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经方临床运用的经验与体会
经方是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整理而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
实用价值。故千百年来仍然青春永驻。
面对疾病谱日益扩大的今天,如何用好经方,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是当代医
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我仅就我所知谈其中的一部分。
谈到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应该落实在一个“活”字上。所谓“活”,即灵活
之意,也是“熟能生巧”的意思。但首先要打好基础,老老实实的学习张仲景原
书、原文、原方,并正确理解书中的含义。不要在阴阳五行、引经报使、抗菌消
炎等问题上过多的揣摩。因为经方用的好不好,关键在于方证是否辩的准确。但
, 百拇医药
并不是以方套证或以证凑方这样简单。而应该是在充分理解原文含义的前提下,以八纲、六经为辨证的依据,以“方证相和”为切入点进行的运用。这里的“和”,有调和、整和,最终使之和谐之意(详酌为什么此证用此方,而此方却能治
此证)。
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运用,就会逐渐掌握仲圣辨证论治的法则。同时也
会悟出许多道理来。比如栀子豆豉汤、栀子甘草豆豉汤、枳实栀子豆豉汤、栀子
大黄汤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懊恼而短气为什么要加甘草?既然短气怎么不加
人参?换成人参能怎样?豆豉后下有必要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解答
的办法只有到书本上和实际中去找、去验证。这就涉及到“药证”。顾名思义,“药证”就是药物的适应证。这些黄煌老师早有专著论述,我就不在余墨。但我
, 百拇医药
主张研究药证,不但要在仲景方剂组合的启示下研究,更应把《神农本草经》以
及《千金》、《外台》、甚至是甄权《药性本草》做为参考书。因为这些医书去
古不远,可以看作经方药证的延续与补充。其中尤以《神农本草经》为重。
掌握药性是活用经方的必然前提。比如近代经方名家范文甫先生用四逆散加薤
白治疗下利,就是根据仲景原文悟出。用薤白治下利虽在《神农本草经》上没有
记载,但后世的李东垣在《用药法象》上曾有“治泄痢下重,下焦气滞”的论述。
我根据仲景原文和范老的经验,曾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厚朴七物汤治疗因表邪入
里导致恶寒腹满、发热下利、里急后重的患者。服后果然汗出痢减,三剂痊愈。
, 百拇医药
在此启示下又参照《本经》和朱弘三黄熟艾汤、薤白汤、地榆散等方方意。我常
以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栀子豆豉汤、栀子柏皮汤、干姜黄芩黄连汤等方据证化
裁,治疗各种下利、泄泻,疗效都高于后世治痢诸方。方中的豆豉、黄柏、枳实、黄连、黄芩、艾叶、石榴皮等都是汉唐之际治痢的要药。
再如葵子茯苓散原是《金匮要略》治疗妇人妊娠有水气而小便不利,起则头眩
的方子。我增大主“五癃”的冬葵子剂量,并配伍《本经》中“能化七十二种石”
的芒硝和主“癃闭”、“利小便”的要药滑石等(冬葵子30克 猪茯苓各30克
滑石20克 甘草10-15克 白芍30-50克 桂枝或肉桂10克 芒硝10克 黑
, 百拇医药
豆15克)用于泌尿系结石,有显著疗效。 本方的形成同时参照了民间秘方“排石
汤”,原方即六一散加黑豆。这些民间方虽然类似小品,但有时足以羽翼经方并弥
补经方的某些不足。
适当增减药量也是活用经方的一个方面。这些张仲景在原书中都有体现,如桂
枝汤加大桂枝的用量,所治就截然不同。究其之所以出现“核起而赤肿,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的原因是由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此时用桂枝汤调和
营卫显然已经力量不足。于是仲景加大温阳补卫、散寒平冲主“上气”的桂枝用
量后,就使解肌和营卫的桂枝汤变成了下气治奔豚的桂枝加桂汤了。于此可见药
, http://www.100md.com
量的增减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希望临床喜用大剂的同行们要笔前三思。
记得一位因冬季室内温度过高,加之情绪烦躁而造成的牛皮癣(神经性皮炎)
患者,我使用《千金》三黄汤加大凉血润燥的生地而治愈。还有一次,一位乳痈
的妇女因乳房发热红肿,以至呼吸牵制胸背疼痛 、冷汗淋漓。我用栝蒌薤白白
酒汤合栝蒌牡蛎散、桃核承气汤并加量主“乳痈发背”的栝蒌而取效。增减药量
有时也可以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来运用。如南京的叶橘泉教授曾经提出加大
