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综述
编号:10307493
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青囊医学
     介入治疗属于放射学的范畴,主要是利用放射诊断学的器械技术、方法,利用多种导管技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介入放射学(IVR)这一术语是1976年Wallace首先应用,早在1967年Margulis曾使用介入诊断放射学

    nterventional Diagnostic Radiology一词,1978年出版了专门杂志,真正发展只有二十几年历史。随着放射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先进的数字减影技术(DSA)广泛应用,优良导管及栓塞材料使介入治疗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身体各个系统和多种疾病。故可以概括为介入医学(Interventional

    Medicine,IVM),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这一门新学科,将会最为活跃,具有广阔前景。

    1 介入医学的地位和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介入医学是医疗与工程技术学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技术具有低创、简便、安全而疗效快特点。过去用外科手术治疗一些疾病(如血管和瓣膜成形术、冠状动脉狭窄等),现已逐步被介入治疗所取代,为那些无法治疗和疗效欠佳的疾病,如:中晚期癌症、手术不能和难以接近的脑动静脉畸型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现已成为同内外科相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今后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安全有效而低创的诊治技术的需求会不断加大,进入新世纪将会有更长足的发展。

    2 介入治疗应用范围

    (1) 心血管系统 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的治疗。 1966年Porstman首先关闭了未闭的动脉导管,1979年Semb等首先用气囊导管进行肺动脉瓣切开术,1982年Kan等应和经皮血管内成形原理治疗肺动脉瓣狭窄,1979年Rentrop首先应用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PTCT),1981年应用于临床心律失常治疗,现已成为预激综合征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根治措施:1984年 Labaaldi用皮囊主动脉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1988年Lock报道经导管关闭心室间隔缺损术。近年来开展的冠状动脉成形术旋切术内支架置放等均取得满意效果。PICA总成功率90.2%。心脏瓣膜成形术,主动脉下腔静脉成形术已普遍开展。
, 百拇医药
    (2) 呼吸系统 主要用于肺癌的药物灌注及栓塞、咯血介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药物灌注(BAl)+超分割放射治疗有效率91.5%,优于单纯BAI。

    (3) 消化系统 消化道出血的栓塞,药物灌注治疗,胃肠道狭窄扩张术与造口术。肝脏血管造影,肝癌介入,腹腔外伤性大出血介入处理,下腔静脉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尤其肝癌灌注及栓塞有突破性进展,3年存活率达68%。

    (4) 泌尿生殖系统,肾脏血管造影、肾肿瘤栓塞、肾囊肿穿刺抽吸与硬化剂治疗、外伤性肾出血、肾动脉栓塞术、经皮肾活检、肾造口术、尿路结石取出、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扩张术,阳萎的介入治疗。

    (5) 四肢肌肉血管系统的介入治疗,应用球囊导管摘除急性四肢动脉内栓子,1963年Fogarty首先应用球囊导管,经股动脉作腹主髂动脉栓子摘出获得了成功,后人称这种导管为
, 百拇医药
    Fogarty。肌骨病变活检、肌骨瘤、椎间盘介入治疗。

    (6) 妇产科 1952年Cromer等,首先将动脉灌注化疗药,用于子宫颈癌,80年代以来,该方法应用于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及肿瘤术前栓塞,化疗药灌注。

    (7) 介入神经放射学 介入神经放射学(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 Logy)是研究在X线监视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疾病进行直接治疗的学科,也叫治疗性神经放射学(Therspeutic

