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3)
1.1.4 标本兼治
渠氏以蠲哮汤(葶苈子、椒目、白芥子、冬花、射干、全虫、地龙、蝉蜕、桑白皮、枳实、厚朴、桃仁、甘草)合参蛭蛤蚧散(吉林参、水蛭、蛤蚧 )加减治疗哮喘持续状态21例,结果临床控制15例,显效 4例,好转1例,无效1例。吴氏等以温阳抗寒合剂(麻黄、附子、细辛、桃仁、虎耳草等)治疗哮喘发作期寒哮98例,与小青龙口服液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89%;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50%、69%。许氏等将哮喘发作期分为寒喘、热喘两型,采用标本兼治法治疗并以治标作对照。其中,寒喘治疗组服用自拟的补肺定喘汤(麻黄、细辛、苏子、杏仁、陈皮、半夏、黄芪、太子参、补骨脂、仙灵脾等),对照组服用小青龙汤;热喘治疗组服用自拟的清肺补肾汤(黄芩、射干、杏仁、金荞麦根、桑白皮、麻黄、生甘草、生地、黄芪、麦冬、补骨脂、山萸肉等 ),对照组服用定喘汤。结果寒喘治疗组20例,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 45.0 %和 90.0 %;对照组21例,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28.6 %和76.2 %。热喘治疗组38例,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 42.1 %和89.5%;对照38例,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21.1 %和 68.4%。石氏等用标本兼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总有效率为90 %。同时认为,无论寒哮或热哮,发作期的治疗均应适当加入扶正之品,扶正之品与大队祛邪药同用,不仅不助邪气,反而利于祛邪外出,也有助于预防复发。
, 百拇医药
1.2 缓解期
1.2.1 扶正培元以治本
哮喘缓解期,仍以扶正培元治本为法,临证根据孰重孰轻、孰主孰次,或益肺,或健脾,或补肾,或相合论治。其中尤以补肾法最为重要。柯氏认为,缓解期采用补肾为主的治法,对于预防本病的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具有重要意义。由其创制的补肾防哮丸(补骨脂、淫羊藿、巴戟天、熟地、山萸肉、菟丝子、白术、黄芪、当归、五味子、附片、法半夏、胆南星、胎盘)用诸临床,有效率82 %~95%之间(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发作时症状明显减轻,并逐渐停发)。钱氏等观察补肺定喘丸(黄芪、白术、党参、百部、沙参、百合、桑白皮、麦冬、防风、紫菀)对肺虚型哮喘缓解期的疗效,以固本咳喘片作对照。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为31.25%,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袁氏以补肺健脾温肾汤(党参、熟地、五味子、款冬花、茯苓、淮山药、胡桃肉、菟丝子、地龙、炙甘草)观察 65例小儿哮喘发作的远期疗效,治疗结果表明,本方对肺、脾、肾虚证均有较好的疗效。
, 百拇医药
1.2.2 整体调理冀除根
在中医整体观思想指导作用下,运用内病外治局部药物敷贴的方法,以冀清除哮喘之夙根。张氏等用自制药膏(白芥子、甘遂、元胡、细辛、半夏)伏天贴药。穴取双侧肺俞、心俞、定喘(第一组)及厥阴俞、风俞、膈俞(第二组),两组交替使用。每伏第1d贴药,共贴3次,连贴3年为1疗程。治疗哮喘1500例,总有效率为99.07%。朱氏等以中药Ⅱ号方(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生姜)和Ⅴ号方(麻黄、苍耳子、白芍、夏枯草、甘草)穴位敷贴治疗1128例哮喘患者,疗效可靠,总有效率为92 %。
2 分时论治
哮喘发作常有明显的季节性,民间长期流传的“冬病夏治”法预防哮喘发作已为人们所知。近年来,随着中医时间医学的迅速发展,不少医家根据哮喘发作的时间节律特点,因时制宜,分时论治,收到了较好疗效。崔氏等按五时年节律和十二时辰日节律论治,指出哮喘好发于秋季者,运用“二麻四仁汤(炙麻黄、麻黄根、桃杏仁、郁李仁、白果仁)加减治疗,疗效确切。若好发于春季者则过敏煎 (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甘草 )效果尤佳。并根据昼夜十二时辰与脏腑配属的关系,强调哮喘在凌晨多发者,则治重于肝,调肝理肺是为常法。王氏遵“日中为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素问,腑气法时论》)之旨,以交通心肾、泻心火、化暑湿为法(川黄连、上肉桂、黄柏、杏仁泥、六一散、白僵蚕、佩兰、缩砂仁、净蝉衣)治疗哮喘每发于暑夏季节,中午和半夜时分加重者,疗效颇佳。
, http://www.100md.com
3 专方专药治疗
