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49413
死者还要在此待多久?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4日 中国青年报
     在山西省太原市铁路中心医院,太平间里长期停放着的14具尸体是医院的一大问题。这些尸体停留在冰柜里最长的已有10多年了,最短的也有一年多了。没有人知道,这些死者还要在这里等待多久,才能得到一个结论。

    医院分管后勤事务的陈晓武告诉笔者,这14具尸体中最早的一具是在1989年3月1日送来的,最晚的一具是2001年6月18日。这些年,尸体放在这里就没有人管了,所有的一切似乎“理所应当”成了医院的事。“你知道保存这些尸体花费有多高?100多万!作为一家医院,我们真的承受不了了。”

    钱只是一方面,14具尸体还引发了其他的事情。医院除了继续存放“老住户”以外还要暂时接纳那些新的亡者,而存放尸体的冰柜只有12个。怎么办?于是出现了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14具尸体不得不两个、甚至更多地合并在一起。

    这样的一番组合之后,终于空出了3个冰柜以接纳新的死者。平时还可以勉强应对,可一旦有点儿特殊情况,比如某一家的亲人要求延长几天尸体存放时间的话,就成了让陈晓武满头冒汗的棘手事情了。“有的时候,让人感觉在太平间的冰柜里放尸体比买头等舱飞机票还要难。这常常会引起死者家属对医院的愤怒。”
, 百拇医药
    为了核实这14具尸体的具体情况,医院曾抽调专人专车行程1000多公里进行调查:

    白某,太原市某中学学生,1989年3月1日在学校服毒自杀。其父认为学校有责任,一直在有关部门上访。

    田某之女,1991年11月在家自杀身亡,其母认为她的死亡为非正常死亡,于是拒绝火化尸体。

    吉某,太原铁路某公司职工,1995年7月在工作中遇难。其家属在与单位协商接班问题时出现分歧,其家人拒绝火化尸体。

    刘某,山西省某建筑公司民工,喝酒中毒死亡,1997年1月送入医院。家属与其所在单位未达成协议,故尸体至今没有得到处理。

    ……

    每年4月,太平间的制冷机总要维修一次。机器停止运转后,要经历漫长的15天修理期,在这期间,“老住户们”就成了一件麻烦事。
, 百拇医药
    看起来有点冷酷,可是又没有其他任何良策———14具尸体被包裹起来放在太平间里。常温下,尸体开始散发出强烈的刺激气味,甚至蔓延到附近的居民楼和街道上。

    已然有人意识到了来自身边的威胁。在太平间附近的居民楼上,你可以轻易地找到一面面悬挂在窗头的镜子,有大有小,有圆有方。有居民这样解释镜子的作用———“避邪”。

    “腐烂的尸体也是一种可怕的污染源和卫生死角,不及时处理迟早会出问题的。”医院副院长孙奉刚忧虑却也无可奈何。

    事实上,尸体腐烂之后流淌出的液体对机器的腐蚀也是致命的。“冰柜的铁皮由厚到薄接着出现斑驳的小孔。几乎都没有办法再维修了,别说什么制冷了,就是勉强维持低温都很困难。”陈晓武说。

    不争的事实是,从第一具尸体放进太原市铁路中心医院太平间的那天起,医院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为此,医院也曾不断向相关部门反映,材料送了不少,可问题却一直没解决。
, 百拇医药
    “陈尸问题”是个别现象吗?

    笔者走访了太原市的几个大医院,结果让人震惊。差不多每个医院都有类似的境遇。

    山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30多具,最早的一具尸体是在1988年送进该院的。

    太原市中心医院———7具,最早的一具尸体大约是在7年前放进太平间的。

    山西省人民医院———5具,最早的一具尸体是2001年6月6日送到医院的。

    ……

    显然,医院解决“陈尸问题”是件不易的事。

    按照国家和山西省的有关规定:尸体存放在太平间里超过7天医院就可以处理,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向公安机关申请。这样的要求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麻烦的出现。规定上虽然是这样注明的,但是,在现实中简单的事情却复杂化了。

    一般,某些有争议的事情致使尸体停放多年,比如:劳动纠纷、刑事案件、经济纠纷等等。在这些亡者家属眼里,尸体是惟一的证据或筹码,失去尸体意味着所有的希望将化为乌有。正因为这样,家属宁肯把尸体长年累月地放在医院里,也不愿意处理。而有关部门,由于诸多的原因或理由在处理陈尸问题上也并不积极,这样的后果直接导致医院成了各类纠纷和案件的“缓冲地带”。

    作为一个无辜的第三方,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有苦衷。有的抱怨经济上的沉重负担,有的对死者家属不负责的态度和做法表示愤慨。可是,除了抱怨和无奈,医院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