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辨证论治
编号:10307069
《伤寒论》血证浅谈
http://www.100md.com 青囊医学
     《伤寒论》中血证论的论述散见于各篇中,余在学习中将有关血证条文收集约30余条,归纳其病变可分为出血和瘀血二大证。下面就血证的有关论述分述如下,供同道们商讨,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一、出血证

    仲景所论出血颇多,按病机可分为阳郁出血,热盛出血,虚寒性出血三类。三者中而以热盛出血最为常见,其病因或本热邪太过,或误用汗、吐、下助张热势,伤及血络,然血热即臻极点,必从脆弱之处溢射,或从肌肤溢出,或从口出,或从鼻出,或从便出。

    (一)、阳郁出血

    从伤寒“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46条)和“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其小便清者,仍在表也”(56条),可以悟出,其为风寒束表,当汗失汗,阳气郁怫过甚,使邪无出路,壅迫阳络则“必衄”(46条、47条、55条、56条即是其例)。故论中有“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然“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47条),然何其条文中需用麻、桂以治之,虽说汗血同源,邪随衄解,阳郁可伸,为表证欲愈之佳象,但仍当以麻黄汤、桂枝汤因势利导以随汗解之。
, 百拇医药
    (二)、热盛出血

    1、太阳病误治

    太阳病当以宣散发汗则病可愈。而其误用火却、火熏、艾灸等法以治之,势必风火相煽,火邪内迫,热不外泄,若火热上炎,灼伤阳络则“衄”(114条);灼伤肺金则“吐血”(118条);若火热向下,灼伤阴络则“必清血”(117条)。而“实以虚治”势必“两阳相熏灼”,必然会出现变证。此系太阳之禁,不可不知。

    2、阳明衄血

    阳明衄血,虽然所处阳明病之病位不同,然皆为阳明热盛,不得外越,波及血分,损伤阳络之病机则一。其一为热在血分,血热妄行则“必衄”(207条);其二为热在气分波及血分,气血两燔则“衄”(230条)。然其有证而无其方,设若大衄“夺血”何以治?愚认为近代名医曹颖甫《经方实验录》有犀角地黄汤治阳明鼻衄之说似是,然犀角地黄汤乃血分之药,而阳明鼻衄为热盛及血,血热妄行,其病机与之同,以此治阳明鼻衄,岂非异病同治?!
, 百拇医药
    3、里热亢盛误用辛温

    内热较盛之人,而误用桂枝汤辛温发汗,必然使邪热更盛,损伤血络而致“吐脓血”(20条)。虽未必吐脓血,但言下之意,乃戒之;内热亢盛者禁用桂枝汤之类的辛温发汗之剂;否则,妄用辛温就可导致变证。故王叔和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说。

    4、少阴病传经、变证出血

    少阴病为外感疾病的严重阶段,此时阳气衰弱,阴血不足,全身抗病能力下降,一般不会出现血证。只有在其出现传经和变证时才会出现血证。“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293条)知是少阴转阳,其血液妄行,盛于膀胱,损伤络脉则“必便血”;若少阴病强发其汗,势必动血,逼血“从口鼻”、“或从目出”,使阳亡于下,阴竭于上,出现“下厥上竭”之变证(294条)。

    5、邪入厥阴,厥热胜复,热伤血络

, http://www.100md.com     厥阴病的临床特点虽然复杂多变,而其出血病机则一,均表现为热伤血络。其原因或为误治,或为阳复太过,或本热邪过亢,以致损伤脉络。一方面在寒热错杂及厥阴热化过程中,热邪内扰,向上伤及肺络则“唾脓血”(356条);向下伤及阴络则“必便血”(339条);另一方面在厥热胜复过程中,如果阳复太过,而热势向内向下,气血郁蒸,灼伤脉络则“必便脓血”(334条)。

    (三)、虚寒性出血

    出血证临床多以热盛为主,而虚寒性出热少见;然306条、307条下利便脓血就是其例。其出血以血色暗淡,脓血与大便杂下为特点;此因少阴阳虚,寒湿中阻络脉不固,火不生土,统摄无权所致。因此,以桃花汤温阳补脾涩肠,则便脓血可止。

    二、瘀血证

    瘀血证,按仲景所论,仅限于三阳,因三阳为病,是外感初期、极期阶段,其邪气实,正气不虚,病邪易与血互结,出现瘀血证。因瘀血所在的部位和产生的机理不同,可分为太阳瘀血、阳明瘀血、少阳瘀血三类。
, 百拇医药
    (一)、太阳瘀血

    太阳瘀血,为表邪随经入腑、热与血相结于下焦所致,故论中曰“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从109条、128条原文来看,句首均冠以“太阳病”三字,而其治又不宜限于太阳之方,以其抵当汤类为阳明攻下之方也;其一曰蓄血轻证,表证不解,当先解表,表已解乃可攻里,用桃核承气汤(109条);其二系蓄血重证,虽兼有表证,当先攻里以救急,用抵当汤,后行解表(128条)。然太阳蓄血以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如狂发狂为主症,何109条云“热结膀胱”?窃意引为疑,或乃前人所误也未可知,因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热结膀胱,必然会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其小便必不利,甚或刺痛,所以“膀胱”二字为“下焦”所误,且从128条“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可以佐证。

    (二)、阳明瘀血

    阳明瘀血,为胃肠素有瘀血,而阳明邪热亢盛与久瘀之血相结所致。临床以喜忘,大便色黑反易出为主症,治以抵当汤(239条)。然阳明瘀血与太阳瘀血其证候不同,何用抵当汤一方而治?此因二者瘀血及热扰心神之病机同一,取异病同治,况抵当汤方及阳明之方也。其论云“屎虽革更、大便反易,其色必黑”(239条),似与现代医学之消化道出血之证相类似,然抵当汤乃破血逐瘀峻剂,是否可用,窃有疑义,故当深究验证为要。
, 百拇医药
    (三)、少阳瘀血

    少阳瘀血为妇女月经期复感外邪,因血室空虚,病邪乘虚而入,使热入血室所致。临床以发热恶寒和热邪上扰所出现的神志症状为主症,但因其邪结的部位不同,临床见症迥异:其一为血室瘀滞,肝脉不利,则“如结胸状”(148条);其二为血室瘀阻,气血不通,正邪相争,则“如疟状,发作有时”(149条);其三为病在血分,而血属阴,则“昼日明了,暮则谵语”(150条)。治之之法当视其虚实,分别与以“随其实而取之”,或刺期门,或用小柴胡汤加减。(湖南中医学院:函授夜大通迅,2:49~51;1985)

    返回《我的医学论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