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诊断 > 信息
编号:10295216
脑性眩晕分型辨治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14期
     脑性眩晕包括脑动脉硬化及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急性脑血管疾病、陈旧性脑梗塞、脑萎缩、颈椎病以及高血压脑病、癫痫等引起脑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的眩晕,属中枢性眩晕,以中老年居多。究其病因,《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头眩》谓:“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则归为“无虚不作眩”,揭示出风、痰、虚为该病成因之内涵。老年人精血虚衰于未病之先,痰瘀交阻于既病之后,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机要点。其中,本虚以肾精不足为主,气血亏虚次之;标实主要为肝风、痰浊、气滞、血瘀,而瘀血则贯穿该病的整个病程。辨证施治如下。

    肝阳上亢

    症见眩晕耳鸣,头痛而胀,每因情志变动则症状加剧,急燥易怒,面红目赤,少寐多梦,伴口苦、咽干、肢麻,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或滑数。治以平肝潜阳、养血柔肝,方选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化裁:怀牛膝、生龙牡、龟板、白芍、天冬、川楝子、茵陈、天麻、栀子、钩藤、黄芩、杜仲。

    痰浊中阻

    症见眩晕耳鸣,头重如裹,胸脘胀闷,恶心呕吐,纳食不香,乏力嗜睡,舌苔白腻,脉濡或滑。治以化痰祛湿、解郁止晕,方选温胆汤、半夏天麻白术汤化裁: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天麻、白术、白蒺藜、郁金、苡仁、木香。

    气血亏虚

    症见眩晕耳鸣,动则加剧,过劳则发,心悸少寐,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腹胀肢麻,唇甲少华,舌苔薄白,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或细弱。治以益气养血、通络止眩,方选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化裁:黄芪、白术、太子参、陈皮、当归、茯苓、龙眼肉、甘草、大枣、生姜、川芎、丹参、熟地。

    肾精不足

    症见眩晕头昏,乏力嗜睡,精神不振,腰膝酸困,齿摇发脱,心悸健忘。偏阻虚者伴五心烦热,便干溲黄,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偏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偏阴虚者治以滋养肝肾,方选左归丸、二至丸化裁:熟地、白芍、山药、枸杞子、山萸肉、菟丝子、鹿角胶、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当归。偏阳虚者治以温阳御风,方选真武汤、右归丸化裁:制附子、白术、茯苓、肉桂、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鹿角胶、熟地、天麻、大枣。

    瘀血阻络

    症见眩晕日久,常伴头痛,痛如针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耳聋脱发,或形体消瘦,或胸痛彻背、唇甲青紫,舌苔薄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或弦涩。治宜养血和血、化瘀通络,方选桃红四物汤、通窍活血汤化裁: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白芍、熟地、丹皮、大枣、白芷、吴茱萸、郁金、香附、泽兰、甘草。

    眩晕控制后,应针对其脏腑虚衰加强充养五脏等扶正治法,以资巩固。

    选药应养阴防滋腻,益气避壅滞,温阳慎香燥,清热酌苦寒,理气远香燥,祛瘀忌峻烈。药量不宜过大,避免加重胃肠负担,缓图为上。, http://www.100md.com(吴沛田)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眩晕(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