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基础 > 信息
编号:10322600
【诊余漫谈】 乙型肝炎的中医论治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18日 新浪网
     乙型肝炎的中医论治

    中医认为乙型肝炎是感受湿热疫毒,伤肝犯脾而起。因此清热解毒利湿之法,不仅用于急性肝炎,也适用于慢性肝炎。所不同者,慢性肝炎乃部分患者因起病隐匿而失治,或急性肝炎治不及时和治不如法,迁延而来。虽同有湿热疫毒,论治时应辨清湿热疫毒的轻重浅深,热重湿轻,当清热为主、利湿为佐;湿重热轻,应利湿为主、清热为辅;湿热并重两解之。若湿与寒合者,又当温化寒湿或化湿助阳,临证总宜清通灵活,以运筹变化。然而清热解毒药物性多寒凉,使用不可过剂,以防苦寒伤阳,或化燥伤阴,而伤脾败胃。

    乙肝病位在肝,但与其他脏腑又紧密相连。《临症指南·叶天士》云:“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以得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虽变化多端,以肝病传脾为常见。因肝主疏泄而为藏血之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畅升发的生理功能,这种功能与肝气“喜条达”的性质分不开的,肝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精神活动和消化功能。只有在疏泄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才能气血调和,精神舒畅。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就会引起情志方面的异常变化,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等变化。而肝失疏泄,则脾土升降失常,脾为气机升降之枢,脾土壅遏,亦影响肝气的疏泄。肝疏泄失常、气机郁滞、气滞不行、瘀血由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健全,则气血充足,肝体得养;脾运化无权,则气血不足,肝失所养。且“精血互生”、“肝肾同源”,肝病日久,穷必伤肾。故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所以调肝实脾这一原则,在乙肝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百拇医药
    叶天士说:“新病在经、久病入络。”肝的疏泄失常、气机郁滞不畅、气郁日久、由气及血、气滞不行、脉络瘀阻。瘀血的病理表现,广泛存在乙肝各个阶段,同时也影响着乙肝的发展、变化和转归。从临床各型辨证看,单纯血瘀较少见,多与气滞与气虚并存。因此活血化瘀当与疏肝相结合,以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久病多虚,当培元固本。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故肾水与肝木、荣则俱荣,枯则俱枯,故补益肝肾,调整脏腑功能,乃固本之途,乙型肝炎虽久病多虚,大多虚实相兼,与纯虚有别。

    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大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有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并未发病,通过检查发现HBsAg阴性而出现了抗体,说明“正气存内”。大部分乙肝患者是通过体检才发现,什么时候患的病不清楚,说明病毒早已侵入并损害人体,更多的患者有明显的症状,肝功能损伤、经久不能恢复,说明正气已虚。故治疗应扶正祛邪。

    在选方用药上须掌握好尺度,清热不宜过寒,祛湿不宜过燥,利湿不宜伤阴,养阴不宜助湿,疏肝不宜耗气,健脾不宜壅滞,化瘀不宜过峻。补肾分别阴阳,补阴不过于滞腻,补阳不过于刚燥,尤须补中透邪,务必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敛邪之目的,方收邪祛正安之功。, 百拇医药(长沙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