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护理学 > 07
编号:10303322
氧气疗法(4)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6)吸痰中常见故障及排除:吸痰管紧贴导管内壁时,立即排除负压,在两管壁之间注入1ml生理盐水,然后轻轻拔出,必要时连同气管导管拔出,再重新气管插管。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一次手套及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杯每日更换消毒一次。

    (5)支气管灌洗:用于呼吸肌麻痹,大量痰痂阻塞引起肺不张者。

    1)将患儿侧卧,灌洗卧侧肺,经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5-10ml后立即氧气皮囊加压用氧数次,使湿化液分散到下呼吸道终末支气管,利于痰痂软化、溶解、将患儿翻身向对侧卧位进行拍背,拍背时手指屈起,四指并拢,掌心空叩背部,由下向上拍背10-15分钟,将患儿平卧吸痰(方法见导管内吸痰),不要在负压下插入吸引管,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待痰液吸尽后再进行另一侧支气管灌洗。

    2)注意事项

, 百拇医药     ①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患儿过疲劳,观察神志,意识,面色及口唇有无发绀、心率、自主呼吸节律、咳嗽反射等。

    ②注意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双侧胸廓起伏的大小,是否对称。

    ③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转是否正常,呼吸机管道有无漏气,氧浓度及气道压力情况,定时进行血气监测,根据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并注意呼吸机和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

    (三)人工气道应用呼吸机的并发症及预防

    1.气道阻塞 因分泌物过多所致,应及时除气管内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2.单侧肺通气 导管下滑至一侧支气管所致,妥善固定导管,胶布随湿随换。

    3.导管脱出 由于固定胶布潮湿或固定方法不当所致,应立即重新插管,固定导管。
, 百拇医药
    4.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呼吸机参数调节不当所致,应根据动脉血气正确调节呼吸机参数,同时注意管道有无漏气及死腔通气是否增加。

    5.肺部感染 是呼吸机治疗时最常见的并发症,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抗感染治疗。

    6.气管粘膜损伤 长期置管套囊压迫可使气管粘膜缺血、坏死,因此,应定时对气囊放气。

    7.气管切开 常有伤口出血、伤口感染及皮下、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发生。应注意呼吸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四)撤离人工气道及呼吸机指征

    1.原发病好转,临床状况稳定或改善,即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有咳嗽、吞咽反射、自主呼吸恢复。

    2.潮气量>5ml/kg,呼吸频率2≥8.0kPa(FiO2>40%),PaCO24.0-6.65kPa。
, http://www.100md.com
    4.患儿心理上能够接受停机。

    (五)撤机步骤

    1.逐步降低吸氧浓度、呼吸频率、PEEP降至3-4cmH2O将IPPV改为SIMV。

    2.用SIMV模式 逐步减少指令通气的次数,一般减至4-6次,最后过渡至CPAP,结合血气分析达到脱机指标时即可完全脱机。

    (六)拔管前后的护理

    1.保留患儿静脉通道。

    2.拔管前4-6h开始禁食,置胃管吸出胃内容物。

    3.拔管前半小时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5mg/kg,或静脉推注地塞米松0.5mg/kg,对长时间插管者拔管前12-24h,拔管后6h、12h各用一次激素。

    4.准备好再次插管的用机。

    5.拔管前充分灌洗吸痰后加压给氧。

    6.拔管后立即喉头喷雾1%氢化考的松3-5次,15分钟一次,若患儿舌后坠,应托起下颌或用口咽通气管。

    7.拔管后禁食6-8h,开始可用水试喂,无呛咳,再进食流汁→半流汁→软食→普通饮食。

    8.拔管后常规供氧,吸痰,连续24h心电呼吸监护,1小时后复查动脉血气。, http://www.100md.com(吴敏)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