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流行性乙型脑炎
编号:10307397
流行性乙型脑炎
http://www.100md.com 青囊医学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的病原体是乙脑病毒,经蚊虫传播。蚊虫在叮咬带有乙脑病毒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先在其肠道内繁殖,然后移至蚊唾液腺,经叮咬传播给人或动物,使人患乙脑。乙脑发病来势凶险,严重者常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临床表现

    1.流行季节:由于气温、雨量与蚊虫孳生密度高峰有关,乙脑呈季节性流行: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份,华中、华东地区多在

    7-8月份,而东北地区为8-9月份。

    2.典型表现:乙脑主要是脑实质受损,表现有:①高热:体温常高达40度以上,一般持续7-10日,重者长达3周,发热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②意识障碍:有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③惊厥: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可为单肢或双肢,重者出现全身抽搐,呈强直性痉挛,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均伴有意识障碍;④呼吸衰竭:病人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及深浅不均,如呼吸表浅、双吸气、潮式呼吸和抽泣样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此外,病人常同时有脑膜刺激征和神经反射异常。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症状逐日好转,一般于两周左右可完全恢复。但重症病人可有反应迟钝、痴呆、失语、多汗、流涎、吞咽困难、颜面瘫痪以及四肢强直性瘫痪等症状,经积极治疗大多数病人于6个月内恢复,但仍有5%—20%的人留下后遗症。

    二、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发生在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多见。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2.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细胞数每立方毫米可数十至数百个,病初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2天后淋巴细胞占优势。蛋白质轻度增加,糖与氯化物正常。

    3.乙脑病毒抗体测定:取病程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为阳性。

    三、治疗方案

    治疗乙脑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可试用利巴韦林和干扰素等药物。对乙脑病人应做好高热、惊厥和呼吸衰竭的处理,以降低病死率和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1.一般治疗:病人应住院隔离,病室应有防蚊和降温设备,控制室温在30度以下;昏迷病人要注意口腔清洁,定时翻身、侧卧、拍背、吸痰,以防止继发性肺部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同时应注意营养补充,昏迷者应静脉补液。

    2.对症治疗:①高热:体温超过38.5度即给予综合性降温措施;②惊厥:可立即静脉注射地西泮(安定)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③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脱水;④呼吸衰竭:首先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及切开气管采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3.后遗症治疗:根据症状进行智力、语言、吞咽、肢体功能的锻炼,可采用针刺、理疗、按摩、推拿和体疗等进行康复治疗。

    4.预防: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①防蚊、灭蚊:包括灭越冬蚊和早春蚊,消灭蚊虫孳生地。防蚊用蚊帐、驱蚊剂等;②预防接种:重点对象是10岁以下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