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老龄已列房颤相关因素之首 过去在我国人群房颤病因中排在首位的风湿性瓣膜病已下降到第五位
本报讯 记者田晓青日前获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组织实施的中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调查发现,在我国,导致房颤相关因素的顺位已经发生变化,按单项统计,老龄现排列第一位(占58.1%),过去曾排列第一位的风湿性瓣膜病已下降至第五位(占23.9%)。导致房颤的其他因素还有:高血压(占40.3%)、冠心病(占34.8%)和心衰(占33.1%)。
据此项调查的牵头人、上海瑞金医院戚文航教授介绍,此次调查对分布在我国大陆内地(除外西藏)的40家医院,在1999-2001年3年内诊断为房颤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内容涉及房颤患者的年龄分布、房颤病因及相关因素、房颤类型及治疗现状等。调查共收集了10150份病历资料,其中9297份资料合格进入统计。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有关房颤的调查,其结果与国外资料基本一致。
戚教授说,在房颤类型中,阵发性房颤有3136例(33.7%)、持续性房颤1555例(16.72%)、持久性房颤4606例(49.45%)。房颤患者中2/3有心房增大,1/3有射血分数降低。
在治疗方面,56.4%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控制节律治疗,18.2%用控制心室率的方法进行治疗;慢性房颤患者中82.8%接受心室率控制治疗。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试行复律治疗者不足1/2,其中31.1%复律者可维持稳定窦性心律。我国持续性房颤患者中采用复律治疗并稳定维持窦性心律者显著少于国外人群。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药物为胺碘酮,其次为普鲁帕酮、奎尼丁、索他洛尔等。
此次调查发现,房颤患者卒中的患病率为17.5%,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卒中的发生与性别、心房大小无显著相关,而与年龄、高血压、心衰及房颤类型密切相关。
与国外对房颤患者普遍采用抗凝治疗的情况不同,我国房颤患者虽有64.5%接受了抗血栓治疗,但其中大部分应用抗血小板治疗(57.86%),长期抗凝者仅6.64%。在抗血栓治疗组,卒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抗血栓组(P<0.001),提示抗血栓治疗对减少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具有重要意义。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二者比较,在降低房颤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戚教授特别提示,近年来,国外对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相继发表结果,均提示抗凝治疗作用显著优于抗血小板治疗。而此组调查结果与之不同,原因可能是此调查为回顾性病历分析,不同于临床试验中前瞻性、随机、双盲入选病例的比较。因此,其结果不宜类比,也不应误认为抗血小板与抗凝对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作用相同。, 百拇医药
据此项调查的牵头人、上海瑞金医院戚文航教授介绍,此次调查对分布在我国大陆内地(除外西藏)的40家医院,在1999-2001年3年内诊断为房颤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内容涉及房颤患者的年龄分布、房颤病因及相关因素、房颤类型及治疗现状等。调查共收集了10150份病历资料,其中9297份资料合格进入统计。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有关房颤的调查,其结果与国外资料基本一致。
戚教授说,在房颤类型中,阵发性房颤有3136例(33.7%)、持续性房颤1555例(16.72%)、持久性房颤4606例(49.45%)。房颤患者中2/3有心房增大,1/3有射血分数降低。
在治疗方面,56.4%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控制节律治疗,18.2%用控制心室率的方法进行治疗;慢性房颤患者中82.8%接受心室率控制治疗。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试行复律治疗者不足1/2,其中31.1%复律者可维持稳定窦性心律。我国持续性房颤患者中采用复律治疗并稳定维持窦性心律者显著少于国外人群。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药物为胺碘酮,其次为普鲁帕酮、奎尼丁、索他洛尔等。
此次调查发现,房颤患者卒中的患病率为17.5%,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卒中的发生与性别、心房大小无显著相关,而与年龄、高血压、心衰及房颤类型密切相关。
与国外对房颤患者普遍采用抗凝治疗的情况不同,我国房颤患者虽有64.5%接受了抗血栓治疗,但其中大部分应用抗血小板治疗(57.86%),长期抗凝者仅6.64%。在抗血栓治疗组,卒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抗血栓组(P<0.001),提示抗血栓治疗对减少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具有重要意义。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二者比较,在降低房颤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戚教授特别提示,近年来,国外对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相继发表结果,均提示抗凝治疗作用显著优于抗血小板治疗。而此组调查结果与之不同,原因可能是此调查为回顾性病历分析,不同于临床试验中前瞻性、随机、双盲入选病例的比较。因此,其结果不宜类比,也不应误认为抗血小板与抗凝对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作用相同。,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