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消化内科 > 04
编号:10299070
胃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5)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四)肠上皮化生分型与胃癌的关系

    多数研究表明,含有大量硫酸粘液的不完全型肠化(亦称Ⅲ型、Ⅱb型或结肠型)与胃癌关系密切。对产生硫酸粘液的不完全型肠化,不少作者称为“结肠型”,认为是向结肠型上皮分化的一类化生。将该型肠化称为结肠型并不一定合适,因硫酸粘液不仅存在于结肠粘膜的杯状细胞,也存在于由胚胎前肠衍化而来的各种脏器和组织。而且该型肠化的抗原性与成人结肠粘膜并不一致,而与胎儿十二指肠粘膜抗原一致,提示此型肠化可能并非像许多作者所称的“结肠型”化生,而是一种胚胎幼稚化的表现。

    我们研究表明,Ⅲ型肠化有如下特点:①分化不成熟,这型肠化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去分化;②在粘液组化性质方面,表现为柱状粘液细胞有大量硫酸粘液出现;③在抗原性方面,表现为多种肿瘤相关抗原,生物学标志物的检出率增高;④在细胞遗传特性上表现为遗传物质DNA含量的异常增加。以上证据均提示该型肠化比其它类型肠化细胞群更具有与胃癌相类似的生物学性状。
, http://www.100md.com
    文献报告肠化随访1~10年的癌变率为1.8%。作者曾对112例不同类型肠化进行15~70个月的前瞻性随访研究,检出胃癌5例,5例均发生于Ⅲ型肠化粘膜背景上,从初步随访结果来看,Ⅲ型肠化确系有较高潜在癌变危险性的类型。国内唐振铎等对胃粘膜癌前病变的随访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但国外回顾性和前瞻性资料亦有对此持否定态度。

    三、胃粘膜癌前病变研究动向

    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胃粘膜癌变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业已发现,C-Ha-ras和K-ras基因突变和C-myc、C-met、p53基因表达异常多出现于胃粘膜癌变的较早期阶段。但这些分子标记能否做为癌前病变的特异性标志物仍有待进一步评价。在单纯性肠化和异型增生病例中均发现p53基因的点突变,表明p53基因突变也发生在癌变的早期。因此,对p53基因变异的胃粘膜病变进行监测,有可能成为胃癌预防和早期诊断的有用手段。

    最近研究发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在胃粘膜癌变中扮演重要角色。国外研究发现,胃癌MSI的检出率多为为16%~39%,胃腺瘤和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分别为42%和33%。Leung等检测胃癌组织,27%的胃癌和9%的肠上皮化生为MSI-H,50%的胃癌和38%的肠上皮化生为MSI-L。MSI-L与H pylori 相关性胃炎有密切关系,而与非H pylori 相关性胃炎无关。MSI不仅发生于胃癌伴肠上皮化生黏膜,也可发生于肠上皮化生黏膜,提示肠上皮化生区MSI进行性积聚代表胃癌多阶段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分子改变。我们的研究发现,MSI在胃癌检出率为54%;在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为20%。由于检测MSI可以反应胃粘膜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加之应用PCR技术检测MSI简单快速,所以MSI的检测有可能成为预测胃癌发生的有用手段。

    晚近端粒酶(telomerase)表达异常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报告胃癌端粒酶阳性率85%以上,100%端粒酶催化亚单位mRNA(hTERT mRNA)表达上调;肠上皮化生端粒酶阳性率为38%,79%肠上皮化生hTERT mRNA表达上调,而正常胃黏膜均为阴性。我们检测胃粘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发现,胃癌阳性率为85%,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6.7%,正常胃粘膜均为阴性;检测hTERT mRNA在胃癌的阳性率为92%,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分别为67%和29%。以上提示,采用内镜活检技术检测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对胃粘膜癌变的预测可能有重要意义。, 百拇医药(房殿春)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