枳实(壳)的用量可以治疗内脏下垂等疾病。我便根据叶老的提示,用桂枝枳实
生姜汤合四逆散或合用橘皮枳实生姜汤、大小建中汤等来治疗胃下垂的病人,一
, 百拇医药
般效果都很好。用《外台》茯苓饮加半夏也可以。还有一次用当归四逆汤治疗风
湿性关节炎,因加大木通的剂量而造成腰痛、尿少、呕吐等副作用,现在看来应
和木通苦寒败胃及木通甲素蓄积中毒有关。
通过加减药物来调整配伍关系是活用经方的一个普遍规律。仲景书中大多数方
剂都是调整后的结果。如桂枝加黄芪汤、加大黄汤、加附子汤、去芍药汤、桂枝
去芍加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越婢加术汤、加半夏汤等都属这种情况。
同时笔者认为更换药物还是以仲景原书中的药物进行加减为妥,或参照同时代
的《神农本草经》也可以。原则上尽量避免使用后世的一些药物。这是因为经方
, 百拇医药
的“药证”相对来讲更清楚一些,而且它们的配伍规律也容易掌握和使用。如生
姜、大枣、甘草这一组合,本身就具有健胃驱寒、益气生津的功效。配伍桂枝、芍药后不但加强了健胃生津、调和营卫的作用而且减少了过汗、伤津等副作用的
发生。因为如此仲景最大程度的使用了这组药物。其中如越婢汤、小柴胡汤、橘
皮竹茹汤、排脓汤、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小建中汤等许多方剂都是在此基础上
加味而成。其它如苓桂、苓术、姜附、芍甘、麻杏、姜味辛、芩连姜夏等组合也
属最佳配伍。
这样看来加减药物就不若合用经方更稳妥(当然合用之中也有药物的增减)。
, 百拇医药 而且重新整合后的新方,有时疗效更突出、主治范围更广泛。其实张仲景在病情
比较复杂或疾病误治、失治以后证情表现寒热互杂、表里相及等情况下,多用合
方进行治疗。原书中的柴胡桂枝汤、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二麻黄一
汤、厚朴七物汤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我在临床上也很喜欢用合方。比如曾以温
经散寒的抵挡乌头桂枝汤合用荡邪散结的大黄牡丹皮汤并加“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的吴茱萸治疗因寒热凝滞厥阴血分而造成的顽固性木疝患者,收到了
显著疗效。再比如我常用乌头汤合葛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肩周炎、颈椎病;
《千金》苇茎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慢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苇茎汤合排脓散、蒲灰
, http://www.100md.com
滑石散(或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炎及增生;橘皮枳实生姜汤合栝蒌牡蛎
散治疗食少、汗多、气滞造成的产妇乳少;升麻鳖甲汤合竹叶石膏汤、大黄附子
细辛汤治疗复发性口疮、龋齿、牙龈肿痛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橘皮竹茹汤合麦
门冬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妊娠恶阻、子烦、肿瘤放化疗后呃逆;桂枝去芍药
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枳术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面部浮肿及肝硬化腹水;猪膏
发煎合《千金》濡藏汤(大黄、猪膏、葛根)治疗肝硬化便血、萎缩性胃炎等都
有很好的疗效。这些方剂的合用、加减都是按照仲景辨证论治法则运用的。正如
冯世纶老师所言“一个高明的医生不一定必须使用仲景方剂,但相反不懂得仲景
, http://www.100md.com
学说的医生一定不是一个高明的医生”。
还有一个活用经方的办法,那就是改变给药途径。笔者根据历代本草著作和
民间医疗的经验,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其实除了丸散汤膏等内服剂型外,仲
景原书还记载了许多外治疗法,如雄黄熏法、头风摩散、蜜导煎法等。可见在当
时中药的剂型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到了今天,这些方法已经很少使用或干脆被视
为雕虫小技。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我希望大家都来挖掘、整理一些古典
医籍和散落民间的有效方剂。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单方、小方、验方和外治方。
其实中药外治有时疗效很好,尤其是一些外科病、皮肤病及五官九窍的疾病
, 百拇医药
效果更好。记得我的女儿未满月时整日哭泣,以至肚脐都突出很高。后来北京的
宋祚民老师告诉我用纱布裹紧肚腹,慢慢自然会好的。于是我根据《验方新编》
用鸡屎白敷脐治疗儿啼的记载和宋老的提示,取鸡屎白涂脐后使劲用纱布裹紧。
