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90795
杭城医院虚高药价雷打不动 缘起最高限价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15日 市场报
     60片一瓶的胃复春片在医院卖24.5元,药店只卖17.5元;速效救心丸和云南白药胶囊在医院的价格分别为19.2元和17.3元,在药店却只卖13.8元和13.5元。为什么医院和药店的药价差别这么大,只因为医院执行的是一种政府制定的价格———最高限价。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发现,最高限价令已颁布了近三年,杭城药店的药价降了又降,但杭城各大医院的药价仍然雷打不动。最高限价成了医院维持高药价的借口和一道牢不可破的药价坚冰。

    药品最高限价的由来

    药品最高限价确切地说应称为限定的药品最高零售价。2001年,国家物价局对8000数量1800品种的药品包括92种甲类西药、107种乙类西药以及200种乙类药品作了最高零售价的限定,也就是说,医院销售保济丸、强力枇杷露等列入上述品种的有关药品,只要不超过规定的最高零售限价,当视为合理。浙江省物价局根据省内的实际情况,又在国家物价局的基础上,增补了100多项药品品名,制定了浙江省的药品最高限价。
, 百拇医药
    市场竞争呼唤降低药价

    药品最高限价制定了三年,杭城各大医院和药店按此标准执行了三年。但是,由于规模化经营,生产和销售成本降低,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这几年杭城的药店为了争夺市场不断降低药品零售价,大多数药店的药品价格都下调了一个档次。而与此同时,杭城医院的药价仍然十分坚挺。

    退休职工林老伯到杭州某定点医院看病,配了2瓶7粒装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瓶价格为49元,共98元。当他跑到小区一家平价药房一咨询,发现同样的药,那里仅卖38元,原来该药品的最高限价就是49元。老百姓药店的盐酸二甲双胍片只需3元多,而医院的却买7.8元,高出了一倍多。

    今年浙江省物价局进行的几次检查也表明,医院普通药品的药价基本维持在前几年管理部门定的“最高限价”上。医院摆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姿态,并没有对市场上的药品降价呼声做出反应。

    药价坚冰事出有因
, 百拇医药
    因为有了最高零售价的限定,反而不能使医院的药价下降,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这其中暴露了不少问题。首先是价格评估审定机制不健全。药价由行业协会提出,专家组审定,主管部门批准,这种定价人既是药品价格的制定者,又是药品价格执行的监督者,“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易于产生定价的“一面倒”,也就是说定的药价就不低。最高限价的执行期太长,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以至于市场情况早变了,却还在执行前几年的药价。医院体制也给药价虚高开了绿灯。目前的医院都是政府办的,尤其杭州还没有民营医院,医院与医院之间缺少竞争,为了增加收入,医院当然不会主动去降低药品的价格。

    打破坚冰为时不远

    记者日前从浙江省物价局收费管理处了解到,主管部门已看到了最高限价的弊端,对“最高限价”规定也在采取相关措施。

    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对药品由原来明价的最高限额逐步调整为差率限制,该措施不久将出台。

    省政府医药卫生改革工作组着手改革医院体制,鼓励发展民营医院,给医院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医院适当下调药品的价格。

    杭州市卫生局也提出要切实降低药品价格,还利于民。杭州市卫生局已出台7条措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继续对市级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进一步加大让利幅度,减轻病人医疗负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