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中医科 > 08
编号:10302376
拔罐疗法概述(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第三节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拔罐疗法经不断的改良和发展,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在传统认识和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治病机理有了更进一步的科学认识,但仍然不是其机理的全部。

    一、传统认识 根据拔罐疗法的治疗病种、罐具选择、操作方式、穴位经络配合等情况,我们认为拔罐疗法具有泄热解毒、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不同功效。由于拔罐疗法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学说,所以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抵抗外邪、保卫机体 外邪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疫疬等外来致病因素,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腠理(汗腺毛孔)开始,可见皮部和络脉是抗御邪气,保卫机体的首要防线,靠卫气而发挥其作用,卫气具有温养肌腠,润泽皮肤,启闭汗孔等功能是人体生理机能和抗病能力的体现。也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等方面情况,是人体正气在体表的反映。临床上遇风、寒所致之外感疾病,经用拔罐疗法中之闪罐或刺络拔罐法,祛邪作用强而疗效佳。通过拔罐疗法,拔除体内的各种邪气(包括瘀血、浊毒等),调节体内脏腑经络气血功能,提高整体的抗御防病能力,即所谓邪去而正安。扶正则多选用留罐或背部俞穴的拔罐方法。
, http://www.100md.com
    (二)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经络是沟通上下、联系内外、运行气血、规律分布和纵横交错的网络、通路,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骨皮肉等组织器官有机的联成一个整体。经络通畅,气血运行如常,生命活动则正常。若经络阻滞、气血受阻、气滞血瘀或经络气血亏虚时,就会产生各种病变。拔罐疗法通过对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组织产生充血、瘀血、出血、放血等变化,改善血液循环,使经络气血畅通,濡养组织皮毛,同时通过经络使脏腑器官得到营养,鼓舞振奋人体气血功能。经络气血瘀阻不畅,就会产生种种病变和症状,常见于多种疼痛,使用留罐,刺络拔罐,走罐和多罐配合的方法,对促进血行,改善瘀血,缓解疼痛则能起到明显的作用。

    (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血脉而对人体起着濡养、推动、温煦等作用,气血偏盛偏衰导致体内阴阳失衡。阴阳是贯穿中医理论体系多个方面,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病规律、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等的高度概括。阴阳气血的虚实变化,通过拔罐的治疗,促使阴阳转化、消长、即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如脾胃虚寒而产生的胃痛,选用上腹部的中脘,背部的脾俞、胃俞,下肢的足三里等穴位留罐而产生温阳散寒、通经活血的作用。肝阳上亢的头痛、高血压患者,选用大推、风市、太冲等穴位或用三棱针刺出血后再行拔罐,以发挥清肝泄热、调整阴阳的作用。
, 百拇医药
    对于常人,通过循经拔罐或对小儿消化营养不良者,背俞穴拔罐、走罐,可起到补虚泻实,畅行气血,扶正固本,调整阴阳,祛病强身,防病保健的作用。

    (四)反映病候、协助诊断 当外邪侵袭人体时,经络气血失调,病邪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当内脏出现病变时,也可以通过经络的传注,气血的盛衰表现由里及表,在相关的经络,内脏联系部位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通过拔罐的部位、罐区内皮肤的变化,可以推断病变的性质、部位与内脏的关系。如拔罐后大推穴附近出现暗红色或红色与紫色夹杂的瘀点,一般多为风寒外感头痛或寒邪束肺之咳喘;肩井穴出现紫斑、瘀点多为落枕、颈椎病气血瘀滞型的表现。通过3~5次拔罐后,皮肤瘀斑、点稀少,颜色变淡,说明病变减轻向良性方向发展;否则,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如此通过拔罐的经络感传,反映病候,协助诊断,推断预后转归有着实际的临床意义。即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http://www.100md.com(王敬)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