用后效果确实不错,只是大便有些偏稀。还有一位慢性腰腿痛的老人,用了很多
的药也不见效,反而造成见药就呕的后果。我初以针灸治疗,但效果一直不好。
后来根据大乌头煎温经散寒、除痹止痛的功效。用川乌头粉加一些蜂蜜调和后敷
于痛处(痛处有结节)并助以热敷。结果两天疼痛就减轻了。从此以后常用本方
外敷治疗一些寒湿阻滞性顽疾,如胃寒腹痛、阴疽、痔疮疼痛(合大黄硝石汤加
, 百拇医药
葱白)等。另外,用本方加大黄、生姜、黄酒共同捣烂,外敷治疗年深老伤有显
著疗效。
再比如根据生姜汁外涂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民间经验。把柏叶汤中干姜换成生姜
后,用白酒浸汁后外涂更好。其它如干姜半夏散塞鼻治鼻炎流涕失闻;文蛤散加
龙骨粉敷脐治疗自汗、盗汗;栀子柏皮汤治疗粉刺、酒渣鼻;栀子柏皮汤合栀子
干姜散浸水含服治疗口疮;茵陈蒿汤合矾石汤外洗治疗湿疹等都很有效。另外,笔
者平时制有“如圣散”一方,临床用于一些皮外科疾病如疖肿、疮疡、癣疥、湿疹
等疗效都很好。原方就是参照三黄泻心汤、甘草粉蜜汤(粉用轻粉)、矾石汤、蛇
, 百拇医药
床子散、文蛤散等方,再加一些煅石膏、青黛而成。
总之,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和活用经方,都要先把这些古代经验继承好。所谓
“医者意也”、“方者仿也”。其实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但并不
是说要“按图索骥”。这好比下棋一样,你经常和棋艺高超的贤者对弈,天长日久
自然下棋的技艺会有所提高。当然这个“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模仿、改进;再模仿、再改进的过程。学习和使用经方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伤寒论》序
言中“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我们喜欢经方并不意味着复
古和排斥时方,而是要求在模仿张仲景用方谴药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法则。这个法
则既要有源有本,普遍实用。又要灵活变通、与时俱进。所以学习仲景经方时,不
光要把它当作方剂学、基础课来学习,更要把它放在综合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各科
诊疗水平的课程上来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承前启后、取长补短,更好的使用经
方和发展经方。, 百拇医药(zhao2002)
实用价值。故千百年来仍然青春永驻。
面对疾病谱日益扩大的今天,如何用好经方,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是当代医
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我仅就我所知谈其中的一部分。
谈到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应该落实在一个“活”字上。所谓“活”,即灵活
之意,也是“熟能生巧”的意思。但首先要打好基础,老老实实的学习张仲景原
书、原文、原方,并正确理解书中的含义。不要在阴阳五行、引经报使、抗菌消
炎等问题上过多的揣摩。因为经方用的好不好,关键在于方证是否辩的准确。但
, 百拇医药
并不是以方套证或以证凑方这样简单。而应该是在充分理解原文含义的前提下,以八纲、六经为辨证的依据,以“方证相和”为切入点进行的运用。这里的“和”,有调和、整和,最终使之和谐之意(详酌为什么此证用此方,而此方却能治
此证)。
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运用,就会逐渐掌握仲圣辨证论治的法则。同时也
会悟出许多道理来。比如栀子豆豉汤、栀子甘草豆豉汤、枳实栀子豆豉汤、栀子
大黄汤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懊恼而短气为什么要加甘草?既然短气怎么不加
人参?换成人参能怎样?豆豉后下有必要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解答
的办法只有到书本上和实际中去找、去验证。这就涉及到“药证”。顾名思义,“药证”就是药物的适应证。这些黄煌老师早有专著论述,我就不在余墨。但我
, 百拇医药
主张研究药证,不但要在仲景方剂组合的启示下研究,更应把《神农本草经》以
及《千金》、《外台》、甚至是甄权《药性本草》做为参考书。因为这些医书去
古不远,可以看作经方药证的延续与补充。其中尤以《神农本草经》为重。
掌握药性是活用经方的必然前提。比如近代经方名家范文甫先生用四逆散加薤
白治疗下利,就是根据仲景原文悟出。用薤白治下利虽在《神农本草经》上没有
记载,但后世的李东垣在《用药法象》上曾有“治泄痢下重,下焦气滞”的论述。
我根据仲景原文和范老的经验,曾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厚朴七物汤治疗因表邪入
