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55871
“暴力崇拜”更趋低龄 3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4日 千龙新闻网
     14至16岁是“犯罪年龄”

    少年暴力倾向,令人触目惊心。从近几年我国少年犯罪的情况来看,也不难看出犯罪低龄化、在校学生团伙犯罪增多、暴力抢劫犯罪多、作案方式成人化、作案手段凶残化和科技化等特点。尤其是低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以至于专家们把14至16岁这个年龄段被称为“犯罪年龄”。

    “通过比较研究,当前青少年暴力犯罪在年龄构成、群体特征、行为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趋势。”8月31日,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胡钢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说,几年前,青少年犯罪的平均年龄还在17岁以上,而现在青少年犯罪的平均年龄却已经低于16岁了。

    “在校学生犯罪人数增长迅速,这是其一。”胡钢详细介绍说,这主要是一些地方,学校、社区和家长对学生疏于管理。而青少年又属于社会不良风气的易感人群,在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提醒和指导的情况下,就有可能误入歧途,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近几年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团伙犯罪案件的比例高达2/3。胡钢介绍说,青少年具有比较强烈的寻求集体归属感的心理诉求,在学校中会很自然地形成各种“团体”,而某些团体是具有一定“攻击性”的。当这些“攻击性团体”中的少数提出“攻击性”意愿时,团体的其他成员就可能受趋同心理影响而加以附和行动,情况严重的就构成共同犯罪。

    “暴力抢劫犯罪比例居高不下,这是第二个主要特征。”有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的青少年犯罪中,抢劫案件占到55%,盗窃案件占28.5%,其他案件占16.5%。此外,青少年作案模式还具有周密化、凶残化、高科技化的特征。

    据胡钢介绍,青少年犯罪以往大多属于偶发型和冲动型。而近来,青少年抢劫案大多经过了事前的周密策划和细致分工,个别案例中甚至出现过“模拟演习”。一些青少年犯罪时根本不计后果,即使造成被害人伤残和死亡也毫不在乎。一些青少年刻意模仿某些电视、电影中过于渲染的犯罪情节作案。而个别青少年利用高科技手段,攻击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制作传播电脑病毒、破解他人银行帐号密码等以达到自我炫耀或者盗取财物的目的。

    “犯罪年龄大约是每四年就下降两岁。”胡钢说,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2001年,北京市对在押的267名未成年罪犯的年龄统计中显示,14岁犯罪的有41人,占15.4%;15岁犯罪的有78人,占29.2%;16岁犯罪的有116人,占43.4%;17岁犯罪的有29人,占10.9%。另一项来自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的最新统计显示,也反映出青少年犯罪年龄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98年至今,青少年作案平均年龄下降了2岁,由17.6周岁降为15.7周岁。

    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段被称为“易发犯罪的高危年龄”又称“犯罪年龄”,且“犯罪年龄”中出现的犯罪行为具有随意性、暴力倾向和不计后果等特点。,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