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精神科 > 03
编号:10301844
老年期痴呆(3)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Hachinski(1975)提出,缺血量表的评分(4分以下为AD,7分以上为VD)可作为两者鉴别的参考指标。

    脑影像学检查:AD呈广泛性脑萎缩、脑室扩张,该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4 病因学研究

    4. 1 AD的遗传学研究 部分AD病人可能与遗传有关,称为家族性AD(FAD);大部分为散发性或非家族性AD(NFAD)。早在50年代,Sjogren等发现AD患者的亲属有较高的患病危险率,提示AD发病与遗传有关,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且具有发病较早的特点。Heston(1981)发现早发型家族的同病危险性增高,但晚发型家族中无此现象。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先天愚型病家族中AD发病率较高,而且两者病理变化近似,提示两者在遗传学上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者认为,早发型AD与位于21号染色体的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14号染色体的早老蛋白1、1号染色体的早老蛋白2基因有关。晚发型AD与位于19号染色体上的载脂蛋白E基因有关。
, http://www.100md.com
    4. 2 AD的免疫学研究 以往的免疫学研究发现:①AD病人的血清蛋白异常,包括白蛋白减少,α1-胰蛋白酶抑制素、α2-巨球蛋白和结合珠蛋白的成份增加;②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正常;③也有学者发现AD病人脑内抗体水平增多,其中有些病人还表现有细胞免疫反应损害和免疫调节损害。现在尚不能证实这些免疫异常在病因学上的意义,有可能是继发的异常变化;④最近,有学者用免疫法在AD病人脑脊液和脑组织中发现了一种被称为A68的异常蛋白,因分子量为68K而得名。该蛋白在早期发育中脑组织含有少量,2岁以后消失。初步研究结果发现,AD病人脑组织中A68的含量比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高30倍,并具有抗原性。Davis等最近采用了一种单克隆抗体试验,能识别A68的抗体(称为AL250),据悉此种AL250/A68的免疫试验检查有助于AD的早期诊断。

    4. 3 AD的病毒学研究 由于AD无论在临床表现,还是大脑病理改变方面都与已知的慢病毒所致的Jacob-Creuzfeldt病和Kuru病有许多相似之处,从而提出AD是否也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但是此方面研究还远未达到能通过动物实验而证实传染AD的可能。
, 百拇医药
    4. 4 AD的中毒学研究 在中毒因素中,研究最多的是铝中毒。早有研究发现,兔暴露于铝的中毒剂量中时,会发生神经元纤维缠结。另一研究发现,在神经元纤维缠结的神经细胞核中有铝沉积。因而铝中毒作为AD的可能病因引起注意。但在以后的研究又发现,实验性铝剂引起的神经元纤维缠结是直的,而非扭曲,并分布于脑干和脊髓,而非皮层。因而,至今为止,尚无有力的证据支持铝在AD病因学上的作用。

    4. 5 VD的病因学研究 VD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卒中的发作有明显关系。小梗塞灶越多,出现痴呆的机会越多。同时,病变的部位对痴呆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如额叶内侧面、纹状体前部、内囊前支及丘脑、额叶、颞叶和枕叶白质均为引起痴呆的好发部位。另外,脑穿通支动脉硬化引起的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脑室扩张,即Binswanger病,也引起痴呆。在VD的发病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酯症、吸烟、饮酒、情绪激动等均为有害因素。

    5 病理学研究

, 百拇医药     AD的病理改变为:大脑皮质萎缩,脑重量减轻,脑回变平,脑沟增宽。其脑萎缩呈弥漫性,累及额、顶、颞、枕各叶。光学和电镜检查显示神经细胞减少,染色质溶解,颗粒空泡样变性,胶质细胞增生,特征性的老年斑和Alzheimer氏神经元纤维缠结。这些改变主要见于大脑皮质,也见于丘脑、基底节、小脑和中脑黑质。痴呆的严重程度与老年斑聚结所形成斑块的数量以及神经纤维缠结的数量有关(Farmer 1976)。

    VD的病理改变为:大脑局限性或广泛性萎缩,两侧脑室不对称扩大,脑实质内有大小不一的多个软化灶。当大血管发生闭塞时,会使一侧大脑半球的大部分受累。显微镜下可见脑组织内有缺血和梗塞的双重改变,病灶在皮质内可呈条状或块状分布,白质内可见不规则斑块状脱髓鞘改变,脑内散在的小梗塞灶有囊腔形成及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脑内所有大小不一的血管均有程度不同的动脉硬化性改变。6 治疗

    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痴呆为不可逆的,而且主要病因不明,故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许多治疗方法仍在探索之中。
, 百拇医药
    6. 1 抗痴呆药物的探索 痴呆的发生是由于脑细胞的变性、坏死所致,而脑细胞的丧失是不能再生的。因此,目前所进行的药物探索主要集中在刺激尚存活的脑细胞充分发挥代偿功能。例如:喜得镇(Hydergine)、脑通、三乐喜、银杏叶制剂等,能够改善大脑血液循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量和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脑代谢。对于提高病人注意力、稳定情绪有一定的疗效,对部分轻度记忆力减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近年来,为恢复痴呆病人的记忆功能,人们将重点集中于增强胆碱能神经递质的研究。如乙酰胆碱前体、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胆碱系统激动剂的应用。临床实践提示,胆碱酯酶抑制剂是较有希望的一类药物,其中具有中枢活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安理申(Aricept)、艾斯能(Exelon)对记忆力的减退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神经生长因子(NGF)也受到重视,期望通过NGF阻止胆碱能细胞的溃变,对AD病人残余的胆碱能神经元得以保存或再生,从而延缓记忆功能的衰退。目前此项研究仍在探讨中。

    6. 2 非认知性症状的治疗 即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当出现幻觉、妄想、抑郁、焦虑、行为障碍时,可选用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要注意由于中枢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功能下降,AD病人在用这些药物治疗中,易导致抗胆碱能性谵妄。, 百拇医药(马辛)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