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54022
国内短信呈几何级数增长 短信渐成“第五媒体”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22日 中新社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不到十分钟,中国几十万手机用户就已经通过门户网站——新浪网发送短消息的方式获知了这一重大新闻。此举再次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随之引爆了一场“第五媒体”的革命。

    诞生于一九九二年英国的短信息,短短十年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它冲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使受众随时随地掌握“第一时间”新闻,被称为四类媒体之外的“第五媒体”。

    在中国,短信业务自二000年开始火爆增长,几乎呈几何级数。根据相关统计,二零零零年,中国短信量是十亿余条;二00一年是一百八十九亿条。二00二年全年达到爆炸性的九百亿条。以目前短信基本资费每条零点一元人民币(下同)来计算,去年九百亿条就意味着九十亿元的总收入,而这还没包括以短信方式下载更高资费的铃声、笑话、图像等增值业务的收入。分析人员由此预计,今年的中国短信增值服务市场将是一个月均超过十亿元、全年超过一百二十亿元的巨大市场。

    短信到底“香”在哪里?

    首先,短信息服务不需要申请,用户只需要按动几个键,做一些简单的设定,就可以享受这项服务;其次,手机短信息每发送一条仅零点一元,而且接收免费,与打和接都是每分钟零点四元的手机语音业务相比,可谓价廉,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渴望享受“手机单向收费”服务的心态;再次,种类繁多的短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定制服务,使每个行业、每个阶层的用户都可以自由挑选和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如收看股票行情、投注彩票、用短信息拜年等;最后,因为发送短消息不需要语音支持,可以随时随地(比如在会议上、旅途中和上班时发送,不会影响别人。

    今年春节中国最火的莫过于用手机短信拜大年,以至于大年三十晚出现了短信大“塞车”的现象,发送量超过七十亿条。

    据了解,以短信为主的非广告业务收入已经占到新浪网总收入的四成。业内人士认为,“第五媒体”的市场规模将是难以估量的巨大。

    人们对短信的需求已更多地体现为个性化、多元化,人们越来越喜欢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获取新闻信息,由此产生的市场商机可谓巨大。而这种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下隐藏的巨大市场,已经引得众多商家着力争先。

    面对第五媒体的崛起,新浪总裁汪延指出,目前以手机作为载体的第五媒体还只是初级阶段。如果将来手机上网变得更容易,“第五媒体”的地位将更加显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