近年来有关治疗哮喘专方、专药的报道颇多,分别用于哮喘发作期或缓解期的治疗,或各期兼治,均获一定疗效。如陈氏以太子参止咳平喘散(太子参、冬虫夏草、浙贝母、槟榔、白及、甘草等)治疗哮喘506例,2个月为 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率为89.1%,好转率9.7%,无效率为1.2%。崔氏等分别运用哮喘宁煎剂(柴胡、葶苈子、防风、钩藤等)和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激素依赖型哮喘,前者共治疗30例,控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和90%,与氨茶碱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后者对于减轻激素依赖和控制哮喘发作均有良好疗效。傅氏指出地龙液 (新鲜地龙中的提取物 )对哮喘的发作有即刻平喘的疗效,治疗70例,总有效率为76%。许氏等用丹参片(每片含生药1g)防治哮喘,临床获得满意效果,血液流变学亦得到改善。
4 现状与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近10余年来中医药在哮喘的防治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尤其是近年很多文献已不仅仅局限于临床疗效的观察,有条件的单位还进行了一些科学严谨、卓有成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从而为中医药防治哮喘与国际哮喘防治战略接轨,为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尚待努力解决。(1)由于对哮喘病因病机认识不一,临床辨证分型有待统一。(2)尽管已有了全国性的哮喘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但为了使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和重复性,从科研角度出发,此标准缺乏很多量化指标,尚待进一步修订完善。(3)多数临床报道仍为验案总结或临床疗效观察,重复劳动比较常见。今后对有苗头、疗效确切、可靠的处方或单味药应开展较大范围的科研协作和前瞻性研究,以完成大宗病案的观察验证,从而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打下基础。(4)为与国际哮喘防治战略接轨,对平喘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的实验研究有待继续广泛和深入开展。总之,目前尚无快速控制哮喘急性发作及有效预防复发的理想中药制剂,相信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研制开发出有效新药,实现中药剂型改革,在哮喘防治中走出我国独特的道路,为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百拇医药(崔红生 王广军 武维屏)
渠氏以蠲哮汤(葶苈子、椒目、白芥子、冬花、射干、全虫、地龙、蝉蜕、桑白皮、枳实、厚朴、桃仁、甘草)合参蛭蛤蚧散(吉林参、水蛭、蛤蚧 )加减治疗哮喘持续状态21例,结果临床控制15例,显效 4例,好转1例,无效1例。吴氏等以温阳抗寒合剂(麻黄、附子、细辛、桃仁、虎耳草等)治疗哮喘发作期寒哮98例,与小青龙口服液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89%;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50%、69%。许氏等将哮喘发作期分为寒喘、热喘两型,采用标本兼治法治疗并以治标作对照。其中,寒喘治疗组服用自拟的补肺定喘汤(麻黄、细辛、苏子、杏仁、陈皮、半夏、黄芪、太子参、补骨脂、仙灵脾等),对照组服用小青龙汤;热喘治疗组服用自拟的清肺补肾汤(黄芩、射干、杏仁、金荞麦根、桑白皮、麻黄、生甘草、生地、黄芪、麦冬、补骨脂、山萸肉等 ),对照组服用定喘汤。结果寒喘治疗组20例,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 45.0 %和 90.0 %;对照组21例,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28.6 %和76.2 %。热喘治疗组38例,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 42.1 %和89.5%;对照38例,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21.1 %和 68.4%。石氏等用标本兼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总有效率为90 %。同时认为,无论寒哮或热哮,发作期的治疗均应适当加入扶正之品,扶正之品与大队祛邪药同用,不仅不助邪气,反而利于祛邪外出,也有助于预防复发。
, 百拇医药
1.2 缓解期
1.2.1 扶正培元以治本
哮喘缓解期,仍以扶正培元治本为法,临证根据孰重孰轻、孰主孰次,或益肺,或健脾,或补肾,或相合论治。其中尤以补肾法最为重要。柯氏认为,缓解期采用补肾为主的治法,对于预防本病的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具有重要意义。由其创制的补肾防哮丸(补骨脂、淫羊藿、巴戟天、熟地、山萸肉、菟丝子、白术、黄芪、当归、五味子、附片、法半夏、胆南星、胎盘)用诸临床,有效率82 %~95%之间(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发作时症状明显减轻,并逐渐停发)。钱氏等观察补肺定喘丸(黄芪、白术、党参、百部、沙参、百合、桑白皮、麦冬、防风、紫菀)对肺虚型哮喘缓解期的疗效,以固本咳喘片作对照。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为31.25%,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袁氏以补肺健脾温肾汤(党参、熟地、五味子、款冬花、茯苓、淮山药、胡桃肉、菟丝子、地龙、炙甘草)观察 65例小儿哮喘发作的远期疗效,治疗结果表明,本方对肺、脾、肾虚证均有较好的疗效。
