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绍奇谈医
编号:10294033
绍奇谈医:许胤宗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08期
     新旧《唐书》都有关于许胤宗的记载,谓其“医术如神”。“神”在哪里呢?史书记有两条:

    柳太后病风不语,名医治皆不愈,脉亦沉而(口)噤。胤宗曰:“口不可下药,宜以汤气熏之,令药入腠理,周理即差”,乃造黄芪防风汤数十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其夜便得语。

    这是很有名的一例治验,江瓘《名医类按》、俞东扶《古今医案按》两书的第一案就是此案。后来蒋宝素据此而拟“第一黄风汤”作为中风的主方,王清任的黄芪赤风汤也似与之有关。

    另一条记载是:

    时关中多骨蒸疾。得之必死,递相传染,诸医无能疗者,胤宗每疗无不愈。骨蒸既“多”,又“递相传染”,不同于寻常肺疾,故“诸医无能疗者”,而胤宗“每疗无不愈”,可见誉其“医术如神”,洵非虚语。

    他的医疗水平既然这么高,于是便有人劝他著书以贻后世,却引发了许胤宗的一通议论:

    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可解,口莫能宣。且古人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夫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疾,不亦疏乎?假令一药偶然当病,复共他药味相合,君臣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脉之深趣,既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新《唐书》作:今人不善为脉,以情度病,多以物以幸有功,譬猎不知兔,广络原野,冀一人获之,术亦疏矣。一药偶得,它味相制,弗能专力,此难愈之验也。脉之妙处不可传,虚著方剂,终无益于世,此吾所以不著书也。)

    他的意思是:脉要精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非文字所可表达,而要识其病,知其源,又只有靠诊脉。脉的深趣既不可传,方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书就不如不写,免得害人。

    他所说的“脉之深趣”,今天恐怕不会有很多人理解了,中医的脉学,正在一天天地失去它昔日的光彩。不过,人间的任何学问和技能,总是可以通过努力学到的,脉学也一样。许胤宗在这个问题上过分胶着,故其术不传,如果史书上不留下一点记载,那么就连他的名字也不大会有人知道的,这应该说是一件憾事。

    世事就是这么怪异,有的人身负绝学,却往往只有片言只语留下来;有的人不学无术,却动辄百万字、几百万字“著作等身”,留给后人的只是一堆堆文字垃圾。,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