里导致恶寒腹满、发热下利、里急后重的患者。服后果然汗出痢减,三剂痊愈。
, 百拇医药
在此启示下又参照《本经》和朱弘三黄熟艾汤、薤白汤、地榆散等方方意。我常
以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栀子豆豉汤、栀子柏皮汤、干姜黄芩黄连汤等方据证化
裁,治疗各种下利、泄泻,疗效都高于后世治痢诸方。方中的豆豉、黄柏、枳实、黄连、黄芩、艾叶、石榴皮等都是汉唐之际治痢的要药。
再如葵子茯苓散原是《金匮要略》治疗妇人妊娠有水气而小便不利,起则头眩
的方子。我增大主“五癃”的冬葵子剂量,并配伍《本经》中“能化七十二种石”
的芒硝和主“癃闭”、“利小便”的要药滑石等(冬葵子30克 猪茯苓各30克
滑石20克 甘草10-15克 白芍30-50克 桂枝或肉桂10克 芒硝10克 黑
, 百拇医药
豆15克)用于泌尿系结石,有显著疗效。 本方的形成同时参照了民间秘方“排石
汤”,原方即六一散加黑豆。这些民间方虽然类似小品,但有时足以羽翼经方并弥
补经方的某些不足。
适当增减药量也是活用经方的一个方面。这些张仲景在原书中都有体现,如桂
枝汤加大桂枝的用量,所治就截然不同。究其之所以出现“核起而赤肿,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的原因是由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此时用桂枝汤调和
营卫显然已经力量不足。于是仲景加大温阳补卫、散寒平冲主“上气”的桂枝用
量后,就使解肌和营卫的桂枝汤变成了下气治奔豚的桂枝加桂汤了。于此可见药
, http://www.100md.com
量的增减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希望临床喜用大剂的同行们要笔前三思。
记得一位因冬季室内温度过高,加之情绪烦躁而造成的牛皮癣(神经性皮炎)
患者,我使用《千金》三黄汤加大凉血润燥的生地而治愈。还有一次,一位乳痈
的妇女因乳房发热红肿,以至呼吸牵制胸背疼痛 、冷汗淋漓。我用栝蒌薤白白
酒汤合栝蒌牡蛎散、桃核承气汤并加量主“乳痈发背”的栝蒌而取效。增减药量
有时也可以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来运用。如南京的叶橘泉教授曾经提出加大
枳实(壳)的用量可以治疗内脏下垂等疾病。我便根据叶老的提示,用桂枝枳实
生姜汤合四逆散或合用橘皮枳实生姜汤、大小建中汤等来治疗胃下垂的病人,一
, 百拇医药
般效果都很好。用《外台》茯苓饮加半夏也可以。还有一次用当归四逆汤治疗风
湿性关节炎,因加大木通的剂量而造成腰痛、尿少、呕吐等副作用,现在看来应
和木通苦寒败胃及木通甲素蓄积中毒有关。
通过加减药物来调整配伍关系是活用经方的一个普遍规律。仲景书中大多数方
剂都是调整后的结果。如桂枝加黄芪汤、加大黄汤、加附子汤、去芍药汤、桂枝
去芍加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越婢加术汤、加半夏汤等都属这种情况。
同时笔者认为更换药物还是以仲景原书中的药物进行加减为妥,或参照同时代
的《神农本草经》也可以。原则上尽量避免使用后世的一些药物。这是因为经方
, 百拇医药
的“药证”相对来讲更清楚一些,而且它们的配伍规律也容易掌握和使用。如生
姜、大枣、甘草这一组合,本身就具有健胃驱寒、益气生津的功效。配伍桂枝、芍药后不但加强了健胃生津、调和营卫的作用而且减少了过汗、伤津等副作用的
发生。因为如此仲景最大程度的使用了这组药物。其中如越婢汤、小柴胡汤、橘
皮竹茹汤、排脓汤、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小建中汤等许多方剂都是在此基础上
加味而成。其它如苓桂、苓术、姜附、芍甘、麻杏、姜味辛、芩连姜夏等组合也
属最佳配伍。
这样看来加减药物就不若合用经方更稳妥(当然合用之中也有药物的增减)。
, 百拇医药 而且重新整合后的新方,有时疗效更突出、主治范围更广泛。其实张仲景在病情
比较复杂或疾病误治、失治以后证情表现寒热互杂、表里相及等情况下,多用合
方进行治疗。原书中的柴胡桂枝汤、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二麻黄一
汤、厚朴七物汤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我在临床上也很喜欢用合方。比如曾以温
经散寒的抵挡乌头桂枝汤合用荡邪散结的大黄牡丹皮汤并加“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的吴茱萸治疗因寒热凝滞厥阴血分而造成的顽固性木疝患者,收到了
显著疗效。再比如我常用乌头汤合葛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肩周炎、颈椎病;
《千金》苇茎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慢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苇茎汤合排脓散、蒲灰
, http://www.100md.com