, 百拇医药
1.2.2 整体调理冀除根
在中医整体观思想指导作用下,运用内病外治局部药物敷贴的方法,以冀清除哮喘之夙根。张氏等用自制药膏(白芥子、甘遂、元胡、细辛、半夏)伏天贴药。穴取双侧肺俞、心俞、定喘(第一组)及厥阴俞、风俞、膈俞(第二组),两组交替使用。每伏第1d贴药,共贴3次,连贴3年为1疗程。治疗哮喘1500例,总有效率为99.07%。朱氏等以中药Ⅱ号方(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生姜)和Ⅴ号方(麻黄、苍耳子、白芍、夏枯草、甘草)穴位敷贴治疗1128例哮喘患者,疗效可靠,总有效率为92 %。
2 分时论治
哮喘发作常有明显的季节性,民间长期流传的“冬病夏治”法预防哮喘发作已为人们所知。近年来,随着中医时间医学的迅速发展,不少医家根据哮喘发作的时间节律特点,因时制宜,分时论治,收到了较好疗效。崔氏等按五时年节律和十二时辰日节律论治,指出哮喘好发于秋季者,运用“二麻四仁汤(炙麻黄、麻黄根、桃杏仁、郁李仁、白果仁)加减治疗,疗效确切。若好发于春季者则过敏煎 (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甘草 )效果尤佳。并根据昼夜十二时辰与脏腑配属的关系,强调哮喘在凌晨多发者,则治重于肝,调肝理肺是为常法。王氏遵“日中为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素问,腑气法时论》)之旨,以交通心肾、泻心火、化暑湿为法(川黄连、上肉桂、黄柏、杏仁泥、六一散、白僵蚕、佩兰、缩砂仁、净蝉衣)治疗哮喘每发于暑夏季节,中午和半夜时分加重者,疗效颇佳。
, http://www.100md.com
3 专方专药治疗
近年来有关治疗哮喘专方、专药的报道颇多,分别用于哮喘发作期或缓解期的治疗,或各期兼治,均获一定疗效。如陈氏以太子参止咳平喘散(太子参、冬虫夏草、浙贝母、槟榔、白及、甘草等)治疗哮喘506例,2个月为 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率为89.1%,好转率9.7%,无效率为1.2%。崔氏等分别运用哮喘宁煎剂(柴胡、葶苈子、防风、钩藤等)和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激素依赖型哮喘,前者共治疗30例,控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和90%,与氨茶碱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后者对于减轻激素依赖和控制哮喘发作均有良好疗效。傅氏指出地龙液 (新鲜地龙中的提取物 )对哮喘的发作有即刻平喘的疗效,治疗70例,总有效率为76%。许氏等用丹参片(每片含生药1g)防治哮喘,临床获得满意效果,血液流变学亦得到改善。
4 现状与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近10余年来中医药在哮喘的防治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尤其是近年很多文献已不仅仅局限于临床疗效的观察,有条件的单位还进行了一些科学严谨、卓有成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从而为中医药防治哮喘与国际哮喘防治战略接轨,为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尚待努力解决。(1)由于对哮喘病因病机认识不一,临床辨证分型有待统一。(2)尽管已有了全国性的哮喘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但为了使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和重复性,从科研角度出发,此标准缺乏很多量化指标,尚待进一步修订完善。(3)多数临床报道仍为验案总结或临床疗效观察,重复劳动比较常见。今后对有苗头、疗效确切、可靠的处方或单味药应开展较大范围的科研协作和前瞻性研究,以完成大宗病案的观察验证,从而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打下基础。(4)为与国际哮喘防治战略接轨,对平喘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的实验研究有待继续广泛和深入开展。总之,目前尚无快速控制哮喘急性发作及有效预防复发的理想中药制剂,相信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研制开发出有效新药,实现中药剂型改革,在哮喘防治中走出我国独特的道路,为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百拇医药(崔红生 王广军 武维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