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医药新知
编号:10294396
我国创伤脓毒症研究有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8日 科技日报
     解放军304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姚咏明研究员在著名创、烧伤专家盛志勇院士的指导下,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前瞻性研究,系统观察并证明高迁移率族蛋白-1参与了创伤脓毒症发病过程,揭示了高迁移率族蛋白-1诱生的信号转导机制,采用高迁移率族蛋白-1抑制剂可显著减轻严重脓毒症动物的多器官损害并降低死亡率。这一研究为深化对脓毒症本质的认识及寻求有效防治途径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脓毒症是严重烧(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临床危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以往普遍认为,早期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等是引起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与组织损害的关键介质。但动物实验证实,以致死剂量的内毒素攻击小鼠,部分动物数天后才出现死亡,而此时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1水平早已恢复至正常范围,临床资料也证明,对脓毒症病人应用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说明还可能存在其它重要因子介导了脓毒症的致死效应。

    最近研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1可能作为新的潜在“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内毒素的发病过程。但其与严重烧(创)伤后脓毒症的本质联系、分子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尚不清楚。姚咏明以此为突破口,采用严重烧伤、腹腔感染和严重创伤后合并细菌感染等多种动物模型,同时结合临床病例,系统探讨了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严重烧(创)伤后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对其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严重烫伤和腹腔感染后6-24小时动物肝、肺及小肠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基因表达显著增多,且一直持续至伤后72小时。与之相似,烧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脓毒症时,肝、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亦明显增加,伤后6-12小时达峰值,至24小时仍维持于较高水平。检测46例严重烧、创伤病人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也显著增高,其中以并发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改变尤为明显。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都确凿证明,高迁移率族蛋白-1是介导创伤脓毒症和多器官损害的重要“晚期”致病因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脓毒症早期释放的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均可刺激高迁移率族蛋白-1合成,高迁移率族蛋白-1反过来又可延迟激活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引起早期致炎细胞因子水平再度增高,二者相互诱生、相互促进,从而使炎症反应不断放大、加重组织损害。

    进一步研究发现,严重感染后给予高迁移率族蛋白-1合成抑制剂、正丁酸钠治疗可有效降低肝、肺、肾及小肠等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基因的表达,显著改善肝、肾、心功能及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降低脓毒症动物伤后1-6天的死亡率。提示针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这一潜在“晚期”细胞因子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