滑石散(或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炎及增生;橘皮枳实生姜汤合栝蒌牡蛎
散治疗食少、汗多、气滞造成的产妇乳少;升麻鳖甲汤合竹叶石膏汤、大黄附子
细辛汤治疗复发性口疮、龋齿、牙龈肿痛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橘皮竹茹汤合麦
门冬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妊娠恶阻、子烦、肿瘤放化疗后呃逆;桂枝去芍药
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枳术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面部浮肿及肝硬化腹水;猪膏
发煎合《千金》濡藏汤(大黄、猪膏、葛根)治疗肝硬化便血、萎缩性胃炎等都
有很好的疗效。这些方剂的合用、加减都是按照仲景辨证论治法则运用的。正如
冯世纶老师所言“一个高明的医生不一定必须使用仲景方剂,但相反不懂得仲景
, http://www.100md.com
学说的医生一定不是一个高明的医生”。
还有一个活用经方的办法,那就是改变给药途径。笔者根据历代本草著作和
民间医疗的经验,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其实除了丸散汤膏等内服剂型外,仲
景原书还记载了许多外治疗法,如雄黄熏法、头风摩散、蜜导煎法等。可见在当
时中药的剂型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到了今天,这些方法已经很少使用或干脆被视
为雕虫小技。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我希望大家都来挖掘、整理一些古典
医籍和散落民间的有效方剂。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单方、小方、验方和外治方。
其实中药外治有时疗效很好,尤其是一些外科病、皮肤病及五官九窍的疾病
, 百拇医药
效果更好。记得我的女儿未满月时整日哭泣,以至肚脐都突出很高。后来北京的
宋祚民老师告诉我用纱布裹紧肚腹,慢慢自然会好的。于是我根据《验方新编》
用鸡屎白敷脐治疗儿啼的记载和宋老的提示,取鸡屎白涂脐后使劲用纱布裹紧。
用后效果确实不错,只是大便有些偏稀。还有一位慢性腰腿痛的老人,用了很多
的药也不见效,反而造成见药就呕的后果。我初以针灸治疗,但效果一直不好。
后来根据大乌头煎温经散寒、除痹止痛的功效。用川乌头粉加一些蜂蜜调和后敷
于痛处(痛处有结节)并助以热敷。结果两天疼痛就减轻了。从此以后常用本方
外敷治疗一些寒湿阻滞性顽疾,如胃寒腹痛、阴疽、痔疮疼痛(合大黄硝石汤加
, 百拇医药
葱白)等。另外,用本方加大黄、生姜、黄酒共同捣烂,外敷治疗年深老伤有显
著疗效。
再比如根据生姜汁外涂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民间经验。把柏叶汤中干姜换成生姜
后,用白酒浸汁后外涂更好。其它如干姜半夏散塞鼻治鼻炎流涕失闻;文蛤散加
龙骨粉敷脐治疗自汗、盗汗;栀子柏皮汤治疗粉刺、酒渣鼻;栀子柏皮汤合栀子
干姜散浸水含服治疗口疮;茵陈蒿汤合矾石汤外洗治疗湿疹等都很有效。另外,笔
者平时制有“如圣散”一方,临床用于一些皮外科疾病如疖肿、疮疡、癣疥、湿疹
等疗效都很好。原方就是参照三黄泻心汤、甘草粉蜜汤(粉用轻粉)、矾石汤、蛇
, 百拇医药
床子散、文蛤散等方,再加一些煅石膏、青黛而成。
总之,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和活用经方,都要先把这些古代经验继承好。所谓
“医者意也”、“方者仿也”。其实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但并不
是说要“按图索骥”。这好比下棋一样,你经常和棋艺高超的贤者对弈,天长日久
自然下棋的技艺会有所提高。当然这个“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模仿、改进;再模仿、再改进的过程。学习和使用经方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伤寒论》序
言中“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我们喜欢经方并不意味着复
古和排斥时方,而是要求在模仿张仲景用方谴药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法则。这个法
则既要有源有本,普遍实用。又要灵活变通、与时俱进。所以学习仲景经方时,不
光要把它当作方剂学、基础课来学习,更要把它放在综合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各科
诊疗水平的课程上来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承前启后、取长补短,更好的使用经
方和发展经方。, 百拇医药(zhao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