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药剂科 > 04
编号:10303024
器官移植抗排斥药物及血药浓度监测新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二)抗排斥药物

    1.历史:美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肾移植,手术后接受者没有长时间存活。1958-1962年在波士顿12例肾移植仅有一例存活。开始使用了6-巯基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80年代瑞士Sandoz公司的Jean Bordl研究成功环孢素,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抗免疫作用机理的一类新药,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以后又上市了作用机理相同的FK506,即他可莫司(Tracrolimus)。另外,对抗白介素等细胞因子的生物药品如抗淋巴细胞多克隆抗体ATG、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OKT3等也有很大发展。

    2.常用抗排斥药物:为了方便了解各种抗排斥药物在免疫反应各阶段的作用机理,见下图: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1)影响抗原识别,处理及提呈的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2)影响细胞因子合成:环孢素、他可莫司(FK506)

    (3)影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Rapamycin)

    (4)细胞毒药物:硫唑嘌呤、甲氨喋呤、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骁悉,Cellcept,MMF)

    过去二三十年用于器官移植的抗排斥药物发展很快,然而至今多数还是以环孢素为基础,但由于其具有肝肾毒性以及神经损伤、高血脂、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为减少其毒性,一般都是联合用药,常用环孢素+硫唑嘌呤+泼尼松(老三联),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新三联),FK506+硫唑嘌呤+泼尼松。可根据病人情况调整用药及剂量。, 百拇医药(严宝霞)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