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科技巡行
编号:10225976
稻种直播,千年水稻种植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12日 人民网
     人民网合肥8月12日电 记者何聪报道:千年水稻种植模式发生变化,一种不要翻地、整田、育秧、插秧并且早稻、晚稻兼用的水稻新品种在安徽芜湖问世。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共同培育的这一新品种,日前通过专家评审,开始推广。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 一千多年来,水稻种植一直沿袭翻地、做田、育秧、插秧等模式,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双季稻区,“双抢”时,稻农顶着烈日,面朝黄泥背朝天,极为辛苦。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花大力气解决水稻轻型种植问题,插秧机的应用、抛秧技术的引进等等,减轻了稻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耕耘、播种程序多,劳动强度大。

    上世纪90年代初,安徽省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发明了早稻直播技术,即直接把稻种撒进农田,不必进行育秧、分秧、插秧。但该技术迟迟不能应用于晚稻,原因是早稻收获时会有一定量的谷物脱落到大田中,在直播稻田中,早季脱落的谷粒会长成晚稻的杂草,严重影响水稻品种的商品性。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就此课题展开合作,用离子束诱变技术选育“早晚兼用、双季直播”水稻新品种。新品种要达到满足耐春寒、生育期适中、休眠期短、非光温敏感型、米质优等一系列要求。这一科研项目还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攻关项目。经过7年多时间13个种植季节的选育,育成代号为1139-3的水稻新品系。经芜湖县两千亩双季直播三年五季生产示范,单季均产在500公斤左右,米质达到部颁一级米标准。2003年7月14日,芜湖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其早季成熟稻谷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亩产超过500公斤。

    7月24日,安徽农委组织全省各地负责水稻生产的专家、领导,在芜湖市南陵县九连乡举行双季稻生产现场会,在刚刚下过雷暴雨的水稻田里,四位农民身背小型播种机在田里轻松地播种。刚萌动的种子随着播种机弯管的气流,经喇叭型喷嘴均匀地喷射到田里,十几分种时间就完成了两亩地晚稻的播种任务。

    这种“早晚兼用”型水稻新品系“双季直播”技术,是水稻种植技术的重大革新。据课题负责人程太平介绍:这种技术不仅减轻了稻农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效益。几年推广种植表明,采用1139-3水稻新品系双季直播,早晚两季亩产值在1100元左右,获利700元,配以机械化收割,一个稻农可耕作50亩。特别是该品种使用的全新耕作方式,为水稻生产工厂化、机械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