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296830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信号转导机制被揭示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1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36期
     本报讯 (驻地记者 张献怀) 近日在美国出版的国际权威期刊《休克》杂志,连续刊登了解放军304医院姚咏明研究员等撰写的两篇关于脓毒症相关信号分子及其调节方法的研究文章,从新的角度揭示了脓毒症发病的分子与基因机制,为临床防治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最近研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B1作为新的潜在“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创伤脓毒症和多器官损害的发病过程。然而,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生的相关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尚不清楚。揭示其信号活化与调控机制,将有助于从信号转导水平深化对脓毒症本质的认识,对临床采取干预措施,防止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业已明确,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是多种细胞因子作用的共同途径之一,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干扰素-g、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等早期炎性介质可以相互诱生,而这些细胞因子都可受JAK/STAT通路的调节,因此,姚咏明推测JAK/STAT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也可能具有调节作用。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严重腹腔感染后,动物主要脏器,包括肝、肺、肾、小肠等组织中的JAK/STAT信号通路不同程度激活,同时,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表达增强,二者呈正相关,提示二者有内在联系。为进一步证实其是否有因果关系,分别采用JAK及STAT抑制剂进行干预,结果发现,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显著下降,同时器官功能损害减轻。从而说明,JAK/STAT是调节脓毒症时高迁移率族蛋白B1产生的重要信号通路。进一步分离培养腹腔巨噬细胞,同样发现,细菌毒素剌激后的巨噬细胞内JAK/STAT被激活,针对该通路不同环节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巨噬细胞产生高迁移率族蛋白B1。动物实验和细胞体外观察都证明,JAK/STAT参与了脓毒症时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由此可见,脓毒症时JAK/STAT通路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具有明显调节效应,抑制JAK/STAT途径可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减轻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直接和间接毒性作用,从而有利于防止脓毒症所致器官功能损伤的发生与发展。这一研究为临床防治脓毒症及MODS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