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动脉导管未闭难题攻克
从10月13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心脏大血管疾病手术及介入治疗研讨会上获悉:以我国心血管疾病专家王永武教授名字命名的“WYW方法”,被认为解决了非开胸治疗疑难动脉导管未闭的世界性难题。
动脉导管未闭居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排行的第二位。上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导管法堵闭术,树立了非手术治疗的里程碑,使一般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免除了开刀之苦。但对于动脉导管未闭内径成人大于8毫米、儿童大于6毫米等巨大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由于封堵器难固定和操作困难等原因,尚不能采用导管法堵闭,只能沿用传统的外科手术,即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切断缝闭或经肺动脉内缝闭术,手术风险大,难度高,并发症多。为了解除这部分患者的痛苦,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王永武教授经过数年的艰苦探索,终于研制出“带阀门内支架堵闭动脉导管未闭术”,创造性地在内支架里安置阀门,这样一方面可在装置释放后的哑铃状结构消除塞子移位引起的残余分流或塞子脱落;另一方面内置的阀门利于内皮细胞上爬,在短期内使内皮在主肺动脉端完全覆盖装置达永久闭合,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迄今为止,王永武教授已成功采用这一新技术治疗了40例动脉导管未闭,其中25例属于疑难动脉导管未闭,一次堵闭成功率达98%。, 百拇医药
动脉导管未闭居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排行的第二位。上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导管法堵闭术,树立了非手术治疗的里程碑,使一般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免除了开刀之苦。但对于动脉导管未闭内径成人大于8毫米、儿童大于6毫米等巨大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由于封堵器难固定和操作困难等原因,尚不能采用导管法堵闭,只能沿用传统的外科手术,即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切断缝闭或经肺动脉内缝闭术,手术风险大,难度高,并发症多。为了解除这部分患者的痛苦,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王永武教授经过数年的艰苦探索,终于研制出“带阀门内支架堵闭动脉导管未闭术”,创造性地在内支架里安置阀门,这样一方面可在装置释放后的哑铃状结构消除塞子移位引起的残余分流或塞子脱落;另一方面内置的阀门利于内皮细胞上爬,在短期内使内皮在主肺动脉端完全覆盖装置达永久闭合,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迄今为止,王永武教授已成功采用这一新技术治疗了40例动脉导管未闭,其中25例属于疑难动脉导管未闭,一次堵闭成功率达9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