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消化内科 > 04
编号:10299067
胃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再生的异型上皮可以是胃上皮型,也可以是肠上皮型,这主要与出现再生的局部结构有关。如果原来局部为胃型腺管,则再生的异型上皮亦为胃型。如果缺损区为肠化生腺管,则再生的异型上皮即为肠型。但有时再生的上皮不易鉴别是胃型或肠型,这是因为正在进行粘膜修复中的再生上皮,由于细胞分化不成熟,尚不具有分泌功能和典型的细胞结构。

    以往研究多着重于前述二型,而对再生型重视不够,甚至认为只是“一过性”的再生性变化,并无癌前意义。研究表明,某些再生型异型增生也能成为癌变的基础,因此对此型异型增生应重新认识。

    4.球型异型增生

    球型异型增生又可进一步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细胞中的粘液以中性粘液为主,提示此型多是由胃固有腺体的颈部发生;而Ⅱ型细胞中则以唾液酸和硫酸粘液为主,多发生于肠上皮化生腺管的隐窝部,这两型球形异型增生均与胃印戒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5.囊性异型增生

    囊性异型增生亦称异型囊,其特点是腺体呈不同程度扩张,其内衬上皮(肠型或非肠型上皮)具有异型性,研究发现这种病变只存在于癌旁。

    (三)异型增生的分级

    目前国内外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程度的分级尚不统一,有人分为三级,有人分为四级,还有分为两级者。全国胃癌协作组病理组(1978年)制定了三级方案,即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级。

    1.轻度异型增生

    这是指粘膜结构和上皮细胞的异型性呈现为很轻微的异型增生,而且肯定是良性病变。表现为腺管结构轻度不规则,形状不整,迂曲,排列紊乱和疏密不均。再生型异型增生仅限于粘膜浅部,隐窝型则见于粘膜深层。在弥漫型,其上皮细胞呈高柱状,胞浆内可残存粘液分泌物,甚至保存着正常的状态。在肠型,则杯状细胞减少。核长圆形或杆状,体积增大,深染。核排列较密集,位于细胞基底。

    2.中度异型增生

    这种异型增生的结构异型和细胞异型较明显,但仍为良性。表现为腺管结构不规则,形状及大小不等,腺管迂曲。腺管呈分支状,排列较致密。常呈一定的病灶状并且与周围组织有较清楚的界限。病灶深部常见囊状扩张的腺管,或为异型增生的腺管,或为残存的原有胃腺。腺瘤型异型增生多属此级。上皮细胞呈柱状,杯状细胞甚少或仅见痕迹,几乎不见潘氏细胞。核呈长圆或杆状,增大并浓染。核密集,虽然基本上位于细胞基底,但排列稍显紊乱。

    3.重度异型增生

    凡属结构异型及细胞异型非常明显或判定良性或恶性困难者均属于此级。表现为腺管结构明显紊乱,腺管的形状及大小不整,可见“背靠背”或共壁现象。也可见分支或“出芽”现象。如果是灶状,表面常呈锯齿形,常常达粘膜全层。上皮细胞呈高柱状(肠型)或立方形、不定形(弥漫型),前者不见杯状细胞或潘氏细胞,后者分泌功能消失。核比例增大,浓染或疏松网状,核仁明显。核呈杆状或类圆形,排列参差不齐,可见核分裂象。, http://www.100md.com(房殿春)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