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信息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 非典型性肺炎 > 特别报道
编号:10189309
申请抗非典专利需注意的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8日 国医网
     截至6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了非典专利申请183件。这些申请涉及的技术领域比较广,其中中药27件,西药23件,防护用品34件,公共卫生用品34件,医疗器械19件,检测试剂及疫苗23件,其他类型包括外观申请共23件。

    大致梳理这些有关非典专利申请,可以看出如下一些特点:

    首先,在所有专利申请人中,个人占了71%,而科研院校和企业单位合起来才29%。一般来讲,由于个人与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利益具有更加直接的关系,所以接受市场经济新观念和新意识的速度较快,对专利制度的反应,也比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更加迅速。

    其次,从申请专利的种类看,发明专利申请占56%,实用新型占40%,而外观设计申请仅占4%,说明抗非典的智力成果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创新,多数适合且只能通过发明专利给予保护,例如各种药品及试剂,其开发周期较长,需要保护的市场寿命也较长。部分技术方面的改进,如公共卫生用品和防护用品,因开发周期和市场寿命较短,可充分利用实用新型这种简单易行的保护形式。申请外观设计的占极少数,说明抗非典的产品重在应急,还顾不上对其包装的形状、图案和色彩的设计。
, http://www.100md.com
    再者,在抗非典药品专利申请中,中药、西药和生物制品分别占15%、13%和13%,说明面对非典这种人类健康的大敌,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一方面坚持中西医并举的方针,又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技术战胜非典。

    面对抗非典科技攻关如火如荼和专利申请与日俱增的大好局面,发明人和申请人在申请专利时务必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应注意专利申请的时机,既要争分夺秒抢先机,又要注意技术的初步完善程度。

    这就是说,发明初步完成后应及时申请专利,避免被别人抢先申请而使发明丧失新颖性。同时要有足够的试验数据证明发明效果,以满足专利审查所要求的实用性、创造性和充分公开的条件。否则,仅仅测定了病毒的DNA序列,或者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某药品能够用于防治非典,就急于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很可能满足不了申请要求而不被批准。况且,鉴于先申请专利制度的基本原则,这样的缺陷在申请日以后往往不能补正,其结果可能白白地为别人提供了技术信息。
, 百拇医药
    第二,应注意专利申请的新颖性。

    不要重复申请已经公开报道过的“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也不要在申请之前公开使用独立开发的新技术。要按照我国专利法的要求,当发明初步完成并经检索确认后,要先申请专利。如果发明的新技术急需使用,也应在有保密协议的范围内非公开地使用,不要泄露其技术内容,以免丧失该专利申请的新颖性。

    第三,应注意合理概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

    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作为专利审查和侵权判断依据的法律性文件,即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应对发明作出合理的概括,以避免别人的变相侵权。如果要使专利较宽的保护范围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应在说明书中公开足够的技术情报,尤其要以足够数量的实施例和具体试验数据的方式,公开发明所能覆盖的范围和效果。如果忽视这一点,就可能仅获得相对较窄的保护范围,在未来行使权利遇到法律纠纷时,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条件允许,委托有经验的专利代理人办理申请最好。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