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304944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科研进展关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37期
     近年来,我国在血吸虫病防治领域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以下项目:血吸虫病预防药的研究、血吸虫尾蚴检出技术的研究、血吸虫病快速诊断技术、遥感监测钉螺孳生地的研究、水资源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生态环境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新型体制下血防策略的研究、血吸虫基因组的研究、血吸虫病疫苗的研究等。在这些研究项目中,有突破性结果的有血吸虫病预防药物的研究、血吸虫尾蚴检出技术的研究两个项目,有较大进展有血吸虫病快速诊断技术、遥感监测钉螺孳生地的研究、水资源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其他研究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血吸虫病的预防药物研究 我国创制的抗疟药蒿甲醚、青蒿琥酯发展成为口服预防血吸虫病药物,实现了血吸虫病口服预防药“零”的突破。

    血吸虫尾蚴检出技术的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部寄生虫教研室蔡士椿等完成的C6膜尾蚴检出技术,可为确定感染地点、感染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及时处理易感地点、防止感染提供帮助。该技术方法可用于确定血吸虫病疫点、预报疫情、监测疾病、考核血防效果,以及供尾蚴生态学血吸虫病流行学研究应用。
, 百拇医药
    血吸虫病快速诊断技术研究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已完成血吸血吸虫病人短程抗体诊断试剂盒(FA-ELISA)的研制。该试剂盒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交叉反应极低、操作简便、快速、适宜于现场应用等优点,不仅可用于检测血吸虫病人,而且更适用于疗效考核。南京医科大学的管晓虹等对血吸虫病新型诊断技术进行了探讨。他们建立了一株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并应用NP30作抗原检测了700多份人血清抗体,结果NP30对血吸虫病急性感染阳性率为98%,慢性感染者为87%,正常人假阳性率为3%。该研究结果表明,NP30可代替虫源性抗原用于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

    遥感监测钉螺孳生地的研究 血吸虫病是与地理因素有关的疾病,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使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和方式来研究和认识血吸虫病,通过GIS特有的空间分析法能够对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分类和分析。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省在大山区开始应用GIS进行血吸虫病流行研究,建立了纵向观察点和相应的GIS数据库。我所周晓农等应用GIS 数据空间分析和地图重叠分析,显示血吸虫传播指数(指数值大于900)的分布基本上与中国南部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区相吻合,并得出结论: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与温度、高程、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利用气象资料模型和卫星遥感资料可以预测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区,特别可用于钉螺孳生地的监测工作中。
, 百拇医药
    水资源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等单位完成的“江河水系灌溉系统防制钉螺扩散技术”已应用于现场,对阻止钉螺从长江扩散至内陆地区、灌溉区具有较好的作用。我所完成的三峡建坝后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提示三峡库区在相当长时期后仍有可能成为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加强监测,而对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较小,但“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后,可引起江湖洲滩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加剧,应加强这一地区的预防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水北调工程,有可能使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突破最北界33°15’,由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等单位进行的研究,具有前瞻性意义,对今后血吸虫病监测重点提供依据。

    血吸虫基因组的研究 该研究目前由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课题组针对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包括雌虫、雄虫和虫卵进行大规模基因片段检测并作全面分析和验证。建成触手担轮类(原口动物)(Lophotrochozoan)和第四大非脊椎动物的表达顺序标签(EST)公共数据库,并寻找和鉴定出一批代谢、发育、性别相关基因,为血吸虫和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

    血吸虫病疫苗的基础性研究 全国有30多家单位参与了有关血吸虫疫苗的研究,这一研究20年来一直成为预防医学研究的热点,专家们正致力于寻找候选疫苗。

    我国当前在血吸虫病防治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血防科研仍严重滞后于防治工作形势的需要。目前应重点解决的内容有:灭螺药物、诊断方法、快速评估流行现状、预防药物等重大技术问题。而更基础、具有较长时期目标的攻关方向应是: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研究(包括日本血吸虫基因工程、钉螺基因工程的研究);血吸虫病流行评估与预警方法学的研究;人群再感染的免疫基础研究等。, 百拇医药(中国CDC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 周晓农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