思危。
首先,制药企业整体水平不高,发展参差不齐,多、小、散、乱的现象比较突出。医药产业是以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为特征的产业。规模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该省制药企业有283家,但产值过亿元的仅有7家,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也只有20家,其余的181家企业平均产值仅约200万元。该省药品企业数量比黑龙江省多60家,但产值只有其一半。过小的经营规模导致许多问题: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新品研发和品牌打造乏力,效益水平低下;多数小企业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管理水平低,布局分散。由于资金制约,目前全省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只有75家,仅占企业总数的27.7%。
, 百拇医药
其次,新产品开发乏力,产业发展缺乏后劲。多年来该省在新品研发上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该省医药企业新药研发的投入平均不到销售收入的0.5%,全省每年新药研发费用不到4000万元。长期的投入不足,致使该省医药研究水平整体偏低。这主要表现在:自主产权的新品数量偏少。“九五”期间,我国医药企业与科研单位共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108个,而该省却没有1个;新药技术水平不高。该省药品已获得的国家新药批准文号,多是以改变剂型或仿制为主,技术创新的很少;品种重复与老化严重。该省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相应的制剂品种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品,单品种年销售上亿元的6个品种上市均超过5年,其中利君集团的利君沙上市已达9年,远远超过了一般产品的市场周期,急需有力度的后续产品。单品种年销售过千万仅40个,大部分上市超过3年。有些产品如庆大霉素、扑热息痛、甲硝唑等制剂重复生产十分严重。单一个氟派酸胶囊该省就有近50家企业生产。
再次,医药产口进出口结构不合理,中药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该省近年来医药产业的进出口情况看,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进出口模式。即以出口附加值较低、污染较重的化学原料药及常规手术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为主,价格昂贵的制剂及大型、高档医疗设备依赖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低。省内医药企业普遍在国际市场开发方面缺乏力度,信息渠道不畅,对国际市场信息反应迟缓,特别是缺乏联合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与机制。中药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较弱,普遍存在产业化程度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深加工和精提炼程度不够等问题。且不注重产品包装,使得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六味地黄丸,产品售价只有美国同样产品的1/5。作为六味地黄丸的发源地,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要破解这些难题则需要多方面探索与实践。
, http://www.100md.com
1、搭建产权运做的平台。该省医药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全行业的整合与资源结构的调整,搭建一个产权运作平台,以实现资源的重新整合与优化配置。因此,适应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步伐,组建陕西医药集团,形成联合舰队,以规模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和促进整体发展,已成为全系统的当务之急。
2、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调整优化产权结构,是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龙头企业之一的利君集团为例。利君集团是国有独资企业,持有利君股份公司48.51%的股权,是典型的一股独大。这种股权结构,很容易使利君股份沿袭传统国企体制的积弊与惰性,严重影响非国有股东的长期利益。利君股份虽然近年来经营业绩不错,但由于机制尚未真正转换,仍然停留在产品经营的层面。新疆德隆曾有意注资利君,却没能成功。利君高层明确表示,企业如果不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迟早会像某些没有彻底转制的国企一样,落入亏损企业行列,资源枯竭,难免“一死”。
3、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对利君沙、吗丁啉等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要加大扶持力度,千方百计予以保护,使其向国际名牌迈进。要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搞好老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研发,引导帮助企业形成重点名牌主导、老品改造和新品开发补充的产品发展格局。
4、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陕西医药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份额。走“发挥优势,仿创结合”的路子,把“造船出海”、“借船出海”和“买船出海”结合, http://www.100md.com
目前,该省医药产业已基本上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全省现有药品生产企业283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6家,药品研究机构120余家。全省目前生产的药品达2235个品种,有近5000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和5500个医院制剂生产批准文号。可以说,该省医药产业正处于繁荣阶段。然而,在该省医药产业繁荣的背后,诸多困扰发展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所以必须居安思危。
首先,制药企业整体水平不高,发展参差不齐,多、小、散、乱的现象比较突出。医药产业是以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为特征的产业。规模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该省制药企业有283家,但产值过亿元的仅有7家,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也只有20家,其余的181家企业平均产值仅约200万元。该省药品企业数量比黑龙江省多60家,但产值只有其一半。过小的经营规模导致许多问题: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新品研发和品牌打造乏力,效益水平低下;多数小企业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管理水平低,布局分散。由于资金制约,目前全省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只有75家,仅占企业总数的27.7%。
, 百拇医药
其次,新产品开发乏力,产业发展缺乏后劲。多年来该省在新品研发上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该省医药企业新药研发的投入平均不到销售收入的0.5%,全省每年新药研发费用不到4000万元。长期的投入不足,致使该省医药研究水平整体偏低。这主要表现在:自主产权的新品数量偏少。“九五”期间,我国医药企业与科研单位共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108个,而该省却没有1个;新药技术水平不高。该省药品已获得的国家新药批准文号,多是以改变剂型或仿制为主,技术创新的很少;品种重复与老化严重。该省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相应的制剂品种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品,单品种年销售上亿元的6个品种上市均超过5年,其中利君集团的利君沙上市已达9年,远远超过了一般产品的市场周期,急需有力度的后续产品。单品种年销售过千万仅40个,大部分上市超过3年。有些产品如庆大霉素、扑热息痛、甲硝唑等制剂重复生产十分严重。单一个氟派酸胶囊该省就有近50家企业生产。
再次,医药产口进出口结构不合理,中药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该省近年来医药产业的进出口情况看,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进出口模式。即以出口附加值较低、污染较重的化学原料药及常规手术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为主,价格昂贵的制剂及大型、高档医疗设备依赖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低。省内医药企业普遍在国际市场开发方面缺乏力度,信息渠道不畅,对国际市场信息反应迟缓,特别是缺乏联合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与机制。中药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较弱,普遍存在产业化程度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深加工和精提炼程度不够等问题。且不注重产品包装,使得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六味地黄丸,产品售价只有美国同样产品的1/5。作为六味地黄丸的发源地,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要破解这些难题则需要多方面探索与实践。
, http://www.100md.com
1、搭建产权运做的平台。该省医药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全行业的整合与资源结构的调整,搭建一个产权运作平台,以实现资源的重新整合与优化配置。因此,适应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步伐,组建陕西医药集团,形成联合舰队,以规模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和促进整体发展,已成为全系统的当务之急。
2、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调整优化产权结构,是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龙头企业之一的利君集团为例。利君集团是国有独资企业,持有利君股份公司48.51%的股权,是典型的一股独大。这种股权结构,很容易使利君股份沿袭传统国企体制的积弊与惰性,严重影响非国有股东的长期利益。利君股份虽然近年来经营业绩不错,但由于机制尚未真正转换,仍然停留在产品经营的层面。新疆德隆曾有意注资利君,却没能成功。利君高层明确表示,企业如果不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迟早会像某些没有彻底转制的国企一样,落入亏损企业行列,资源枯竭,难免“一死”。
3、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对利君沙、吗丁啉等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要加大扶持力度,千方百计予以保护,使其向国际名牌迈进。要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搞好老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研发,引导帮助企业形成重点名牌主导、老品改造和新品开发补充的产品发展格局。
4、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陕西医药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份额。走“发挥优势,仿创结合”的路子,把“造船出海”、“借船出海”和“买船出海”结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