    Neuroradiotogy)或血管内神经外科学(Endovascular Neurosurgery)。

    ① 神经系统介入治疗发展史 1904年Dawbam将石蜡和凡士林混合剂制成栓子注入到颈内动脉,为恶性肿瘤术前栓塞。1930年Brooks有“放风筝”的方法,成功地使用肌块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漏。1960年Luessenhop用塑胶球对颈内
, 百拇医药
    AVM的供血动脉进行人工栓塞。60—70年代法国Djindjian由颈外动脉超选择性造影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进行了人工栓塞。1971年Prolo使用Fogarty导管永久留在动脉腔内,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苏联Serbinenko在颅内血管的超选择性插管成功后,研究了可脱的胶囊导管用于人工栓塞术。1975年Debmn研制成同轴可脱性球囊导管。1976年Kerber利用可漏性球囊,使颅内超选择性造影及栓塞得以发展。80年代随着DSA应用于临床,更细更柔软的导管Magic、Tracker导管的问世,使神经系统血管内栓塞技术进入到了一个外科手术达不到的禁区,几乎所有的AVM动脉瘤都能栓塞,使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入一个新天地,并大大发展起来。我国神经血管内介入治疗起步较晚。凌锋博士于1984年首先在我国开展了神经系统血管内治疗工作,她于1986年邀请法国的Merland和Picardl等来我国讲学,凌锋博士在国内首先建立了介入神经放射培训中心,为我国神经系统血管介入治疗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② 颅内动脉瘤,1964年Luessenhop和Velasquez首先描述了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1973年Serbinenko首次用球囊闭塞囊状动脉瘤,1988年,Hilal首次用铂弹簧圈闭塞动脉瘤,从此使动脉瘤的筹办管内治疗大为改观。1991年,Gugli-
, http://www.100md.com
    elmi对弹簧圈进行了重大改进,可通过导管操纵弹簧圈,使之完全纳入动脉囊内,然后用电解脱的方法,卸脱弹簧圈,还可以换不同规格的弹簧圈直到动脉瘤闭塞满意为止。这就是

    Cuglielmi电解脱铂弹簧圈(Cuglielmi detachablecoil,GDC)闭塞率70%—98%。

    ③ 脑血管痉挛 目前对SAHt6j后血管痉挛造成的(de- layedischemic neuroloSicaideficit,DIND)的防治方法包括早期手术关闭动脉瘤,并尽量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给以钙通道阻断剂,血管内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angioplasty)和超选择插管罂粟硷动脉内灌注,(Intraanefidinfusion。fpapavefine)。球囊血管内成形术是1984年Zubkov[”首先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

    1991年Newellt报道SAH后发生DIND血管成形术的治疗结果72%明显改善。1992年KasseH报道SAH后血管系统用超选择插管动脉内罂粟硷灌注治疗,1992年Kako联合应用血管内成形术加罂粟硷灌注80%效果良好。
, http://www.100md.com
    ④ 颅内动静脉畸型(AVM)血管内栓塞或外科术前栓塞。

    ⑤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主要是通过导管直接封闭瘘口或闭塞瘘进入引流静脉。

    ⑥ 颅内肿瘤药物化疗或术前栓塞,阻断肿瘤供血动脉, WaculoEl”肿瘤栓塞并发症有脑梗死和肿瘤肿胀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⑦ 溶栓治疗W01pedl等观察,经过超选择插管作动脉溶栓,有43%患者血管完全再通,有34.4%转为出血,这一点与心梗溶栓治疗不同,Zevnerit3]报道,动脉内溶栓后再通需

    120分钟,而转为出血者仅13.5%。目前要求动脉内溶栓需在脑梗死6h内进行。

    ⑧ 血管成形术治疗动脉硬化性狭窄 Kachel[~‘‘等报道 105例,患者行血管成形术112次,其中101次成功,1例发生
, 百拇医药
    TIA无死亡。Higashida[~sj报道,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有 88%扩张术成功。

    ⑨ 栓塞治疗Caien,s静脉瘤、头皮血管畸型、颈部动静脉瘘、颅内巨大脑膜瘤术前栓塞术、面部海绵状血管瘤,脊住脊髓血管畸型等,椎管阶段性血管瘤病(Cobb,s综合征)恶性肿瘤动脉内灌注。

    3 介入治疗趋向及对策

    迈向新千年,介入治疗技术会进一步扩大,应用微电子、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以及新抗癌药物栓塞剂和基因治疗,将会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精确度和疗效。开放式的

    MR系统及相应配套器具及超声在介入医学中的应用,将使治疗技术操作向低无射线方向发展。我国工程技术,相关器械明显滞后,目前大部分依靠进口,消耗大量外汇,如何调动工程技术方面力+量、条件,与国际竞争和挑战研制和开发国产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相应法规是十分重要的展望跨世纪和发展任务,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介入医学和工程技术人员素质,选拔培养能承担跨世纪重任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是至关重要。(医学综述:(5):317;2001), http://www.100md.com